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话牛(一)

时间:2021-03-16 20:37:25   作者:杨晓霖   来源:清徐融媒  
内容摘要:公历2021年,中国农历辛丑年,牛年。牛,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小时候见过牛耕地,读过不少诸如《牛郎织女》、《对牛弹琴》、《庖丁解牛》等有关牛的故事,也看过艺术品中的牛,还去专业牧场参观过牛。牛从古至今都是人类不...

牛年话牛(一) 图1

公历2021年,中国农历辛丑年,牛年。

牛,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小时候见过牛耕地,读过不少诸如《牛郎织女》、《对牛弹琴》、《庖丁解牛》等有关牛的故事,也看过艺术品中的牛,还去专业牧场参观过牛。

牛从古至今都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好伙伴,它勤劳、憨厚、有力量,如果只是泛泛地说,还可以说出一堆赞美之词,可是细究它的源头、种类、功用,似乎就没了功底,于是去山西博物院参观了《牛转乾坤——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又查了杂志和网络上的资料,再加上以往参观博物馆积累的知识和图片,总算理得一点梗概,在此说道说道,算是牛年的第一期行程。

自然界中的牛

牛在全球分布广泛,数量极多,除极寒和极旱等极端恶劣地区外,其它地区均有分布。牛的共同特点是身体强壮敦实,头部较长,脖颈短粗,有适合长跑的腿,为了贮存草料,它们的胃在进化中形成了4个室,这样牛就可以通过“反刍”使食物得到更好地消化和吸收。牛主要栖息在草原、森林或湿地,取食各种草本植物。

不过,这里的“牛”与生物学科里的“牛科”是两个概念,“牛科”的概念要大得多,其下又分为牛亚科和羚亚科,牛亚科和羚亚科各自又分为若干族,牛族只是牛亚科下的其中一族。

牛族动物大多强壮凶猛,但是凭着人类的聪明智慧,最早于距今约1.05万年前,在西亚地区被驯化成了家牛。浙江余姚河姆渡和桐乡罗家角文化遗址出土的水牛遗骸,证明早在距今7000年前,我国东南滨海或沼泽地带,野水牛已开始被驯化。

人类生活中的牛

野牛被驯化后,开始进入人类生活,黄牛(我国传统叫法中黄牛包含普通牛和瘤牛)、水牛、牦牛构成了我国古代家牛大家族。

经过驯化的家牛,个头逐渐变小,性格逐渐温顺,可以成功被人们驱使,那么,牛在人类生活中究竟有什么功用呢?

“民以食为天”,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远古时期人们通过狩猎获取食物,后来人们掌握了驯化技术,将野生动物驯化后进行人工养殖,以得到更丰富和持续的营养来源,所以牛的第一大功用是为人类食用。

有一个事实是,在牛还未被驯化前,猪已经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过,因为猪是杂食动物,常与人类争夺食物,而牛只要吃草就能长肉,而且牛肉的口感比猪肉好,加之牛一胎一般只孕一头,数量明显比猪少,物以稀为贵,最初可能只供贵族享用,于是牛肉超越猪肉,成为肉食新宠。

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需要强大的劳动力。早在商代,人们已经认识到牛的力量大、耐力久,非常适合农业生产,可是尽管已被驯化,牛也不会乖乖听人使唤,直至人们发现了它的痛点——敏感的牛鼻,人们刺穿牛鼻,为牛套上鼻环,用这种残忍的方式对它发号施令。

春秋战国时,牛开始作用于农田,这不仅极大地增强和延长了人的双手,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成为生产力的标志。至汉代,牛耕被大范围普及,根据不同的土壤、作物等耕作需求,产生了多种形式的牛耕方式,包括三人二牛一犁、二牛一人一犁等。

在汉代之前,马车比较盛行,“天子驾六”便说明马的数量是身份等级的象征。但是到汉初,由于常年战争,中原又不产马,汉高祖刘邦想要凑齐四匹毛色相同的马都很难,只能选择牛车出行,更不用说其他贵族了。于是,牛开始涉足交通运输。

虽说牛车行驶速度比马车慢,但更为舒适平稳,当时贵族们还是很喜欢的。因此,魏晋时期,牛车是十分流行的交通工具,是等级地位和时尚的象征。

除了食用、耕田、驾车,牛还有很多用处,它的皮毛可以御寒,牛骨、牛角可以制成生活用品和装饰品,它的内脏可以入药,粪便可以做燃料,可见牛全身都是宝。牛如此重要而宝贵,人们热爱它,以至于将许多生活器物、兵器、乐器做成牛的形状或者将某些与牛有关的生活场景作为装饰图案。

新时代,牛依旧是人类亲密无间的好伙伴。


  Copyright © 2005-2025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醋都网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