清徐历史文化——徐沟古城
城隍庙乐楼
市楼
金代大铁钟
1950年初的东大街街景
◆ 县衙
县衙古称县治,近代称县政府,即县的最高行政机关的办公处所。徐沟县衙位于城内西北坊,于金大定年间置县时初建,以后明、清两代又逐渐增扩修葺。据县志记载,明洪武三年(1370年)知县韩文宝增修,过43年后,永乐、景泰年间(1413——1453年)知县李维新重修;在嘉靖十五年(1536年)知县王怀礼又进行了一次较大的增补修筑——在正堂前加了连卷棚,堂东建库,堂西建亭,堂阶之下,东首为吏、户、礼三房,西首为兵、刑、工三房,堂中甬道加戒石亭,修仪门三间,东西角门各一间;仪门之西为狱,内建皋陶祠一间,监房12间;仪门之东为收粮房大门,门外建两亭,东为申明亭,西为旌善亭,大门之前建起牌坊一座。坊之东修钟台,匾书“大鸣”,坊之西修鼓台,匾书“远振”。正堂后为知县宅。宅两侧为东花亭与西花亭,宅后有驿站、马王庙、戏台等建筑。
到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知县高直在宅内正北建楼三间,堂东南建库楼一座。康熙三年(1664年)在县宅周围垒起高墙;三十九年(1700年)知县简能重建大堂三间,仪门三间,大门一座;四十九年(1710年)知县王嘉谟又在堂前建牌坊一座。
县衙门东侧有酂侯祠,祠前钟楼内悬着9999斤重的大铁钟。另外在西门外设有大公馆、二公馆,接待来往官员。
◆ 城墙与城门
徐沟城墙金代置县时修筑,初为土垣,明嘉靖、隆庆年间(1543——1568年)将土垣增高增厚,加修砖堞,并建角楼四座,东西南三门加了瓮城。万历五年(1577年)再度大修,城基均以石垒,城墙都以砖包,此时城墙高达四丈余,底宽三丈,上阔一丈五尺,周长7.5里;顶铺砖砌堞道,城墙内外都修了马道、水道,历时三年连同四座城楼全部竣工:东曰“融和”,西曰“丰乐”,南曰“迎薰”,北曰“拱极”。原先南城门朝南,与北门直冲,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改南城门向东,并将此城门加了瓮圈。
清同治元年(1862年),将四门城楼展拓旧规,重檐杰构,巍然矗立,二檐三重,气象不凡,两层檐下,画栋雕梁,间悬巨匾,东门书“三河环绕”与“云近蓬莱”,西门书“地临华岳”与“硕望西城”,南门书“衢通绣甸”与“挥玄镇静”,北门书“斗拱北辰”与“晋阳锁钥”。这四座城门危楼雄姿,两两对峙,配以高大的城墙以及城角的四座角楼,构筑成一幅壮观的立体画面。光绪五年(1879年)又在城外深挖濠池,栽植垂柳。当时城池完备,达到鼎盛——城垛起伏,壁垒如盘,城墙之外,护城河堰,环城马路,河畔路侧,碧柳成荫,与严实雄整的城墙相辉互映,构成一组完美的城池体系。若登城环行,可内瞰城景,外眺县境,极目骋怀,心旷神怡。
◆ 文庙
文庙是古代祭祀孔子的堂所。徐沟文庙在西北坊,与城隍庙相联,文庙在西,城隍庙在东,均坐北向南。文庙东西宽41米,南北深125米,占地面积5325平方米。据徐沟光绪县志卷六记载:“徐邑文庙创建于金大定壬午(金大定二年),重修于康熙壬子(1672年)”。以后在明清两朝的五百年中,曾相继进行过重修、增修、补建、移建、改建、修葺等多达19次。可谓变动多多矣。
据光绪《徐沟县志》记载,同治十二年(1873年)为最后一次重修,拓其旧基,精心仿建,使之焕然改观。其格局为:正中为四进院落,第一道门名“棂星门”,进去就是“泮池”,上有“状元桥”;第二道门称“戟门”,门之东有“名宦祠”,门之西有“乡贤祠”。戟门后即是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殿之两侧各有耳房门进入第三院。三院正中为“明伦堂”,东斋亭名“进德”、西斋亭为“修业”。最后面是“尊经阁”和“教谕宅”。庙内有康熙御书匾额“万世师表”、乾隆书“与天地参”、光绪书“斯文在此”。
庙之东碑廊墙上嵌有郑玄石刻画像一通,为清道光年间刻石。郑玄(127—200年)是东汉著名的经学家,此石刻手法简练朴素,是清徐县境内现存的唯一完好的一通石刻像。(可惜的是去年被人盗走了。)
庙之西侧为节孝祠,东侧为启圣祠。
在棂星门前,左右各有一座牌坊。正面竖一琉璃照壁。壁的两面各有一条造型奇特、张牙舞爪的龙,人们称之为“双龙壁”。朝南面的那条龙,大张着口,口中缺一颗牙齿,一只前爪上抓着一个身穿农夫布衣,没有脑袋的人,另一只前爪抓着一个脑袋(实际上是一个球)。
关于如此造型的龙壁,在民间有个传说,这条龙在刚塑好时爪中并没有抓的什么。早年间,此壁前面是一片水泊。据说这条龙带了仙气,每天清早都要从照壁上下来喝水。有一天,不巧正被一拾粪老头看见,于是便大喝一声,随即手起粪叉落,打掉了龙的一颗牙齿,龙大怒,抓住老汉,便将脑袋揪了下来。然后,一爪抓了脑袋,一爪抓住身体,回到照壁。此后,这条龙就再没下来过。
文庙的整个建筑古朴大方,气势恢弘,是徐沟古建筑中规模最大的一个杰作。
◆ 文昌阁
据清光绪《徐沟县志》记载:旧时“文昌帝君祠”在东门城楼上。知县赵良壁为补东南之缺,遂在城外东南半里许,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动工,历时5年,新建了一处“文昌帝君祠”,也称“文昌阁”。此祠坐东朝西,占地38.5亩。最里面是“层云阁”即“文昌阁”,其台筑三层巍然矗立,建阁三楹,金碧辉煌。在这高台崇阁之内供奉着文昌帝君,每岁春秋上丁,县官亲祭。阁两旁有台阶,可拾级而上。下层为“桂禄洞”,洞内凉爽,凿有穴道曲径。洞前为“福善寿仁坊”,两侧有钟、鼓二楼;坊前,南为“瑶室”,北为“蓬居”。再往前是“映乾门”,门之南称“吼月楼”;门之北称“敲风楼”,楼上藏参旗荐馨;“映乾门”前有牌楼一座,闳棂轩朗;牌楼前为“金水桥”,桥下流水潺潺,金水文澜;桥之前则是一座台基为二分六厘地的大戏台,称“奏格亭”。
整体观之,文昌阁规模巨大,建筑宏伟。在风清日朗之时,柳媚槐舒,四围环翠,波回浪转,一派流金,与距离不远的城墙拐角上的“奎星楼”相照互映,景色十分怡人。
◆ 真空寺
真空寺位于西门里路北,因在城的西部,所以俗称西寺。据清光绪《徐沟县志》中“重建真空寺碑”记载:相传宋时有徐人在此处盐碱地上发现有鹾牛夜卧,突发奇想,便“伐石为础,伐木为梁”,在这鹾泉之上建起一孤亭,颜其额曰“真空”,号其地为“碱泊”。这便是真空寺的来由及雏形。
明朝正德甲戌年(1514年)又在此处加盖“大雄宝殿”与“青龙白虎门”。以后虽经嘉靖乙卯年(1555年)、清顺治戊戌年(1685年)重修补葺,但因久为碱泊侵浸,而使“墙垣倾颓、数椽仅存、不蔽风雨”。到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由徐城赵文学、李若桂等人凑钱于原址以北又垫碱泊地东西宽13丈,南北长9丈,筑土为址,增高10丈。改修大雄宝殿,补修青龙白虎门,创建观音、地藏、韦驮尊者殿以及僧舍夫屋,历时六年落成。
重修后的真空寺规模宏大,山门左右有钟鼓二楼,山门里面为青龙白虎门,两侧廊庑是僧舍禅室,数步后的中轴线上为护法、韦驮尊者殿,殿之后,左为观音堂,右为地藏祠,然后拾阶而上,便是高大的大雄宝殿。此殿“丹楹刻桷,碧瓦朱垣,三佛临坛,如登莲台,如沾法雨”。寺院内“小径通幽,曲转回廊,甘泉临阶,绀殿珠宫”,成当时“一邑之巨观”。
◆ 寿圣寺
寿圣寺在东南坊,市楼东北面,因位于城之东南,所以俗称南寺。西寺与南寺是徐沟的两大寺庙。该寺为县公署的僧会司,内供龙位,凡庆贺圣节均在此习仪。
《康熙·徐沟县志》记:该寺“金设县时建,宣德、嘉靖、隆庆年间俱重修。康熙五十年春,知县王嘉谟重建。”而《光绪·徐沟县志》记:“创建于明宣德年……修于嘉靖二十九年,再修于崇祯十五年,三修于顺治十六年,逮今凡四举,较前则更为壮观,而其工程则尤属浩大也”。说明寿圣寺在明清两朝曾进行过几次修葺。经过康熙五十年春的大规模兴建,遂成为如下格局:该寺南北长31丈,东西宽22丈,山门坐北向南,两侧有钟鼓二楼。山门后为三间大的“金刚门”,东为“关圣祠”,西为“伽蓝堂”。越过金刚门是5间大的“天王殿”,殿内有两丈多高的四大天王塑像。他们分别是:(1)南方增长天王,手握宝剑,司风;(2)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司调;(3)北方多闻天王,手持宝伞,司雨;(4)西方广目天王,手上缠绕一龙,司顺。合起来即是“风调雨顺”,寓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他们身穿甲胄,威风凛凛地分立两旁,甚是森严。殿之两侧各有三间小亭。最后面是5间大雄宝殿,并有三间卷棚遮檐。殿前各有厦亭三间与东西廊庑各5间。寺院周围共有厦亭32间。其时“殿宇庄严,廊庑整饬,台榭静洁,禅舍清幽,诚一邑盛景也。”
◆ 市楼
“市楼”是人们的俗称,其正名为“玉皇阁”,是供奉玉皇大帝的楼阁。徐沟市楼位于城中的南北中轴线上,南大街的十字中央。明景泰的年间(1453年前后)始建,万历十九年(1591年)重修。该楼造型雄伟,结构严密,斗拱精致,出檐四叠。中间由4根长10余米、直径约70厘米粗的“通天柱”从底座直贯楼顶。四围重檐挑角,舒展欲飞。它看上去虽为四叠出檐,但其一、二叠与三、四叠之间间距不大,是装饰性的斗拱出檐,只有二到三叠之间为最大,是楼的主阁殿堂,从下面底座的小屋子内有楼梯可攀登而上。这层殿堂相当宽敞,在四根“通天柱”中间的佛龛内供奉着一尊木雕玉皇大帝坐像,四周有宽宽的走廊,人们可在此鸟瞰全城,它与南、北城门楼相呼应,十分壮观,是徐沟古城的标志与象征。
该楼底高而宽敞,抬着铁棍可顺利通过,且四面通衢,东与寿圣寺相望,西与关帝庙对峙。
楼的第三层斗拱叠处,四面均悬有匾额,南书“圣称无极”东曰“大德日生”。
可惜这样一座象征徐沟古城的宏伟建筑,在解放前夕,被阎军修碉堡时拆除了。
照片由陈淼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