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作用

时间:2018-07-08 18:53:33   作者:武毅   来源:醋都网  
内容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党的重要使命。目前,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面临致贫主体、致贫方式和致贫客体等方面的挑战,加之越往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党的重要使命。目前,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面临致贫主体、致贫方式和致贫客体等方面的挑战,加之越往后扶贫难度越大,各地精准扶贫在实施过程中均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何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将成为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一项重要因素和手段。遇见问题多商量,扶贫攻坚中的问题也要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才能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一、精准扶贫具体实践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太原市的实践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主要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是“硬骨头”还没有完全精准瞄准。贫困农户的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关键环节和首要任务,也是精准扶贫要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虽然按照收入标准识别贫困农户和贫困人口的方法简单明了,但在精准扶贫的实施过程中,却很容易出现偏差,在贫困户识别中收入算不准是关键问题。我们常听到一句话就是“凭什么他家是贫困户,而我家不是”。可见,如果贫困户识别不精,容易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

二是思想认识上与精准扶贫要求存在差距。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对精准扶贫的意义、目标、模式等存在认识不高、理解不透、方法不多等问题,思想上觉得任务太重、历程太长、政绩不明显,更愿意把政策资金用在招商引资上,用在大项目建设上,因此行为上表现出不愿意干、推着干、应付干,把精准扶贫停留在文件上、口头上、总结汇报上。

三是精准扶贫主体内生动力不足。从帮扶工作来看,有的地方为图省事,大包大揽送钱送物,“干部干,群众看”,造成养懒汉现象。从贫困群众来看,有的穷怕了不敢想,安于现状,单纯依靠外界帮扶被动脱贫。有的穷惯了,习惯了“等靠要”,依赖政策不愿脱贫。

四是扶贫管理以及考核还不够精准。精准管理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保障,扶贫资金、项目、信息管理不规范造成扶贫攻坚各项任务进展缓慢。实践中,扶贫考核有走过场现象,考核重数量轻质量,还停留在扶贫项目的数量完成,而不是项目实施的动态时效上。对驻村干部尚未形成制度化考核,考核内容笼统、办法单一,可操作性、灵活性不强。

二、人民政协要针对问题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针对太原市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人民政协素有“人才库”、“智囊团”之称,荟萃了社会各行各业各阶层的优秀代表人士,对于扶贫攻坚中出现的一些深层问题,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视点,提出有见地、有水平、有分量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为当地党委政府的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同时,政协委员中有不少从事工业、商业、服务业等方面的知名企业家,充分调动他们在各自领域为脱贫攻坚献计出力,将成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重要力量。

三、协商民主是解决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

精准扶贫,需要协商民主,面对贫困群众的特殊性,要做好群众工作,把党的关怀和政府的关爱落在群众心坎上,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发挥协商民主的桥梁作用,与群众展开面对面、心贴心的对话与沟通。

一是对象要协商。随着扶贫工作的稳步推进,农民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剩下的基本都属于相对贫困群众,而相对贫困群众之间的特征差异不明显,在人口流动性较强的农村,进城务工农民的动态收入很难及时掌握,使贫困对象识别的难度不断增加,另外把收入作为贫困的唯一依据,带有主观片面性,需要从家庭资产、消费状况、教育程度等多维度展开实际调查,这不是一两个人就可以完成的,这是一个系统性工作,需要乡镇政协组织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把各自了解的情况进行聚合,做出符合实际、普遍认同的判断,经群众协商确定贫困对象名单,才不会引起异议和不满。

二是标准要协商。关于帮扶的具体标准必须相对公平合理。如果标准过高,容易引起其他群众的嫉妒。如果标准过低,显然不能解决贫困群众的客观问题,无法实现脱贫目标。从本质上去说,制定标准的过程就是社会资源再分配的过程,而政协可以广泛征集群众的意见,组织群众与贫困群众在集体协商的基础上,在理性沟通、利益互惠的前提条件下予以确定。

三是方式要协商。贫困群众致贫的原因各不相同,需求也千差万别,精准扶贫就是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提高扶贫的针对性。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核心贫困群众,急需社会保障制度来满足他们基本的生存要求;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盼望政府提供产业和项目让他们脱贫致富;对于地处偏远、条件艰苦、发展受限的贫困群众,需要易地搬迁改善或创造条件助其脱贫。总而言之,扶贫方式要达到增产增收目的,就必须瞄准贫困群众的差异性有的放矢,才能找准措施。这就需要政协发动群众与贫困群众之间主动协商,反复协商,充分表达民主,集中确定帮扶措施及一系列落实方案,共同约束、集体发力、达到脱贫效果。

四是考核要协商。只有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的工作落脚点,时刻把群众的冷暖与饥饱放在心上,扶贫工作才能扎实推进,贫困群众才会认账,才会点赞。靠村干部自圆其说、自说自话,完全割裂群众参与感和获得感的考核方式,容易陷入考核形式化、数据化、主观化,不能及时发现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见,精准考核也需要协商,乡镇政协可按照程序设计,招集部门领导、村干部、群众和贫困群众开展有序协商,遵循公开公正原则,明明白白算清经济账,贴近群众做好感情账,让脱贫成果更稳固,更有底气。

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人民政协要重视发挥成员及广大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在涉及扶持对象、项目安排、措施落实和扶贫考核等重要问题时组织进行广泛协商和讨论,党政部门要把协商的结果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依据。人民政协要明确扶贫工作中各层次的协商内容,在扶贫政策制定、过程监督、实施反馈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人民政协在扶贫工作中的终极目标就是能够让政府及时了解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对扶贫事业的期盼和差异化需求,从而提高政府举措的实效。

(作者系县政协委员、柳杜乡党委副书记)

 


  Copyright © 2005-2025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醋都网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