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薛平贵

时间:2025-06-11 09:07:56   作者:阎学铭   来源:清徐融媒网  
内容摘要:原清徐县晋剧团于解放初期的1952年移植改编了一部大型历史剧回龙阁剧情内容讲述的是王丞相的三女儿王宝钏与叫花子薛平贵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剧中女主角王宝钏由范翠屏扮演男主角薛平贵由武月英扮演由于剧情内容通俗易懂喜闻乐见一经排出就得到了广大戏迷观众的厚爱百看不俗百听不厌成了清徐晋剧团每台必唱的看家剧目emsp...

  原清徐县晋剧团于解放初期的1952年移植改编了一部大型历史剧《回龙阁》,剧情内容讲述的是王丞相的三女儿王宝钏与叫花子薛平贵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剧中女主角王宝钏由范翠屏扮演,男主角薛平贵由武月英扮演,由于剧情内容通俗易懂,喜闻乐见,一经排出就得到了广大戏迷观众的厚爱,百看不俗,百听不厌,成了清徐晋剧团每台必唱的看家剧目。

  改革开放后,又由杨志爱,温继平等又一代年轻演员接演这部剧,不过剧目名称改为《算粮登殿》,戏迷观众还是一如既往常演不衰。据史料记载,这部戏早在清朝时已流行,至今已几百年了,各个剧团都演,戏迷观众也家喻户晓。但是相府千金王宝钏为什么能看上讨饭为生的薛平贵?而薛平贵高超的武功是从何而来?怎么就成了西凉国的驸马?最后又成了一代帝王?要知这些难解之谜,还得从薛平贵的传奇身世说起。

  相传,六朝古都长安城南门外七八里处,有一块地方叫武家坡。此处荒山秃岭,无有村庄,依小山坡有几眼废弃的砖瓦窑,荒草丛生,十分凄凉。有一眼破窑洞口堵着个破烂的木栅栏,里面住着一位以讨饭为生的穷光棍,姓薛,没有名字,人们都叫他薛叫花。薛叫花有时给打房盖屋的工地搬砖运瓦,挣几个小钱谋生活,无活可干时就夹个破碗在长安城内的大街小巷讨饭为生。这年冬天的一天,天寒地冻,在长安城内讨要了一天的薛叫花收获不小,玉茭面窝窝,白面馍馍等熟食讨要了一大包,准备带回寒窑晾干了慢慢吃。眼看天色已晚,他匆忙赶路,忽见有一位衣着鲜亮,眉清目秀的年轻女子倒在路旁,脸上流露着痛苦的表情。薛叫花见状大吃一惊,以为该女子遇到了什么不测,赶忙上前察看。只见该女子口唇干裂,呼吸微弱,问话也不答应,口中只是哼哼。薛叫花取下腰中的水葫芦,拔下盖子,往女子嘴唇上滴了两滴。只见这女子伸出舌头,贪婪地舔那水滴。可能是渴坏了,薛叫花又往她口中慢慢地喂了几口水,见这女子慢慢地缓过神来。太阳已快下山,天已快黑,薛叫花担心该女子被冻坏了,就劝姑娘说:“你家住哪里,我送你快回家吧。”该女子见薛叫花虽然衣衫褴褛,其貌不扬,但面露善良之态,不像是个坏人,抽泣着说道:“大哥快救救我吧!我是个无家可归之人”。“为啥无家可归”,薛叫花问。该女子顾不得羞愧,抽泣着少气无力地诉说了她的身世。

  原来,这女子出身贫苦,名叫彩凤,是卖入皇宫的宫女,专门侍奉太子的饮食起居。太子是个十几岁的少年男孩,情窦初开,对整天陪伴在身旁的眉清目秀的彩凤有了非分之想,言语挑逗,动手动脚。正值芳龄的彩凤自知是个婢女,地位低下,丝毫不敢反抗,只好半推半就,发生了一夜情。不久她就有了妊娠反应,怀孕了。半年后已显怀,太子怕他的丑行败露,皇父国母不允,强行将已快临产的彩凤撵出皇宫,临行前太子把脖子上戴的表明太子身份的玉佩摘下来给了彩凤,撵她出宫去自谋生路。

  从小在皇宫中生活了多年的彩凤过惯了衣食无忧的生活,猛然间。一下被撵出宫来无处投奔,只能在街头流浪,饿了无处吃饭,困了无处睡觉,终于病倒在雪地中,多亏碰上了好心的薛叫花,才将她解救背回寒窑。赶紧拿柴禾烧旺了火,拿开水泡了一碗讨来的馍馍,连吃带喝,身上有了暖意,才慢慢地还阳过来。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在薛叫花的精心照料下,彩凤身体逐渐康复,足月生下一个肉墩墩的大胖小子。浓眉大眼,天庭饱满,地额方圆,满脸福像。祥光普照,把寒窑内照耀的红光一片,满地生辉。不料天有不测风云,乐极生悲。还没等接生婆收拾完毕,忽见彩凤痛苦地牙关紧咬,呼吸困难,大口喘气,脸胀得通红,话也不会说了,瞪着双眼,不一会头就歪向一边,没了气息。可把接生婆和薛叫花吓坏了,急得手足无措,赶紧掐人中也无济于事。眼睁睁地看着彩凤撒手人寰,而无能为力。

  彩凤去世后,留下个刚刚生下来,嗷嗷待哺的孩子,这可愁坏了薛叫花,他不知该如何照管。幸亏附近有些穷邻居们帮忙,他们帮助料理了彩凤的后事,还救助这个刚生下来就没了妈妈的幼子,这家喂口奶,那家喂口汤。这家给件小棉袄,那家给件小棉裤。小鞋袜、小帽子都是薛叫花从垃圾堆上捡来的。从小吃百家饭,穿百衲衣,这个小生命在艰苦的环境中顽强地一天天成长起来。薛叫花给孩子起了个姓名叫薛贫贵,将彩凤留下来的玉佩给孩子戴在脖子上,盼望孩子平安地成长,脱贫致富,成为贵人。

  薛叫花每天都背着幼小的贫贵在长安城内沿街乞讨,为得是使小贫贵从小就熟悉长安城内的各条街道,学会讨饭,自己供养自己的本领。但是他失望了,因为小贫贵从小就不会说话。虽然薛叫花每天都教给儿子唤爹,但是绞尽脑汁也收效甚微。这可把薛叫花愁坏了,他怕将来自己万一去世后,留下个不会说话的孩子怎么生活呀!讨饭吃也得会叫个婶子大娘呀!不会说话就不能自己独立生活呀。他一日不停地教给儿子说话,教给儿子唤爹。

  功夫不负有心人。薛叫花千遍万遍不停地教给小贫贵开口说话,终于在他七岁生日的那天,开口叫出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一声“爹”字。这一声“爹”字喊出来,可把期待多年的薛叫花乐坏了。他高兴地大声答应了一声“哎”,不料兴奋过度血压一下升高,冲破血管,脑袋一歪,气绝身亡。

  薛叫花去世后,小贫贵接过了讨饭碗,所幸他已熟悉了长安城的各处街道,更可喜的是他已学会了开口说话,每到一家上门乞讨,童声童气的爷爷奶奶之声叫得很亲,主妇们见这个眉清目秀的小男孩虽然衣衫褴褛,但有一副惹人喜爱的小面孔,都十分喜欢他。都把家中最好的食物送给他,使他每天都满载而归。

  这年冬天下了大雪,街道上雪深过膝,西北风呼呼地吹来,风雪扑面,打得人眼也睁不开。在城内乞讨了一天的小贫贵,深感身体困乏,连脚步也迈不动了。走到回武家坡的半路上,两腿发软,头昏脑闷,再也走不动了。正好经过一座破烂的小土地庙,他进去后找了个背风的地方想歇歇再走,不料却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这时,正好有一位在华山修行的云游道士路经此地,他发现雪地上有一行小孩脚印进了小庙,却无有出来的脚印,觉得奇怪,就循着脚印寻了进去,想一看究竟。见是一位衣衫褴褛的小叫花子缩在墙角已睡着了,一摸额斗,烧的滚烫,是感冒发烧昏迷了。这要是没人管,在这破庙中冻一夜,必死无疑。他顾不得多想,救人要紧。赶紧背起小贫贵返回城内,找了个店房,叫店家烧热了炕头,拿厚被子盖好,又熬了姜汤喂下,给他发汗驱寒,才使快被冻僵的小贫贵还阳过来,慢慢询问他的身世,才知小贫贵是个无父无母,无家可归的孤儿。观其五官相貌,见其生得天庭饱满,地额方圆,方面大耳,眉目间渗透着一团英气。如诱导得法,长大成人后定可成为顶天立地的国家栋梁之才,前途无量。道长慧眼识英才,决定把小贫贵带回华山,给他传授安邦治国的文韬武略。

  原来,这位道长可不是一般人,乃是一位世外高人,年轻时是一位驰骋疆场的一代英豪,文韬武略集于一身,履立战功。 因朝中奸佞当道,嫉贤妒能,恶人称霸,忠良受辱。他一气之下看破红尘,隐姓埋名,上了华山,出家修行。在华山修炼武功,著写兵书,人称华山道长。这次外出寻访旧友,归山途中在小庙里救治了小贫贵,将其带回华山收为弟子,传授武艺。

  只有八岁年龄的小平贵被道长带回华山,决定倾其所有,把自己毕生所学全部传授给爱徒,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再为国家培养一位顶天立地的栋梁之材。他对小贫贵既是严师,又如慈父。在生活上颇为照顾,既怕冻着又怕饿着。在传授武艺上却极为严格,一丝不苟。五更即起苦练基本功,先易后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地传授兵书战策及刀枪剑戟等各种兵刃的操作法。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小贫贵在师父严格耐心的教诲下,冬炼三九、夏炼三伏、严寒不避、风雨不误,白天炼刀枪,夜间射香头、日日炼功不辍。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多年的勤学苦练,当年的小叫花子不但长成了一位高大帅气的大后生,而且兵书战策,刀枪剑戟等十八般兵器件件精通,而且排兵布阵,十大阵法尽收腹中。骑烈马拉硬弓百步穿杨,百发百中。华山道长见爱徒已培养成材,心中十分高兴。长江后浪推前浪,小贫贵应下山施展他的才华了。一天,他把贫贵叫到身边问道“贫贵,你跟为师学艺多少年了”。贫贵心中一愣,心想师父怎么问起这事来了,忙回答道“小徒记不得了”。道长说“你八岁跟我上山学艺,至今已一十二年,你已二十岁了,我看你兵书战策具已精通,你该下山为国尽忠,成家立业,你下山去吧”。贫贵一听此话,不由两眼一酸,双泪交流,说道“师父,当年是您把我从死神手里救了回来,多年来又传授我武艺,你就是我的再生父亲,我要与师父厮守一生,给师父养老送终”。道长说“徒儿啊,好男儿志在四方,况且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为师多年没有下山,也不知山下的世道变成什么样子了,也想出去云游,看看外面的世道。咱师徒二人有缘,也许后会有期。另外,我觉得你的姓名应将贫贵改为平贵,脱贫致富嘛,平步青云,干一番轰轰烈烈不平凡的事业”。贫贵遵照恩师嘱咐,当即将姓名改为薛平贵,和恩师挥泪而别,下了华山回到阔别十多年的长安城南武家坡。

  回到长安城的薛平贵,虽然有浑身的武艺,但无人举荐,英雄无用武之地,吃饭就成了大难题。一天两天尚可,时间长了肚子就饿的受不了,万般无奈,只好又重操旧业,又拉起了讨吃棍,在长安城内沿街乞讨。一天,薛平贵在城内讨饭,这年赶上倒春寒。节令虽然已过了雨水,但西北风呼呼地吹来,还是寒气逼人。薛平贵身上衣衫单薄破旧,挡不住风寒,他着凉受风感冒了,头昏脑闷,浑身疲软,脚步也迈不动了,天色已近黄昏,正巧路过一处大户人家的后花园,他拐进了花园角门洞,想避避风,歇缓歇缓再回武家坡,不料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薛平贵并不知道这座宽大的后花园乃是当朝丞相王允的私家宅院,他朦朦胧胧觉得耳旁似有人声说话,强睁开双眼一看,见一对漂亮的年轻女郎在角门内与他说话。不由肃然起敬,赶紧站起来回话,原来这位漂亮小姐是王丞相的三女儿王宝钏和他的丫鬟梅香。王丞相有三个女儿,大女金钏,配与苏龙,二女银钏,嫁与魏虎,两个女婿都在朝为官。三女名叫宝钏,年已二九,早到择婿的年龄。依王丞相之意,要给宝钏选一门当户对的官宦子弟为婿,可宝钏不应,宁要自己选情投意合的终身伴侣。王丞相无奈,在大街上搭一彩楼,定于二月二日让王宝钏上彩楼抛彩球择婿,打住鸡嫁鸡,打住狗嫁狗,他赌气不管了。二月初一这天王宝钏心麻缭乱。明天抛彩球也不知打到个什么人,她心中无数。眼看已近黄昏,她决定去后花园烧香祈祷,求神驾保佑她明天上彩楼抛彩球打个如意郎君。烧完香返回绣楼的途中路过后角门时,黑影中发现红光一片,隐约又见龙形盘旋,见一个年轻男子站起身来,身高八尺,方面大耳,面白如玉,犹如天神一般,出言吐语,沉着稳重,一副帝王之相,正是自己理想的夫婿,当即决定叫他明天来接彩球。平贵应允。

  二月二日这天,相府彩楼前人山人海,全城的王孙公子官宦子弟都来了,都想碰碰运气,台前挤得满满当当,衣衫褴褛的薛平贵不敢往人前挤,他就远远的站在人后头,但他个子高,比别人高出一大截,彩楼上的王宝钏一眼就认出了他,但他离得太远,宝钏担心够不着,彩球被别人抢走,急中生智,她将两件彩色衣服绑成一团,往平贵相反的方向用力抛去。台下的王孙公子们误以为是彩球抛出,全都奋力去抢,台前露出了空子,平贵趁机来到台下,王宝钏将彩球抛到平贵手中。

  王丞相听闻女儿抛彩球打中叫花子薛平贵,气愤难忍,立逼女儿悔婚,另择夫婿,宝钏不应,王丞相气坏了,父女俩三击掌脱离父女关系。王宝钏奔武家坡寒窑与薛平贵成婚。

  西凉国进贡来红鬃烈马,并扬言说百日内唐朝如有人能降服此马,说明唐朝确有能人,西凉国甘愿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如百日内无人能降服此马,说明唐朝无人,西凉国就要发兵侵唐。唐王下旨,出榜招聘能人贤士,降此烈马,并许以高官厚禄为报酬。眼看百日已尽,尚无一人能降此马,反倒被烈马又踢又咬,伤人不少,吓得没人敢来降马了。与王宝钏成婚后的薛平贵,依旧每日在城中讨饭,皇上贴出的招贤榜他也看见了,他决定揭榜入场,降服此烈马,一可报效国家,为国尽忠。二可谋得一份官职,给爱妻王宝钏一个生活保障。

  这天是百日期限的最后一天,金殿上万岁爷及众大臣们翘首以盼,盼望着降马英雄快快出现,今天若再无人能降服红鬃烈马,堂堂天朝大国的威望将威风扫地,被那些小国耻笑。

  不负众望,校场上终于来了一位降马英雄,只见他昂首阔步进入场内,精神饱满,气宇轩昂,身高足有八尺开外,膀大腰圆,宽盘大脸,两眼炯炯有神,气度不凡,他来到台前缴了皇榜,标名挂号以毕,他就是本文的主人翁薛平贵,来到圈烈马的大铁笼前。只见此马身高足有八尺,身长一丈开外,浑身马毛发红,金光闪亮,马鬃有一尺多长,前额有一块拳头大的白毛,在铁笼内不停地撕咬咆哮。只见薛平贵不慌不忙,将束在腰间的腰带紧了紧,浑身收拾的干净利落,毫无崩挂之处。守马笼的兵丁见来了降马英雄,小心翼翼的打开马笼,那马往外就跑,又踢又咬尥蹶子。薛平贵毫不延迟,瞅准时机紧跑几步,双手抓住了马鬃,飞身一跃跳上马背,那马吃了一惊,撒开四蹄就在场内狂奔起来,耳旁只听见风声呼呼。它跑着跑着突然前蹄一收,后蹄蹽起。马身倒立起来,企图把薛平贵甩下去。哪知薛平贵双手紧紧的攥着马鬃,双腿紧紧的夹住马肚子,就如生了根的一般。如此几番几次也没把平贵甩下去,这马急坏了,也累坏了,也跑不动了,脚步慢了下来。平贵见状抬起铁锤似的大拳头狠狠地朝马身上砸去,马受不了疼痛,只得又跑。跑得浑身出汗,颤抖不止,四蹄发软,它再也跑不动了,薛平贵把它降服了。

  正在金殿上焦急万分地等候降马消息的万岁爷,闻听禀报说有个叫薛平贵的勇士降服了红鬃烈马。圣心大悦,下旨让降马英雄上殿见驾。薛平贵来到金殿,跪伏在在品级台前三呼万岁。万岁爷命平贵平身回话,见平贵是一位仪表堂堂,身材魁梧的美男子,不由更加喜欢,开言道:“薛爱卿,可恨西凉国小瞧我天朝无能人,进贡来红鬃烈马,试探我朝软硬,狼子野心,为实可恨。朕欲封你为元帅,统领十万大军前去征西,为国争光,你可愿往?”不料万岁爷的话音未落,却见丞相王允抢先一步奏曰:“啊万岁,这薛平贵乃是长安城中人人皆知的讨饭叫花子,他有何能耐挂的帅印。今天虽然降服了红鬃烈马,也许是瞎猫碰上个死耗子,要说挂帅,我二女婿魏虎是最佳人选,他文韬武略集于一身,征西大任,非他莫属。”万岁爷见老丞相如此强词夺理,心中虽然不悦,但也不好驳老臣的面子。即改口说:“那就叫魏虎挂帅,平贵为先行官,叫苏龙为监军,三日后出兵吧。”

  在金殿受封已毕的薛平贵身穿银盔银甲,背插靠旗,脚踩虎头靴子,骑着他降服的红鬃烈马,匆匆忙忙的赶回武家坡和王宝钏道别。他征西一走,最少也得半年一载,说不定三年五年也回不来,他得给王宝钏多准备些米面柴火。三天时间一晃就到,他和王宝钏难舍难分,依依惜别,打马飞奔校军场,恐怕误了卯时。

  校军场上,魏虎威风凛凛的坐在帅台上。小人得志,洋洋得意。他和他岳父王允狼狈为奸,沆瀣一气,要设法陷害平贵于死地,今天,在平贵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提前点卯,要给平贵一个下马威。兵法云,一卯不到,四十军棍,二卯不到,八十军棍,三卯不到,杀头之罪。平贵紧忙急赶,还是连误二卯,三卯已经开点。平贵见状,赶紧喊一声“先行官薛平贵告到。”不料魏虎气狠狠地将帅案一拍,大声斥责道:“呀呔,大胆的薛平贵,本帅奉旨征西,今日发兵,初次点卯,你就敢连误三卯不到。你身为先行官,朝廷的王法你不懂吗?来呀!拉下去开刀问斩。”站在一旁的监军苏龙见状,赶紧说道:“啊元帅,平贵误卯,乃是初犯,请元帅饶恕才是。”魏虎见苏龙求情,更加趾高气扬的说:“军法从事,定斩不允。”苏龙又道:“啊元帅,论军法,你是元帅,平贵是先行官。若论私事,咱们三人乃是连襟,将他绕过才是。”魏虎道:“军帐之内,只论军法,不论私情。”苏龙又道:“尚未出兵,就斩先行,与军不利。我有御赐尚方宝剑在此,行使监军之责,力保平贵,请你三思。”众将官也齐声为平贵求情,魏虎见状说:“看在众将官求情的份上,死罪饶过,活罪不免,责四十军棍,以戒下次再犯。放炮启程。”四十棍打的薛平贵疼痛难忍。

  征西大军浩浩荡荡的离了长安,行进在丝绸古道上。出了界牌关,已接近西凉地界,帅字旗下,魏虎得意洋洋地骑在马背上,心里盘算着,等这次征西若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回朝后就又能加官晋爵。不料事与愿违,他误入番兵布下的伏击圈,被番将打下马来,差点毙命,多亏薛平贵催马赶来,才救了他的性命。魏虎见薛平贵救了自己,他的无能被平贵发现,丢了他的脸面,不由大怒,斥责说:“谁让你违反军令私自出兵,你是先行官,我给你五千兵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你前头开路吧,我率大军随后接应。”为了公报私仇,他给薛平贵拨的尽是不能打仗的老幼残兵。

  西凉国代战公主,跟华山圣母学艺多年,学的一身好武艺,,芳龄二九时,师父命她下山回国,扶持父王江山。择婚配婿,成家立业。代战公主带着师傅赠送的三件宝物回到西凉国,红鬃烈马是代战公主带回的宝物之一,但这马太性烈,又踢又咬,任何人也骑不了。才被西凉王进贡给了天朝,以试天朝的软硬。闻报说天朝已有人将此马降服,并且兵发西凉,要报小觑之仇。西凉王大惊,命女儿代战公主领兵御敌。

  薛平贵率领着五千老幼残军,正往西行,忽见远处一队番兵挡住去路,约有数万人马。为首一员女将,头顶两根长长的雉鸡翎,背后挂着两串狐围,明盔亮甲,英姿飒爽,面貌十分俊美。骑着一匹桃红马,手擎绣绒刀,威风凛凛,正是西凉国代战公主。她远远望见对面阵中一位气宇轩昂的美貌将官,面白如玉,两眼炯炯有神,手持画戟,特别是他的坐骑,正是自己进贡给天朝的红鬃烈马,不由得仔细端详起来,左一眼右一眼,前前后后看个没够。平贵心中胸怀征西大任,求胜心切,见番兵拦住去路,画戟一挥,一马当先冲杀过去,代战公主只好策马应战。二人一交战,代战公主才感到对方出手不凡,力大戟沉,招招都向自己的致命处刺来,防不胜防,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也只能占个平手,要想取胜,难上加难。代战公主边战边想,这位将官不但能降服红鬃烈马,而且武艺又如此高强,是我最理想的丈夫。我得施计将他掳回西凉,与我共度百年。想罢,虚晃一刀,打马败走,平贵不知是计,以为番女战败逃跑,打马追来。代战公主见平贵紧紧追赶,心中暗喜,从百宝囊中掏出暗器,随手打来。平贵正追赶期间,没提防一股红光迎面扑来,一股异香直钻鼻孔,头昏眼黑,栽下马来。这时,随后赶来正在远处观战的魏虎,见平贵落马,十分高兴,赶上前来,拔剑就要刺杀平贵,苏龙见状大惊,连忙拦住问为何要刺杀先行官。魏虎答:“败军之将,死有余辜。”正说话间,代战公主又带番兵返杀回来,魏虎一见,赶紧打马跑了。代战公主命番兵们将平贵抬回大营,热茶暖酒热情款待。在代战公主极力斡旋,终于感化了薛平贵,二人喜结连理,成了西凉国驸马。西凉王年老寿终后,薛平贵继承了西凉国王位。

  十八年后,在武家坡寒窑苦守的王宝钏,每天以吞糠咽菜度日。一日,她正在挖野菜时,一只受伤的大雁落在她面前,呱呱的鸣叫,好像是请求求助,好心的宝钏见大雁受伤飞不动了,就抱回寒窑精心抚养调理,直至伤好。宝钏见大雁伤好,可以回归自然。她咬破中指,在半幅衣襟上写了一封血书,大意是“长安城南薛平贵,征西已走十八年,如若你还在人世,速回寒窑探宝钏。”她将血书卷起绑在大雁腿上,眼看着大雁往西飞去。

  这天,春光明媚,万物复苏,西凉国王薛平贵心血来潮,带着卫兵们出城行围打猎。突然有一只大雁飞到他马前落下,对着他点头三下,好似叩拜,平贵深感奇怪,又见大雁腿上绑着一块白布,赶紧命卫士们将白布取下,打开一看,见是爱妻王宝钏写的血书,字字血,声声泪,刺痛了他的心。他无心再打猎,赶紧回宫和代战公主商量回长安探妻之事。因当时两国互为敌国,特别是王允、魏虎等一班奸臣还在执掌大权,代战公主放心不下,决定让薛平贵扮成小军模样前行,混入中原,代战公主亲率十万大军在界碑关外接应,以金翎鸽为号,以防不测。

  这天,正在武家坡前挖野菜的王宝钏,见有一位军士打扮的人骑马而来,向她问路。王宝钏对这个似曾相识但却又不认识的军士问自己的姓名,不由警惕起来,原来这军士正是分别了十八年的薛平贵。薛平贵见爱妻王宝钏已认不出自己,即开起了玩笑。最后夫妻相认,互诉十八年来各自经历。王宝钏无意中没留神,将薛平贵带回来的两只用于报信的金翎鸽放飞了。才引起代战女大闹长安城,薛平贵稳坐金銮殿称帝的圆满结局。

  薛平贵回到长安的第二天,正好是王允的生日。王宝钏胆也壮了,气也硬了,她十八年没回相府,这次她要同平贵一同回府,一为拜寿,二为算粮。不料王允和魏虎还是一如既往的对待王宝钏和薛平贵。拒不承认拖欠薛平贵军饷。平贵大怒,与魏虎相扭上金殿面见万岁评理,不料却传来万岁爷病危的噩耗。边关又传来西凉国代战女带兵反叛的消息。魏虎诬告说西凉代战女反叛,是薛平贵里勾外联带来的,命薛平贵出城退敌,又派银枪将高世纪监视薛平贵。高世纪觉察薛平贵确有里勾外联,与西凉番军有弊的嫌疑,即将薛平贵打下马来。准备挥枪取其性命,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忽见薛平贵身上红光一闪,真龙涌现护住平贵。高世纪大惊,知平贵乃是真龙天子,赶紧下马跪倒参拜,情愿归顺平贵,合兵一处,共同讨伐魏虎。

  老皇帝驾崩,王允和魏虎阴谋篡权夺位,薛平贵与代战公主带着兵马杀进城来,将魏虎等一班奸党一网打尽,全部擒拿。薛平贵持有先皇早年御赐的玉佩,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在满朝文武大臣的拥戴下,登上了皇帝的龙位。行使皇帝的职权,将恶贯满盈的魏虎推出午门,开刀问斩,王允削职为民。苏龙升职为丞相,高世纪成为护国将军。多灾多难的王宝钏封为正宫国母,代战公主为西宫,王宝钏苦尽甘来,终于有了个幸福的晚年。

  (故事情节纯属虚构)


  Copyright © 2005-2024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醋都网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