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砥砺成就“十个大变样”(下)

时间:2021-03-18 19:59:40   作者:本记   来源:清徐融媒  
内容摘要:2020年,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实现全省第一,开发区总体评价实现全省第一,GDP增速、工业增加值增速、招商引资、三零单位创建、安全生产以及全县年度考核总体评价等工作均荣获全市第一。清徐也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和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经济社会发展等各项事业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三年砥砺成就“十个大变样”(下)

——2020清徐成绩单解析之二

2020年,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实现全省第一,开发区总体评价实现全省第一,GDP增速、工业增加值增速、招商引资、“三零”单位创建、安全生产以及全县年度考核总体评价等工作均荣获全市第一。清徐也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和“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经济社会发展等各项事业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城乡发展实现加快融合

积极正视“城乡面貌落后、基础设施老旧、服务功能不全”等历史欠账和不足短板,2017年提出“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形成特色、三年大变样”的战略,克服县级财力有限等诸多困难,自加压力、创新举措,千方百计实施推进全域一体化发展的“大县城战略”。一是坚持规划先行。以主动融入太原主城区为基点,科学编制国土空间、城市发展、产业发展、互联网、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修复保护规划,以及徐沟、孟封片区发展规划。二是加强基础配套。2017年至今,先后投资129亿元实施97项民生普惠工程,县城“四环”路网框架基本形成。建成区面积从2017年的10.4平方公里增加到49.63平方公里,县城总人口从2017年的10万人增加到12.34万人。三是实施综合治理。围绕“泉城湖城山水之城”做文章,东湖实现“死水变活水”的历史转变,音乐水秀成为清徐“新名片”。体育公园开园迎客,步行水街、莲花池水系连通、清源水城等项目全力推进。持续绿化造林,纵深推进拆违治乱、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卫生乡村“五大专项行动”,升级改造88公里“四好农村路”,有效治理“断头路”“蜘蛛网”“小广告牛皮癣”等突出问题,打造精品村36个、示范村123个、达标村27个,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好转

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全力打造大美清徐。按照“规模化推进、标准化实施、景观化提升、科学化管护”的思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4.69%,绿地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4.7%、39.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2平方米,“四季有绿、三季有花、两季有果、一季最美”的生态特色加速形成。严格落实“河长制”,在全县河渠全面实施清淤、硬化、绿化以及排污口封堵等根本治理,清理河渠15条91.57公里,新改(扩)建人工湿地1002亩,形成蓄水面积36.78万平方米。孟封、徐沟污水处理厂以及7处河灌退水闸建成投运,白石河流域76家企业治理到位,35个村庄实现污水治理全覆盖,有效改善全县水环境。引导企业累计投入环保技改资金约18亿元,高标准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21家重点企业实行错峰生产,燃气锅炉全部完成低氮改造。累计完成91069户“煤改电”“煤改气”任务,实现应改尽改。新建供热管网29.6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39万平方米。持续开展“垃圾清零”和“三清”“五治”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垃圾分类试点,狠抓城乡综合治理,着力构建生态宜居环境。

改革发展实现重点突破

把改革创新推动发展作为重大课题。通过机构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先后开展商事制度、“354590”专项改革以及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等改革。加快推进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文旅融合发展机制。成立土地经营权储备中心和不动产交易平台,土地报批、收储、出让提速增效。近期,正在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特别是在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上,先后完成供水改革,供热、环卫市场化改革,成立“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建成智慧政务、智慧环保、智慧城管、视频监控等数字系统和信息平台,打造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社会诉求“一键回应”新模式。创新财政和金融协同支农新机制,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公司清徐办事处挂牌运营,成立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打造城镇建设融资服务新平台,进一步激发潜力、释放活力。

民生福祉实现增进提升

始终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装在心中、抓在手上,致力在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幸福指数。积极发展教育卫生事业,着力解决“入园难”“看病贵”等问题。扎实推进学前教育和县管校聘省级改革试点工作,为全省提供清徐经验。健康清徐APP上线,患者预约挂号、支付缴费更为便捷。重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格局,深化医改“清徐模式”,跨入全省医改第一方阵。“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认证,“卒中中心”获评国家级示范中心,建立北京专家诊疗“直通车”,组建213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签约团队,签约医生316名、居民17.69万人。群众就医检查费下降10%,卫生材料费下降13%,患者满意度达到99.66%,央视《焦点访谈》给予专题报道。逐年加大民生支出,全面落实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特困供养等惠民政策,城乡低保标准逐步提升,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全面收官,县内公交实现免费乘坐。倡导全民健身运动,发展养老朝阳产业,有效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通过为民兴办实事,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升社会满意度。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三零”创建和常态化疫情防控,狠抓安全生产,及时妥善处置突发事件,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

党的建设实现全面加强

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和根本保障,忠诚履行主体责任。主要领导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自觉履行“一岗双责”,县纪委监委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全力配合和支持保障省委对我县常规巡视。完成十四届县委第七轮和第八轮常规巡察,对人社局等6个单位进行了复工复产专项巡察。

持续实施“新时代堡垒工程”,建立456名农村后备干部储备库、60个村实现“一肩挑”。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93%和100%。突出政治导向、结果导向、实干导向和本领导向,选好用好干部。紧盯“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形成以制度明责、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从严治党新机制。通过严明奖惩,激励干事创业,形成人心思上、人心思干、人心思变的良好政治生态。


  Copyright © 2005-2024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醋都网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