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年逾古稀的夫妻,曾经都有过一段无奈、不幸的婚姻。自由选择后,出双入对形影不离,"妇唱夫随"美满有加。她对重组后的家庭非常满意,那个时代女人找对象的条件,她占了两个。他也曾多次在同事们面前夸耀:我和老婆是1+1=4。这个“等式”局外人是很难理解的,言外之音是两个家庭的重组,而后生儿育女成为儿女双全的完美家庭,当然是庆幸之事,可喜可贺。
他是一个吃皇粮的干部,而她却因兄弟姐妹们多,当年家庭不景气,没有读什么书,便下地劳动了。她脑子灵活,干活积极,很受村干部青睐,经常干较轻的营生、工分多的工作。分田到户后,她在家经营土地,他在外挣钱,小日子过得甜甜美美的,是村里较为有钱的人家,令人羡慕。她进城后,接触的人多了,眼界开阔了,才觉得不如他人富有了。他俩很不甘心。于是,下决心要活得比别人强点!怎么办呢?他们想起了青少年时流行的一首歌:“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要在勤俭二字上狠下功夫、大做文章。拾荒是一种无本得利的行当。公园里的花丛中、草坪上,饮料瓶、易拉罐,俯首即得;垃圾桶内,也丢弃着可卖钱的“宝物”;在建筑工地、施工现场,也有被遗忘的边角料,顺手拾入囊中。废纸包装箱、烂书籍破衣裳,都在捡拾的范围内。有句俗话说的好:挑得篮篮里都是菜,说不定这些看起来很不起眼的杂物中,真有可吃可用的“宝贝”呢!为了多捡点东西,起早贪黑是必须的,不然他人捡走了。这种活法有三大好处:早起散步,锻炼身体;卖点废品,增加收益;减少废物,清洁环境。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每当卖掉杂七乱八的“战利品”清点一沓钞票时,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享受着劳动的喜悦。
各个保健品、保健器材推销点,也是老两口经常出没的好去处。坐在那里可挡风寒,可避风雨;坐在那里歇身养心,闲聊品酩。“专家教授”开讲了,待听了听一会儿,不想听就迷瞪一阵。不论他讲的天花乱坠,还是神乎其神,都不在乎,要出钱买,门也没有。坐一两小时,把鸡蛋或挂面一领,走人。有人白送东西,哪有不收的道理,既不偷也不抢,问心无愧。在市里,“听讲座领鸡蛋”人多着了。有的人从来不买鸡蛋,领的鸡蛋都吃不完,还送给他们的子女吃。听讲座,领鸡蛋,也为这对老人增加一笔可观的收入。
人以食为天,这句俗话道出“食”在人们生命及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在现代美好的社会环境下,吃得可口有营养是人们极普通的需求。然而,在这老俩口看来,吃的好坏并不重要,能省钱吃得饱就可以了。甚至将捡来的有问题的食物,处理处理也可下肚,省“一角”钱就赚“十分”么。他们不是素食者,却很少买肉吃。采一把自己种的玉谷叶,吃蘸尖尖既省工又省料,沾上西红柿酱,就是一餐美食。在花盆里、泡沫箱里种点香菜、栽点韭、垄点葱,一年四季不需花钱买,又省了一笔开支。勤俭持家是美德,单愿这老俩口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一天更比一天好。
Copyright © 2005-2025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