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左后为作者母亲
牛年新春,爱翻相册的我定格在一张旧照片上久久的沉浸在往事之中,照片是我的母亲和父亲同事的爱人分别抱着我的两个姐姐,左上烫着短发的是我母亲抱着我的二姐,右上梳着长辫子的的美女阿姨抱着我的大姐,当时母亲只有26岁吧!正像贾玲在“你好!李焕英”所说“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中年妇女的样子”,但是和贾玲不同,我不是曾经,而是压根忘记了妈妈也曾有花季。照片是在60年代初在清徐照相馆照的,现在看来照相师傅的技术一流,大人表情自然,有古典美女风范,小孩子笑靥如花,一脸阳光,非常唯美,不知怎么的,我看着长辫子阿姨就觉得这是我想象中母亲花季的样子,而我的两个姐姐,我就把她俩想象成了母亲孩提时代的模样。
母亲,我心中永远的痛!1952年,17岁时从交城段村因为爱情嫁给在清徐的父亲。从小在富庶人家长大的母亲,在出嫁的第二天就开始了伺候高傲的婆婆和日夜等待早出晚归的父亲的日子。1955年公私合营后父亲更加忙碌,要强的母亲不甘于做家庭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作,一边工作一边承担家里的苦活重活,怀着孕也一样,8个月的大肚子还挑水和煤,以至于前三个孩子都不幸夭折,所幸年轻,终于在结婚5年后瓜熟蒂落迎来了1957年出生的大姐,尔后我们兄妹四个相继出生,所以母亲哪里有花季,只有忙碌的四季,不是上班,就是做饭洗衣服。母亲是出了名的爱干净,她自己也说,一生费水、费扫帚,爱洗漱爱打扫呗!母亲一年四季除了冬天,是东湖边上的洗衣大军的常客,上班没有空,就等我们晚上入睡后她再洗,就是想让我们的衣服常常干干净净。到了星期天,同学们都出去疯玩,我们不行,母亲要挨个给我们洗头、换衣服,能折腾一整天。母亲还特别爱置办东西,一发了工资就赶紧先去门市部买心仪已久的床单或者锅碗瓢盆,因为这样常常让奶奶不开心,奶奶认为买生活用品是浪费钱呢!因此少不了生闷气,每当这时候,浪漫的父亲就想办法让母亲高兴起来,给不爱打扮的母亲买雪花膏,骑自行车带着母亲到周边赶集会友,那样的时光不多,但却是母亲一生最幸福的日子!母亲最喜欢蓝色和藏青色,一夏天就爱穿白衬衣,和父亲一起上班的样子是南关街的老邻居眼里的一道风景,1.8米英俊的父亲和娇小玲珑的母亲一点也没有违和感,同事朋友非常艳羡母亲有英俊潇洒的丈夫。和不爱说的母亲相比,父亲人缘特别好,可以说凡是认识父亲的人都对父亲竖大拇哥,常常呼朋唤友,热心助人,家里隔三差五人声鼎沸,热闹非常,每当这时,父亲就和朋友们谈笑风生,母亲负责好酒好肉的款待。父亲特别爱照相,每个纪念日都会留影,父亲还想办法改变母亲不爱修饰的性格,经常想办法打扮母亲,利用每次出差的机会给母亲买布料、买毛线,托同事、朋友给母亲做衣服、打毛衣等等,烫发刚时兴,父亲便骑着自行车带母亲到交城烫发,花费3元钱呢!把母亲好一阵心疼,所以就有了这张照片,这也是母亲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烫发。母亲和父亲一样爱看书看报,父亲是一回家就拿起报纸,母亲是一躺在床上就拿起了书,听着父亲的呼噜声看着小说小人书渐渐入梦乡,常常电灯一亮一晚上,那时候家家都是15瓦白炽灯,但是我们家还是大院里电费最多的。后来父亲因公英年早逝,怀着对父亲绵绵不绝的爱和对我们的无尽牵挂,坚强的母亲走过了杖朝之年,遗憾的是,母亲在2015年夏季毫无征兆地溘然长逝,成了我们心中永远的痛。
母亲,我的“李焕英”,在我心中你永远是穿着干干净净的白衬衣坐在院子里的样子,腿上还放着一本书。我们跟随了您的爱看书秉性,所以人生充满乐趣和快乐,我现在也渐渐活成了您的样子,我也尽力、努力活出我的“花样年华”,尽力让我的“贾玲”永远幸福快乐无遗憾。
Copyright © 2005-2025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