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在历史上的食用记载范例(五)

时间:2021-06-11 06:36:17   作者:武润威杨宗新王茂华   来源:清徐融媒  
内容摘要:荇原文:《尔雅》曰:莕接余。其叶,苻。郭璞注曰:丛生水中,叶圆,在茎端,长短随水深浅。江东菹食之。《毛诗·周南·国风》曰: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毛注云:接余也。《诗义疏》曰:接余,其茎白;叶紫...

醋在历史上的食用记载范例(五) 图1

原文:《尔雅》曰:“莕接余。其叶,苻。”郭璞注曰:“丛生水中,叶圆,在茎端,长短随水深浅。江东菹食之。”

《毛诗·周南·国风》曰:“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毛注云:“接余也。”《诗义疏》曰:“接余,其茎白;叶紫赤,正圆,径寸馀,浮在水上;根在水底。茎与水深浅等,大如钗股,上青下白,以苦酒浸之为菹,脆美,可案酒。其华为蒲黄色。”

今译:荇,《尔雅》中记载:“莕,就是接余。它的叶子,就是苻。”郭璞在注解里说:“苻在水里丛生着,叶为圆形,长在茎端,长短随水的深浅而变化。江东的人有用它作菹食的习惯。”

《毛诗·周南·国风》说:“参差而生的荇菜,随水左右摆动。”毛公的注解说:“荇,就是接余。”《诗义疏》中记载:“接余,茎是白色;叶子呈紫红色,为圆形,直径有一寸多,浮在水面上;它的根长在水底。茎的长度与水的深浅一样,茎粗大如钗股,上青下白,以醋浸泡,制成了菹,清脆味美,可作下酒的菜。它开的花是蒲黄色。”

油豉

原文:豉三合,油一升,酢五升,姜、橘皮、葱、胡芹、盐,合和,蒸。蒸熟,更以油五升,就气上洒之。讫,即合甑覆泻瓮中。

今译:油豉,用三合豉,一升油,五升醋,和生姜、橘皮、葱、胡芹、盐混和在一起蒸。蒸熟后,再用五升油,就着蒸气洒在上面。洒完,马上整甑倒入瓮中。

八和齑

原文:蒜一,姜二,橘三,白梅四,熟栗黄五,粳米饭六,盐七,酢八。

齑臼欲重(不则倾动起尘,蒜复跳出也),底欲平宽而圆。(底尖捣不著,则蒜有粗成),以檀木为齑杵臼(檀木硬而不染汗),杵头大小,令与臼底相安可(杵头著处广者,省手力,而齑易熟,蒜复不跳也),杵长四尺。(入臼七八寸圆之;以上,八棱作之),平立,急舂之(舂缓则荤臭。久则易人。舂齑宜久熟,不可仓卒。久坐疲倦,动则尘起;又辛气荤灼,挥汗或能洒污,是以须立舂之)。

蒜:净剥,掐去强根,不去则苦。尝经渡水者,蒜叶甜美,剥即用;未尝渡水者,宜以鱼眼汤半许,半生用。朝歌大蒜,辛辣异常,宜分破去心——全心——用之,不然辣则失其良味也。

生姜:削去皮,细切,以冷水和之,生布绞去苦汁。苦汁可以香鱼羹。无生姜,用干姜。五升齑,用生姜一两,干姜则减半两耳。

橘皮:新者直用,陈者以汤洗去尘垢。无橘皮,可用草橘子;马芹子亦得用。五升齑,用一两。草橘、马芹,准此为度。姜、橘取其香气,不须多,多则味苦。

白梅:作白梅法,在《梅杏篇》。用时合核用。五升齑,用八枚足矣。

熟栗黄:谚曰:“金齑玉脍。”橘皮多则不美,故加栗黄,取其金色,又益味甜。五升齑,用十枚栗。用黄软者。硬黑者,即不中使用也。

粳米饭:脍齑必须浓,故谚曰:“倍著齑。”蒜多则辣,故加饭,取其甜美耳。五升齑,用饭如鸡子许大。

先捣白梅、姜、橘皮为末,贮出之。次捣栗、饭使熟;以渐下生蒜(蒜顿难熟,故宜以渐。生蒜难捣,故须先下。),舂令熟;次下蒜。齑熟,下盐,复舂,令沫起。然后下白梅、姜橘末复舂,令相得,下醋解之(白梅、姜、橘不先捣则不熟;不贮出,则为蒜所杀,无复香气,是以临熟乃下之,醋必须好,恶则齑苦。大醋经年酽者,先以水调和,令得所,然后下之。慎勿著生水于中,令齑辣而苦。纯著大醋,不与水调醋,复不得美也)。

右件法,止为脍齑耳。余即薄作,不求浓。

今译:八和齑的材料,一是蒜,二是姜,三是橘皮,四是白梅,五是熟粟黄,六是粳米饭,七是盐,八是醋。

捣齑用的臼要很重(否则臼会摇动,扬起灰尘,蒜也会跳出来。),臼底要平整、宽大而且是圆形(臼底如果是尖的,就会捣不到底,因而有粗蒜在里面)。要用檀木做捣齑用的杵(因为檀木木质坚硬,不会沾上蒜汁。),杵头的大小,要和臼底相吻合(杵头接触面广,捣起来就省力,齑也容易熟,蒜也不会跳出来),杵长四尺(进入臼的七、八寸长的一段做成圆的,上面一段做成八棱形的)。直立着迅速舂(舂得慢,蒜就会冲人。舂久了就要换一个人。齑要捣得久一点,不能草草了事。如果是坐着舂的话,坐久了就会疲倦,动一下就会扬起灰尘;再加坐着舂气味冲人,一揩汗就有可能将汗洒入臼中,所以最好是站着舂)。

蒜要剥干净,把根掐掉,否则会苦。曾经用水泡过的蒜,味道甜美,剥了就可以用;如果没有用水泡过,应该用温开水烫一半,另一半生用。朝歌的大蒜,非常辛辣,应该将它破开,将整个心都挖掉后再用,否则会过于辛辣以至失去了好味道。

生姜要把皮刮去,切细,和上冷水,用生布绞去苦汁。苦汁可以做鱼羹的香料。如果没有生姜,用干姜也可以。做五升齑,需要用一两生姜,如果是干姜,减半就行了。

橘皮新鲜的可以直接使用,陈的则需要用热水洗去上面有污垢。如果没有橘皮,可以用草橘子代替;用马芹子也可以。做五升齑需要用一两橘皮,用草橘、马芹也是按这个标准。用姜、用橘皮都是取它们的香气,不必用得太多,用多了会苦。

处理白梅的具体方法写在《梅杏篇》。用时连核一起用。做五升齑,白梅用八枚就足够了。

熟栗黄,俗话说:“金齑玉脍。”橘皮用得太多,味道就不好,所以再放些栗黄,这样既增加了它的色泽,又增加了甜味。做五升齑,栗子需要用十枚。用就要用黄而软的那种,又硬又黑的那种不能够用。

粳米饭,脍齑必须作得浓,所以俗话说:“倍著齑。”蒜放多了会太辣,所以加饭,取它的香甜美味。做五升齑,要用鸡蛋那么大的一块饭。

先将白梅、姜、橘片捣成粉末,存放起来;其次是把粟和饭捣熟,同时慢慢地加蒜(蒜很难一下就舂熟,所以要逐渐加放;而生蒜又较难捣,所以应该先放),将蒜舂熟;再放烫过的蒜。齑熟后,放些盐再舂,舂得臼中有泡沫出现。然后再放进白梅、姜、橘皮等的粉末,放完后又舂,使它均匀地结合在一起,再放些醋稀释(白梅、姜、橘皮不先捣就不会熟,舂熟后如果不盛出来,它们的味道就会被蒜味所淹没,不再有香气,所以要到快熟时才放进去。醋一定要好,否则作出的齑会苦。陈年大醋如果太浓,先要用水调稀,调到适当的浓度,再放进去。注意不要让生水落到齑里,这会使齑变得辛辣苦涩。如果放纯大醋,不用水调稀,做出的齑又不会好)。

以上所列的配料做法,纯粹是为作脍齑而说的,如果做其它齑就要少放一点,不要放得太浓。

作者系山西水塔老陈醋股份有限公司醋文化研究室研究员


  Copyright © 2005-2025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醋都网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