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饮茶

时间:2020-02-10 07:20:22   作者:清风   来源:醋都网  
内容摘要:读了一本谈吃茶的书,名之曰《闲饮茶》。作者胡竹峰,很欣赏这本书的书名,闲饮茶三个字,尤其好——有意境,有氛围,有态度,有情调。感觉,一派风雅。饮茶,就得闲,闲才好。一闲,什...

闲饮茶 图1

读了一本谈吃茶的书,名之曰《闲饮茶》。作者胡竹峰,很欣赏这本书的书名,“闲饮茶”三个字,尤其好——有意境,有氛围,有态度,有情调。

感觉,一派风雅。

饮茶,就得“闲”,闲才好。一“闲”,什么事也就变得从容了,什么事都可以慢慢地做,缓缓地来——姿态悠然,人的格调便也高了。

一闲,就有时间,诸事,自可躬行。

《梅花草堂笔谈》有《冯先生》一章,谈及冯先生吃茶,其文曰:“冯开之先生,喜饮茶,而好亲其事。人或问之,答曰:‘此事如美人,如彝鼎,如古法书、名画,岂宜落他人之手?’闻者叹美之。”

“亲其事”,是说整个饮茶的过程,诸如涤器、泡茶、冲茶、倒茶等,都要亲力亲为。要知道,古代士大夫饮茶,多为丫鬟或者仆人伺候,冯先生独能“亲其事”,亦可谓茶之解者矣。或许,先生明白:饮茶,亦如做其他的事情,“过程”即是一份很重要的享受,故而,亲力亲为方得其中乐趣。冯先生,又以“美人、彝鼎、法书、古画”作类比,似乎意在强调“饮茶”之雅,正所谓“饮茶是一件风雅的事”也。

如此风雅之事,又怎可借他人之手?所以,最好就是要“闲”下来,亲力亲为——闲饮茶。

闲闲地“饮”,于“闲饮”中,饮出一份“闲”来——赋饮茶一份闲适和悠然。恰如知堂老人所言:“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涤器,冲茶,倒茶,然后,一杯一杯地饮着。

你就能安静下来,凝神静气,自由地联想,纵横地想象。想想过去,想象未来。想想过去,也许人生碌碌,诸事缠身,可在一杯一杯地茶饮之下,你的功名利禄之心就有可能变淡了;劳苦、困乏之苦,消解了;所有不该有的欲望,舍弃了。你会觉得,往事悠悠,即如一场场戏,演过了,谢幕了,大而化之,也不过如此而已。于是,想象未来,一切就会那么令人向往,一切也就变得那么美好。撇开自身之事,你也不妨来一番精神的“逍遥游”,“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此一番“逍遥游”,就拓展了“饮茶”的空间,延长了“饮茶”的时间。“闲饮茶”,也便“饮”出了一种更为广阔的生命境界。

闲饮茶,你还可以在饮茶的过程中,闲闲地看一番风景。赏心悦目,怡情悦性,欢喜自在风景中。

若然是一个夏日,你在庭院中饮茶,就可以看夏花开满篱园,看白云从空中飘过,看飞鸟叽喳枝头,看风在庭院中旋转环绕,甚至于看一缕游丝泛起的亮晶晶的光芒……闲闲地看,悠悠地看,游目骋怀,心旷神怡。若然是一个冬日,室内暖气煦煦,室外白雪飘飘,一边饮茶,一边就隔窗赏雪,亦是一份风雅。

看风景的过程,你的心就融入了自然,你就“天人合一”了。

恰如“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一样,当你在“闲饮茶”时,你就成了天地间的一道风景——一道安静的风景,一道悠然的风景,一道风雅的风景,甚至于,是一道思想的风景。

所以说,闲饮茶,其行为是“形而下”的;但其表现,却有可能是“形而上”的。

闲饮茶,是功夫,也是一种修养。修身养性,于一杯茶中——精神的,灵魂的。


上一篇:不如种植玫瑰
下一篇:汉江颂

  Copyright © 2005-2025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醋都网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