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美丽清徐新梦想凝聚合力

时间:2013-04-18 09:53:34   作者:本通   来源:醋都网  
内容摘要:为实现美丽清徐新梦想凝聚合力——政协清徐县十三届三次会议委员大会发言摘要换位思考政府与企业的互惠发展戚伦辉目前,在全县转型跨越发展的大背景下,尽管清徐上下为优化环境做了不少努力,但仍需进一步提振企业发展的信心,再创经济发展新活力。一、做好优化环境工作,使企业能够大树底下好乘凉...

为实现美丽清徐新梦想凝聚合力

——政协清徐县十三届三次会议委员大会发言摘要

 

为实现美丽清徐新梦想凝聚合力 图1

 

换位思考  政府与企业的互惠发展      戚伦辉

 

       目前,在全县转型跨越发展的大背景下,尽管清徐上下为优化环境做了不少努力,但仍需进一步提振企业发展的信心,再创经济发展新活力。

       一、做好优化环境工作,使企业能够“大树底下好乘凉”。一方面要抓好硬环境建设,重点是努力建设优美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位。要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推进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要抓好软环境建设,重点是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形象。要建设开明的政策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诚实的信用环境、淳朴的民风环境、良好的治安环境,特别是要建设开明的政策环境。

       二、多措并举提振发展信心,使企业感到“好风凭借力”。建议组织专门机构,对区域比较优势深入挖掘,对企业感兴趣的内容重点收集,帮助企业通盘考虑,做出正确的战略判断。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优化政务环境。希望政府能成立重点工程“一对一”协调部门,指导和帮助企业办理相关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使企业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应对外围市场上。进一步理顺用工机制,充分发挥劳务市场作用,建立专业人才“蓄水池”,做好企业人才输送和人才招聘工作,使企业市场在由“寒”转“暖”时,不至于错失先机。

 

破解制约发展难题   加快转型升级         李永红

 

     当前,我县经济正处于非常艰难的过渡期和爬坡期,全县经济运行的被动性、波动性和脆弱性,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困难和问题。积极应对经济增速放缓,破解制约发展难题,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第一,把握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我省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全省“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化格局、全省扩权强县试点等发展新机遇。

       第二,狠抓项目。不仅要支持外来项目的落地,而且要继续服务好本地企业;不仅要搞好大企业、大项目的服务,而且要支持服务小微企业的发展。“六位一体”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推进“一带四区四园”建设,不断在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完备、要素配置上健全完善。重点抓好清徐经济开发区有关手续的完善,发挥好经济发展“排头兵”作用。要把城镇化放在全市城市建设的大战略中考虑,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大县城”战略和“一河两中心”格局,着力提高重点镇的集聚辐射力,走出一条清徐特色的城镇化之路。

       第三,用足用好政策,创新发展。职能部门要对本部门本系统的政策,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在学习研究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操作性强的政策,用政策来推动工作。

 

保护平泉村泉水群  打造旅游精品       邢蕴锐

 

       平泉村泉水群是非常难得的宝贵资源,是大自然对清徐人民的厚爱,建议我县在充分保护平泉村泉水资源的基础上,将其打造为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和精品项目。

       在保护方面:①由水务部门聘请专家进行调查,针对平泉村泉水群的地下水源划定我县水资源保护区。

       ②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相关政府、部门协调,禁止在平泉村西边山采煤破坏泉水群水系。

        ③在白石河上游再建几道翻斗闸,可以逐级延伸至龙林山、葡峰山庄附近。

       在开发方面:①科学规划。可以将平泉村及周边环境改造统一打包由专业设计院进行整体规划。

        ②在确定建设方案的基础上,吸引外来资金或鼓励本地实力雄厚的企业投资建设,或者是利用招商平台直接引入大的专业公司进行全程高水平的设计规划建设运行。

        ③充分利用因地质灾害平泉村整体搬迁改造及307国道改线的机会,安置好村民,开发好景区,全力打造我县旅游产业的精品工程,为全县人民造福,为子孙后代造福。

 

建立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新机制   促进医疗资源下沉     薛建荣

 

       长期以来,我县基层医疗资源总体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衡,要使基层医院再度复苏,就必须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

       一、建立县乡医疗管理体制和技术支持,推动医疗资源整合,加强基层建设。一方面,应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软、硬件的建设。同时加强对基层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投入,包括设备互补配置、人员流转等。另一方面,要开展医疗资源区域性整合。县级医院与辖区周围的基层医院共同构建医疗服务网。通过“轮转、下派、挂职、会诊、进修”等方式,进行县乡医技人才适度流动。

       二、积极探索将信息化用于医疗资源整合和城乡对口支援工作,以远程会诊系统建设为载体,实现与基层医院的信息对接、技术对接、管理对接和资源共享的统筹协作机制。

       三、深化落实卫生部关于乡村医药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政策,对村卫生室实行“四有五统一”管理,逐步实现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县乡医疗卫生资源统筹、人才通用、技术通行、患者通治、利益共享。

 

闲散青少年如何回到社会管理“体制内”    郭冬梅

 

       闲散青少年浪迹社会,游离于管理圈外,导致问题较为严重。一是高犯罪率。二是素质的倒退。关注、关心、关爱闲散青少年群体,使闲散青少年回到社会管理“体制内”?我认为:

       一、发挥团组织的牵头作用。各级团委应当为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量身定做各种复学培训、就业计划,辍学学生一定要在动员、劝说的基础上尽可能让其重返课堂,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初中未升入高中的学生,应组织其参加各种培训,掌握一技之长,立足社会。

       二、发挥部门的联动作用。综治、教育、公安、民政、团委、人社等部门应联合协同作战,教育部门应对应届初中毕业生进行毕业意向摸底。中考结束后,对不能继续升学的学生进行分流分类,需重点帮教的,教育、人社、公安、司法部门应适时介入。各部门应职责明确,分工明确,既分工又联动,使其真正进入“视线”,不再成为“三不管”群体。

       三、建立闲散青少年长期跟踪信息系统。要利用日常走访、电话回访、家长学生见面会等制度,建立走访档案,掌握青少年去向和思想状态,及时化解可能引发违法犯罪行为的苗头性问题,挽救孩子,挽救家庭,使闲散青少年真正回到社会管理“体制内”。

 

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闫建刚

 

       当今世界,互联网对社会、经济、政治、思想观念的冲击越来越大,对社会政治稳定正在产生前所未有的作用。网络信息用好了是一座“金山”,用不好是洪水猛兽。如何提高引导网络舆论的能力,提高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水平,既是党政干部特别是公安机关在信息网络领域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也是一个不容回避而又必须积极应对的巨大挑战。

       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①务必快速协调指挥。必须强化舆情意识,充分估量网络舆情对现实社会稳定的影响,做到快速上阵,快速出击,及早研究,及早应对,及早处置。

       ②务必快速联动。处置突发事件,涉及多个部门、多个警种,务必强化协作,务必快速联动。并加强与新闻、外宣、通信管理等部门的联系,与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③务必快速抢占话语权。针对可能导致网上炒作的事件,必须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公布澄清真相。

       ④务必加强源头控制。要查清事件发生的原因,判明事件的性质,有错的坚决纠错,把问题解决好是避免舆论炒作的前提。

       ⑤务必讲究处置策略。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处置策略必须多样化。

 

 

解决入园难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武娟芬

 

       一、尽快落实改扩建公办幼儿园的规划。

       二、加大专业教师的培养和录用。教育部门应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引进优秀幼儿教师,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和职业能力的提升,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健全幼儿教师管理制度。增加幼儿教师编制,对农村新改建幼儿园更应该引进优秀人才。

       三、加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辐射力度。实施城乡“园对园”的“对标”合作助教项目,通过名园“托管”、“名园”带“民园”、城乡“姐妹园”结对等方式,实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共享。

       四、进一步完善入园制度。政府协调相关部门根据需入园孩子数量统一规划,最好和小学一样划分区域,严格执行“就近入园”制度。

 

关于企业闲置存量建设用地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贾永强

 

       ①对停产企业因各种形式而闲置土地的企业,建议政府应要求其尽快明确企业方向并进行项目申报,同时要有合法的土地手续,所报项目要限期实施,如在规定期限内完不成,则无条件收回其占地,统筹进行再分配。同时,要具体明确负责收回土地的职能部门。

       ②对发展势头好的企业,应主动为其解决土地问题,推动其规范化、可持续发展。建议科学规划项目用地。将符合政策、污染不严重的项目放在一个范围内,将新发展的无污染、高科技含量的新项目放在一个范围,便于统一管理。

       ③对征用的国有土地应提出不同的补偿和征地标准。建议按国家有关政策核定征地费用。征用土地时,既要保证村民的利益,又要保证村委会的利益,还要给失地村、村民、停产企业合理的补偿。

 

 

 


  Copyright © 2005-2024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醋都网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