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游报国寺

时间:2020-09-01 20:17:58   作者:韩玉林   来源:醋都网  
内容摘要:我们从峨眉山金顶按原路下山,走到半山腰的零公里停车场时,已是中午1点多了。大家早已饥肠辘辘,在停车场天秀饭店吃过午饭后,继续乘车下山。因堵车,直到下午3点半,才到达当天的第二个景点——报国寺。这时天空下起了小雨,不过雨中游报国寺,更是别有一番情趣。&ems...

雨中游报国寺 图1

我们从峨眉山金顶按原路下山,走到半山腰的零公里停车场时,已是中午1点多了。大家早已饥肠辘辘,在停车场天秀饭店吃过午饭后,继续乘车下山。因堵车,直到下午3点半,才到达当天的第二个景点——报国寺。这时天空下起了小雨,不过雨中游报国寺,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报国寺位于四川省峨眉山麓的凤凰坪下,全国重点寺院之一,海拔只有533米。它是峨眉山下的第一座寺庙,该地佛教协会所在地,是峨眉山佛教活动的中心,也是游客乘车上山或步行登山的必经之处。寺院坐西朝东,总占地百余亩,为全山八大名寺之一。其原址在伏虎寺对岸的瑜伽河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原名会宗堂,寺内正殿供奉着“佛、道、儒”三教的代表人物。清初迁建于此,顺治九年重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精通佛学的康熙皇帝取佛经中的四恩之一,“报国主恩”之意,御题“报国寺”匾额。这更名,带给报国寺的是无限的荣耀;这荣耀,穿过厚重的历史,一直光耀到今天,乃至后世。至此,报国寺开始,会宗堂善终。

历史的舞台悄然落幕,我们终于冒雨走进了今天的报国寺。只见寺周围高大粗壮的楠树,清新翠绿,让人倍感惬意。红墙围绕,伟殿崇宏,金碧生辉,香烟袅袅,磬声频传。前面是凤凰堡,背靠凤凰坪,左边是凤凰湖,右边是来凤亭。它恰似一只美丽吉祥,展翅欲飞的金凤凰。山门前,一对明代雕刻的石狮,造型生动,威武雄壮,就象左右门卫,守护着这座名山宝刹。山门两边木柱上有副对联:“凤凰展翅朝金阙,钟磬频闻落玉阶”。就是对报国寺这只“金凤凰”周围景物的生动描写。整个寺庙系典型的庭院建筑,建筑面积近一万平方米。一院一景,层层深入,飞阁重檐,蔚为壮观。

寺内正殿有四重,依山而建,一重比一重高,雄伟自然。第一殿为弥勒殿,供奉弥勒塑像。“弥勒”是慈悲的意思,他是菩萨,还没有成佛,所以称他为“未来佛”。看这副对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无所不容”。这是对弥勒菩萨的画像,体现了他的性格,更突出了他宽容大度的高尚品德。联语有很深的哲理,启迪人们对人处世要心胸开阔,要有容人之量。弥勒后殿供的是韦驮站像,背朝山门,面对大雄宝殿。韦驮是佛教的护法神,身穿胄甲,右手托山,左手按金刚降魔杵,修眉凤眼,双唇紧闭,威武刚强,正气凛然。

第二殿为大雄宝殿,殿里供奉佛主释迦牟尼金身彩饰坐莲像。他的两边分别是泥塑彩绘的文殊菩萨、地藏菩萨金身坐莲像。殿内左右两厢供十八罗汉,后龛内供的是阿弥陀佛像。我们紧跟导游,登上石阶便来到第三殿——七佛殿。殿中供奉的是七佛,中间一尊为释迦牟尼佛,其余六尊是过去佛。七佛皆盘腿坐在莲台上,体态匀称,庄严肃穆。乍一看似乎形态都一样,细细审视,表情各有变化,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左墙壁上挂有“七佛偈”木屏4条,是我国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所书,是一件珍贵的文物。还有1935年,蒋介石在峨眉写得“精忠报国”横匾。另外,寺内还有一尊罕见的瓷佛,高2.4米,身穿千叶莲衣,身型丰满,神情端庄。听说,这瓷佛是明朝永乐十四年(1416年),在江西景德镇烧制的,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价值。

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我们撑着伞,一阵清风掠过,感到丝丝的凉意。最后一殿为普贤殿,供奉普贤菩萨。其楼上为“藏经楼”,是保存经卷的地方。据说,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书《王右军兰亭序》,便存放在这里。藏经楼里还存放着许多大条幅的作品,其中,不乏郑板桥、康有为、张大千、徐悲鸿等名家的墨迹。似乎那些薄薄的尘埃下,隐藏的是那些穿越时空,却依然鲜活的面孔。他们将命运交付艺术,寄灵魂于作品中。

我们沿普贤殿拾阶而下,来到七佛殿前,这里有一座高7米、14层的紫铜华严塔,为明朝万历年间铸造。塔身铸有小佛4700个,还刻有《华严经》全文,佛像历历在目,字迹清晰可见,也是一件贵重文物。七佛殿旁边,是峨眉山佛教协会。再下到大雄殿右侧,为新建的“祇园”,是接待国内外佛教团体和讲经的地方。通过隔墙圆门,大家来到“花影亭”,里面有池有亭,还有珍贵的花木。经过雨水的洗礼,鲜花怒放,绿叶清翠欲滴。步入其中,让人陶醉,心情格外舒畅!再步出山门,左边有1993年新建的钟楼、法物流通处;右边有鼓楼和茶园。

新建的钟楼,名为“圣积晚钟”亭。亭内悬挂一大钟,即圣积寺铜钟。系明代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铸造。钟高2.8米,直径2.4米,重12.5吨,有“巴蜀钟王”之称。钟身上铸有61600个字,有《阿含经》及其它佛偈、铭文;有晋唐以来历代帝王和高僧的名讳;还有捐赠铸造铜钟的信众姓名。该钟原挂在圣积寺,圣积寺毁后,移至报国寺。圣积铜钟的钟声洪亮,远播数里,回荡于山林旷野之间,使人顿忘俗念。报国寺还设有峨嵋山文物管理所,收藏各种陶瓷、玉石、文献、字画、金属器皿和战国时代出土的兵器、工器等。

当我们走出景区时,雨突然大了起来,天与地连接在一起。报国寺淹没在大雨中,藏匿在云雾里……


  Copyright © 2005-2024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醋都网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