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县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以及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听取和讨论了王剑峰书记代表县委常委会所作的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清徐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清徐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的决议》,总结2020年全年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经济工作,吹响“五年进百强”的冲锋号。
“十三五”时期,县委自觉扛起“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始终保持“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形成特色、三年大变样、五年进百强”的战略定力,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抓实“五大治县方略”,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妥善应对疫情冲击,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实,高速清徐、国际清徐、品牌清徐、文化清徐、生态清徐、美丽清徐、健康清徐、智慧清徐、活力清徐和幸福清徐等创建形成特色,“三年大变样”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基本完成,初步走出了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十三五”确定的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成定局,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就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必然结果,是党中央和省市委坚强领导,全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干部群众锐意进取、共同奋斗的结果。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县实现“五年进百强”目标的关键时期。制定好我县“十四五”规划,对于动员和激励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实现清徐高质量转型发展,确保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审议通过的规划建议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作为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胸怀“两个大局”,把转型发展蹚新路作为工作着力点,把创新驱动放在转型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着眼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破解我县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提出一系列变革性、牵引性、标志性举措,必将有力指导推动“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和“五年进百强”战略目标的实现。我们要在新发展阶段中全力把握新发展格局机遇,牢牢把握“十四五”时期我县转型出雏型、“五年进百强”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进一步坚定必胜信心,凝聚共识合力,确保实现“五年进百强”战略目标。
今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也是我县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瞄准“五年进百强”战略目标、持续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牢记领袖“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殷殷嘱托,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抓好“六稳”“六保”和“六新”发展,深入实施“党建立县、企业强县、科教兴县、产业富县、环境靓县”五大治县方略,按照“1234”工作思路,全力打造创新生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用实干实绩实效开启“五年进百强”新征程,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落实的重要论述,牢牢掌握“抓落实的关键是要有解决方案”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在县委绘制的作战图、路线图、施工图中,主动寻找各自的工作坐标与方向,找准找实自身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努力实现“十四五”高质量开局、“五年进百强”战略目标。
Copyright © 2005-2024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