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快 更高 更强 更团结
——观东京奥运会有感
2021年7月23日晚,当奥运圣火在东京新国力竞技场熊熊燃烧,第32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拉开帷幕,奥运之光辉映的五环旗帜,穿越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为人们带来了温暖和力量。
这是汇聚梦想的希望之光。受疫情影响,东京奥运会推迟一年举办,给各方面带来巨大的挑战。奥运会的开幕凝聚着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共同努力,也向世界传递了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只要心怀梦想,同舟共济,希望和胜利就在前方。
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理想之光,奥运会不仅展现了竞技体育之美,也向世界传播着和平、友谊、进步、公平、公正、协作、宽容等人类共同的价值观,超越了地域、语言、肤色等差异,表达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让人们的心灵同频共振。
在奥运会开幕之前的疫情肆虐之时,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说:“在不知道这条隧道将要走多远的时候,我们希望奥运火炬能在隧道尽头成为一盏明灯。”奥运之光映照体育健儿的拼搏奋进之路,也将成为人类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向着光明未来携手迈进的生动见证。
体育盛典团结大会
盛大的奥运会开幕式,这注定是一次不寻常的开幕式,共有代表着206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健儿们激情满怀,兴高采烈,吟之唱之、舞之蹈之,展示了新时代体育健儿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在奥运会开幕之前,国际奥委会第183次会议在东京举行,通过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提议,同意在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再加上“更团结”。这是奥林匹克格言确立之后第一次增加了新的内容,把竞技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这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应对新冠疫情,更是为了应对我们面临的各种巨大挑战。当今世界,要彼此依靠,单靠个体已经无法解决这些挑战,因此我们要更加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在各种挑战面前,“命运共同体”无比形象和真切。人类发展到今天,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团结才是力量。这次奥运会是一次全世界体育的盛会,也是团结的大会。
在这次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当所有人都在关注着世界强国的光芒时,有这样两支队伍悄无声息地走过。紧随希腊代表团后,是一支29人组成的“难民代表团”,他们身穿蓝色礼服,举着五环旗,每一步走得怯怯生生。他们不代表任何一个国家,而是代表着全世界8200万难民。哪怕得了奖,身后升起的也是奥林匹克会旗,奏响的是奥林匹克会歌。另一支是仅有四个人入场的伊拉克代表团,他们在这个热热闹闹的氛围中,显得格格不入。甚至连周围引领的工作人员,都比他们人多。他们的国家,遭受连年战火,灾难不断,却依然心怀希望。在这场全人类的伟大盛举中,这些人未必能够夺得奖牌,但他们的出现,只是想向世人证明,他们依然存在,哪怕战争、贫穷、疾病,让他们的世界千疮百孔,但人性的梦想和意志永远不灭。这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力量。
中国军团战果辉煌
在这次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总人数为777名,是历史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对外比赛规模最大的一次,充分展示了我们体育大国的风采。网传:代表团人数777人,并非偶然,而是意义深远。三个7寓意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在我国全面爆发。我们要不忘历史,牢记国耻,兵发东京,争取新的胜利。
在这次奥运会的比赛中,我国体育健儿克服了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顶住压力,顽强拼搏,不畏强手,奋勇争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共获得38枚金牌,32枚银牌,18枚铜牌,奖牌总数88枚的辉煌战果,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祖国和人民赢得荣誉,党中央和国务院给代表团发了贺电祝贺。
在我国奥运健儿中,有久经沙场的老将,他们坚定信念,不断创新,奋发图强,挑战极限,再立新功。也有朝气蓬勃的00后小将,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没有压力,轻装上阵,奋力拼搏,青春绽放,梦想成真,成为奥运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反映了我国体育健儿人才辈出,后继有人的大好局面。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年仅14岁的女子跳水小将全红蝉,是中国奥运军团中最年轻的金牌得主。
在紧张激烈精彩的比赛中,给我们留下太多的难忘的记忆和激动人心的场面。其中最振奋人心的是比赛第一天,我国来自清华大学的00后学子、女子射击小将杨倩,在赛场上,她沉着冷静,惊鸿一击。领奖台上,她笑容可爱,举手比心,她为祖国获得奥运会首金,获得了无数人的心。
最令人解气痛快的一场比赛,是乒乓球小将孙颖莎单打半决赛中以4:0横扫日本的伊藤美诚。这场酣畅淋漓比赛,大长国人志气,特别是第二局她3:9落后,孙颖莎连赢8分逆转,把神态傲慢的伊藤美诚打得一败涂地,伊藤赛后落下了失败的眼泪。
最令人气愤不平的比赛是在男子体操全能金牌争夺战中,我国健儿肖若腾明明是零失误,却获得银牌,而日本选手桥本大辉出现明显失误却获得金牌。这是今年奥运会上最离谱最心酸的故事,全国人民都在为肖若腾鸣不平,可他能站在亚军的领奖台上,大气地向桥本大辉表示祝贺,这就是中国人的胸怀和气度。
今年奥运会最大的意难平,莫过于郎平率领的中国女排。作为上届奥运冠军,这一次竟然一开始就遭遇三连败,没能小组出线,遗憾告别奥运会。而郎平也宣布退役,从此告别女排。赛后的采访中,郎平哽咽落泪,把所有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向全国人民致歉,让人看了心酸不已。曾经有人问郎平:“女排精神到底是什么?”她的回答是:“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
还有男子举重运动员谌利军,在连连失误的不利情况下,破釜沉舟,绝处逢生,惊天一举,逆转夺金,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在女子铅球比赛中,四朝元老巩立娇以20米58的优异成绩超越了自己,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获得金牌,这也是中国奥运史上田赛的首枚金牌。在男子百米半决赛中,32岁的中国飞人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进入决赛,打破了亚洲记录,更创造了中国田径史上的奇迹。
在奥运会奖牌榜上,每天都是中国遥遥领先,直到比赛最后一天,才被美国超过一枚金牌。实际上,真正的第一是我们的。在俄罗斯媒体报道的奥运会奖牌榜上,中国获得41金、38银、27铜。中国香港获得的奖牌我们没有计算在内,而俄罗斯算上了。因为当香港的运动员获得金牌,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时,全场奏响的是雄壮的中国国歌。
奥运精神力量无限
奥运会之所以牵动人心,不仅在于摘金夺银的高光时刻,更在于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奋斗意志,在于公平竞争、重在参与、享受比赛、尊重对手的体育精神。它超越时空,历久弥新,赋予奥运更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生生不息的魅力。
来自战火纷飞的叙利亚12岁乒乓球小将亨德·扎扎,越过火线来到赛场。中国游泳女将张雨霏获得两金两银,她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除了登上领奖台上的镜头外,还有给身患白血病后重返泳池的日本选手池江璃花子一个深情的拥抱,相慰告别。奥地利女将安娜·基森霍夫一人参加奥运会,没有教练、队友、队医,顽强拼搏,战胜名将,获得女子公路自行车比赛的金牌,成为奥运会中的“孤独冠军”。
今年的奥运会赛场上,有一幕令我感动良久。三人篮球赛中,拉脱维亚老将克鲁明斯,在开局5分钟就崴了脚,本应下场休息,他却简单喷了点止痛药,扎上绷带又上赛场。最后两分钟,他的脚踝再次受伤,但他第一时间并没有想要离场,而是努力尝试站起来继续比赛。发现自己站不起来后,就在地上缓缓爬行。这一幕让所有人感动不已,就连对手都放弃攻防,示意裁判暂停比赛。受到队友鼓舞,克鲁明斯一鼓作气,这个人口不到200万人的国家,收获了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
今年46岁的丘索维金娜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体操国手,她8次征战奥运会,33年体操生涯。为了给身患白血病的儿子拼命赚取奖金,曾加入德国藉,被人唾骂“卖国贼”。儿子痊愈后,她又回到祖国,继续征战赛场。这一次当她冲刺、跳跃、旋转、落地,完成了职业生涯的最后一跳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不同以往为祖国而战、为救儿子而战,这一次是为自己而战。虽然场内没有观众,但场内所有的运动员、裁判员、志愿者们都向这位“丘妈”致敬。她的传奇故事将永载奥运史册,她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奥运精神激励着更多的人为梦而战,勇敢前行。
山西健儿可圈可点
本届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有运动员431人,其中包括我省输送的4名运动员,他们分别是蹦床运动员董栋、跆拳道运动员郑姝音、女子篮球运动员武桐桐、田径运动员郑妮娜力。还有一名参加跆拳道表演项目的唐皓。
奥运会“四朝元老”董栋,在男子蹦床项目比赛中发挥几近完美,由于高度分和难度分不及对手,最终获得一枚银牌。这是山西健儿在本届奥运会中的最好成绩。今年32岁的董栋连续四次参加奥运会,共获得一枚金牌、两枚银牌、一枚铜牌。
上届里约奥运会跆拳道冠军郑姝音,这次在女子67公斤以上级的比赛中,爆冷不敌法国选手劳林,最终战绩定为八强。今年22岁的我省田径运动员郑妮娜力,是中国代表团本届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赛事中的“独苗”,这次她以总分6318的成绩获得第十名。山西女子篮球队长武桐桐,这次代表中国队出战奥运会,在小组比赛中以第一名的成绩出线,进入八强,在前八名的比赛中以70:77的比分失利,止步八强。在奥运会跆拳道混合团体表演赛决赛中,我省运动员唐皓与三名队友组成的中国队,以45比25的大比分战胜伊朗队,获得金牌。这项表演赛事,只有冠军证书,不颁发奖牌。
纵观我省体育,近年来虽然有较大进步,但和世界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尖子运动员太少。在全国来看,我省也是中游水平。从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相比,我省全民健身工作还是在全国名列前茅,毕竟人民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体育的发展是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山西体育的发展,还需我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山西体育任重而道远。
8月8日晚,在优雅而空灵的乐曲声中,东京奥运圣火缓缓熄灭,第32届夏季奥运盛会闭幕。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闭幕词中评价说,这是一届“希望、团结、和平”的奥运会,是一届前所未有的奥运会。一幕幕精彩瞬间成为永恒,令人难忘。明年立春之日,全世界瞩目中国,长城脚下,将再次奏响“和平、友谊、进步”的乐章。且看“双奥之城”雄风再展,新时代的中国,必将为世界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季奥运会。
朋友们,我们相约北京,冬奥再见!
Copyright © 2005-2025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