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企业“法治体检”。为企业遇到的法治病症进行“问诊把脉”,个性化地对症开良方。
二、律师送法上门服务、随时服务。组建“多级联动”的法律服务队伍,从咨询室到村里再到当事人家中,变等为动,实时解决法律问题。
三、公证预约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对于残疾人、孕妇、老年人等有特殊困难的当事人,提供上门服务;对于工作日内不能办结的业务,延长办证时间,满足群众需求。
四、减免优惠公证费用。群众办理小额继承、财产受益额一千元以内的公证,免收全部公证费。
五、拓宽法律援助渠道、关心关爱弱势群体。将农民工列为法律援助重点对象,依法为请求支付工资的农民工提供便捷的法律援助。
六、“走村入户”矛盾纠纷大排查。县、乡、村三级人民调解组织进行拉网式排查,坚持就地化解矛盾纠纷,争取做到小纠纷不出村(社区)、大纠纷不出乡(镇、街道),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在县内解决。
七、行政复议“最多跑一次”。对当事人申请材料齐全的,当场予以立案;材料不齐全的,一次性告知补正的资料。
八、社区矫正就业指导帮扶。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就业指导,加强就业帮扶,促使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回归社会。
九、远程视频会见服务。加强远程视频会见室、会见系统的建设,切实做好推进基层依法治理的基础性工程,强化服务宗旨意识,提高司法行政便民服务能力。
十、举办各类有针对性的法律知识培训。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律讲座,讲解法律知识,切实提高公民法律素养,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
Copyright © 2005-2025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