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治县方略领航“三年大变样”

时间:2021-02-04 20:19:12   作者:本记   来源:清徐融媒  
内容摘要:2020年,是清徐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县委常委会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紧紧围绕三年大变样、五年进百强战略目标,

五大治县方略领航“三年大变样”

——2020清徐“成绩单”解析之一

五大治县方略领航“三年大变样” 图1

2020年,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重点项目相继投产

2020年,是清徐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县委常委会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紧紧围绕“三年大变样、五年进百强”战略目标,旗帜鲜明地提出并全面实施了“党建立县、企业强县、科教兴县、产业富县、环境靓县”五大治县方略,以担当履职尽责、用实干兑现承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党员干部团结奋进,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党的建设取得新进步,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持续巩固,实现了决战决胜“十三五”的预期目标,为“十四五”顺利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党建立县”开路领航,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始终把“党建立县”作为首要治县方略,紧紧围绕“一重点、两破解、三加强”的总体要求,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取得阶段性成效。围绕“非公党建”这个重点,按照“全覆盖、规范化、起作用、促发展”的思路,在乡镇(街道)设立两新组织综合党委(党总支),成立79个非公和社会党组织,选派69名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建立57个县乡包联联系点以及3个企业党性教育点、5个研学基地和72个实践点,全省两新组织党建暨“三晋先锋”APP推广应用现场推进会在我县成功召开,为全省提供了清徐样板。聚焦破解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和服务能力不强两大难题,结合行政村合并,先后整顿28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调整充实171个党支部,选派52名干部带着经费和项目到46个村(社区)任职,县乡领导干部建立251个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成功打造16个党建“标杆村”、137个“达标村”,“整乡推进、整县提升”扎实有效。全县村级、社区和机关党组织坚决贯彻“人民至上”“企业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将党建工作成效及时转化为改革发展成果。着眼党的政治建设、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三个加强”,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开办“时政大讲堂”,全面开通“智慧清徐”APP,在六味斋建成全市首家“党员教育实训基地”,积极探索党建教育教学新模式。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制定基层党建责任落实、创新激励、经费保障、考核评比等系列措施,在基层一线、艰难险重任务中考验、发现和使用干部,唱响“听党指挥讲政治、协调配合顾大局、改革创新重实干”的主旋律,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坚持“企业强县”培育动能,民营经济做大做强。旗帜鲜明提出“为企业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为企业服务”,深入践行“企业至上”理念。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全力构建“相对集中、集成办理”审批服务体系,充分释放“一枚印章管审批”、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等改革红利,提升服务效能。推行电话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清单化服务、承诺服务、干部备案服务以及“惠商证”“包联制+套餐制”等创新服务模式。鼓励干部与企业家正常交往,大胆服务企业,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全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推行企业评价政府效能机制,在发展规划、审批服务等方面主动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激发企业家投资创业热情。2020年,美锦、梗阳、亚鑫入围山西省民营企业20强,全县新增民营企业1135户、个体商户5524户,新培育规上企业14家,民营经济总量和实力不断提升。

——坚持“科教兴县”激发活力,创新发展步伐加快。坚持把培育创新生态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一方面,聚焦“六新”,抢抓太原建设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契机,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院所交流合作,以市场机制共建共享研发中心,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以企业为主体,建成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省级众创空间、2个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和4个微型企业孵化园。六味斋与太原理工大学共建“食品研究院”,为全市探索校企融合创新发展提供清徐模式。持续推进金融服务创新,先后帮助企业申报“双创”载体项目12个,融资1300余万元,促进8家银行与22家企业达成授信协议17.9亿元,落实贷款9.37亿元。紫林醋业加快上市步伐,怀远散热器等7家企业进入省上市挂牌企业后备库。另一方面,持续放大教育特色优势。继续实施“全面改薄”专项行动,校园设施设备达标率和学校内涵发展能力不断提升。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成立清徐高中教育集团,完善集团化、学区化教学模式,与太原幼专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提升教学质量。推进保利国际、兰蕙学校等民办教育加快建设,大力支持山西职业技术学院、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落地迁建,不断延伸教育产业链,向教育强县转变迈出坚实步伐。

——坚持“产业富县”强基固本,转型发展初显成效。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指示要求,按照“工业要强,农业要稳,现代服务业要活”的工作思路,在“率先”上抢先机,在“蹚出”上下苦功,在“新路”上求突破,努力构建优势明显、蓬勃发展、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工业方面,引导企业着力研发新产品,补齐上下游短板,培育区块产业链,支持企业高起点投资装备制造、新材料合成加工、信息技术等领域,培育新型产业集群。全力加快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建设,焦化项目陆续投产,乙二醇、氢能源等新材料、新能源项目加快建设。农业方面,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在推动现代农业精细化、特色化发展上下功夫,西谷千亩杂粮产业一体化示范项目年产量进入全市前列;华北地区最大的叶菜农业项目“万亩供港蔬菜种植观光基地”落户投产。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再创新高,达到69.37亿元,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取得阶段性成效。三产方面,大力发展会展经济,高标准举办“2020年尧城(太原)国际通用航空飞行大会”“油菜花节”及“清徐首届特色美食技能大赛暨小吃文化节”等活动。做强做大“清风徐来、无醋不在”区域公用品牌,积极培育“互联网+”新业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2亿元,同比增长27.9%,初步构建起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

——坚持“环境靓县”提升形象,发展基础夯实优化。坚决把全面提升“软环境”、全面优化“硬环境”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基础性、系统性和全局性工程,形成以环境促发展、以发展优环境的良性发展态势。一是强基固本搞建设。立足长远,持续实施路网建设、立面改造、公园绿地、管线管网配套、城乡综合治理等一大批普惠式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先后引进碧源、万科等知名房企投资落地,同步实施棚户区改造,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二是综合治理提形象。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着力解决“历史性、结构性、区域性、能力性”环保突出问题,补考赶考一起抓,旧账新账一起算,形成政府、企业、社会齐上手、共担责、同治理的良性局面。举全县之力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环保突出问题整改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企业实现达标排放,全县河渠实施根本性治理,国省考出境断面水质全面退出劣V类。三是多措并举增实力。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和结果导向,致力打造高效的政务环境、规范的市场环境、包容的人才环境、公平的法治环境和向上的人文环境,发展软实力不断提升。


  Copyright © 2005-2024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醋都网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