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杨房:文昌阁文昌爷爷的传说

时间:2021-09-03 07:06:05   作者:杨雨雷   来源:清徐融媒  
内容摘要:杨房村村东有座文昌阁,坐东朝西布局,二层结构,顶楼正殿供奉着文昌帝君,此君慈眉善目,五绺长髯,表情严肃而不失大度,神态庄严却透出平和。(文昌帝君为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本星名,亦称文曲星,或文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文昌原是...

古村杨房:文昌阁文昌爷爷的传说 图1

杨房村村东有座文昌阁,坐东朝西布局,二层结构,顶楼正殿供奉着文昌帝君,此君慈眉善目,五绺长髯,表情严肃而不失大度,神态庄严却透出平和。(文昌帝君为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本星名,亦称文曲星,或文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总称,即“文昌宫”。一说在北斗魁前,一说在北斗之左。

《明史》的《礼志》称,“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人为立庙祀之”。杨房村自古崇文尚武,民风淳朴,村西有关帝庙,村东有文昌阁,一文一武,东西照应。关照着村里多出学子,以壮村风。杨房营村民不负期望,史上出过秀才、举人,为邻村百姓羡慕。

说起“文昌爷爷”在杨房营村和相邻村间的影响,还有一件不甚体面的“秘密”事情,倒是这件私事压倒正事,让这位爷爷在邻村间颇有耳闻。

民间有俗语说:“神仙也有一懵懂”,意思就是神仙也有犯糊涂的时候;我们杨房村的文昌爷虽贵为神仙,但也难免犯下糊涂。那这段糊涂事就在杨房村流传开了,而且一传就传到了现在……

出杨房村往东五里,是河东大镇孟封,因出产一种掉炉饼(孟封饼)而远近闻名。杨房孟封两村五里之遥,民情相近,互相脸熟,因此娶妻嫁妇,儿亲奴待,亲戚关系不少。切说孟封村中心有一汜水圪垛,是村中排水的水坑,据说多大水来不满,多久无雨不干。汜水圪垛旁有一刘姓财主,家境殷实,膝下一女名唤秀云,年方二八,生得水灵大方,气质不凡,被二老视为掌上明珠。秀云自幼习文,琴棋书画,女红针线,样样得手。可谓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而如今刘家小女到了出嫁年龄,邻近乡村的媒婆跑断了腿,本村外村的后生望穿了眼,秀云就是不答个腔,“哎”,刘财主和老伴也不得解?“这到底是要相个有钱得势的,还是要找个知书达理的,还是……”

“小姐,你怎么又发呆了?”秀云的丫鬟凤儿嚷道。这个比小姐小两岁的丫鬟是个鬼精灵,她发现小姐近两天无缘无故地常发呆,“你是不是心中有了人了?”她问道。“才不会呢,你才有了呢?小鬼头。”小姐笑骂丫鬟。于是唧唧喳喳,俩女孩嬉闹起来。

这样过了有半年多时间,小姐秀云的肚子好像有些隆了起来,这时小姐的双亲也不安起来,“这,这到底是怎么了?到底是哪家小子?”可问上半天,秀云就是不吭声,再问,就哭了起来。一下严谨的刘财主不禁慌了神,追问凤儿,也说不知道,再逼问,丫鬟也哭起来,“哎,这可怎么是好?”刘财主忽然发现女儿大了也会有问题的。他暗中派了办事小心的家人,以后如此这般看护小姐,这一看还就真发现了些问题……

时间:日上三杆。

地点:杨房村,村东,文昌阁。

主人公:文昌爷。

文昌爷睡眼惺忪,他的眼已习惯这样圪迷迷的,也许是被多少年来这些虔诚的学子书呆子们的香烟熏的,但这几天显然不是这原因,文昌爷自己心里清楚得很,那是因为……

几个月前的一天,日上三杆,文昌爷睡眼惺忪,习惯地听着这些书呆子们上香时叨念的声音。无非是“文昌爷爷,保佑我学业有成,榜上题名,光宗耀祖,云云。”文昌爷这时总是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心道:“小子们,回家念书去吧,书念不到家,在我这里就算念破嘴,念断牙,文昌爷爷我可不看你的可怜相。”而今天的情况显然不一样,因为有银铃般声音从隔壁偏殿穿过来:“小姐,你看,这个爷爷怎么赤胳膊露腿的?”这时,有一个更加清脆的声音道:“这位爷是魁星爷,专门点状元的。”“是嘛,用他手里的笔吗?”“是呀。”

说着话,两个标致的女孩走了进来。文昌爷觉得眼前一亮,只见两个打扮得花一样的女孩,一主一婢,都显得亭亭玉立,一头乌发,皮肤白皙。这时间那个大小姐模样的抬起头,跟文昌爷的目光相对在一起,文昌爷只觉浑身打个激灵,头脑一片空白……半响等他回过神来时,两个女孩已叽叽喳喳地出了殿门,依稀听得她们说什么回孟封,渐渐远去了。接下来几天文昌爷是白天无神,晚上失神,头脑中满是那个大小姐的影子,那小姐一瞥一嗔,易喜易笑的表情好像长在他头脑里,挥之不去。趁晚间过来唠嗑的魁星爷也感觉,“哎,咱这道兄是不对了。”他惊诧,凭文昌爷几百年的修行,怎么就让个小女人给勾去魂了。”

半月下来,文昌爷神情倦态中明显含了病意,眼袋拉长,六神无主。晚间魁星爷过来,不禁倒吸口气,“道兄,你可真得不对了啊”,文昌爷微睁惺眼,叹口气道:“兄弟,微兄今晚一定要去会会那个令我魂牵梦系的冤家,要不,怕为兄真还过不了这一劫。”“可是”,魁星爷道:“那孟封不是小地方,在村中心有座‘玉皇阁’,是供奉我主玉皇大帝的地方,说不定何时玉皇大帝真身就降临于此,万一被他撞着了,道兄可真得万劫不复了。”“管不了了”,文昌爷几乎是流着泪,带哭腔道:“我过去也曾笑那蛇妖白素贞,下嫁许仙;笑那玉皇的妹妹、女儿,跟什么凡夫俗子插一腿;还有我们的道兄吕洞宾,也曾迷恋桃花妖;哎,想不到此时此刻,我文昌君也要受此劫难……”他抹了把鼻涕,继续道:“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什么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想我们做道之人,清贫多少载,空被什么为神的神誉所禁锢,为了什么?古书有道:书中还自有颜如玉,我要去追求,我不管什么万劫不复,我要去追求了!呜呜……”最后,文昌爷竟打破形象,嚎啕大哭起来。“哎!”魁星爷把大金笔插到脑后衣襟里,空出两手来回地搓,他本就不善言语,而且属性情中人,他搓得胳膊都要掉泥皮,最后憋气道:“道兄既然该遭此劫,兄弟也无意做那无聊的法海,你自己斟酌着办就是了。”见文昌爷主意难改,也就顺势道:“出村办事,需要小心,那孟封村城隍,五道具多,俗语道出村没人情,你带足打点物什,一路小心!”

书念多了是有用的,文昌爷熟读百科,人情世故还是懂的。出村向东,一阵风刮到孟封,在孟封村西见到西庙五道爷,送上杨房“同泰庆”老酒一坛。“上仙客气了”,西庙五道爷小眼睛圪迷起来:“上仙有什么用着小的的地方,尽管开口,小的立即去办!”文昌爷说明来意,刚讲到大小姐长相,五道爷已经叫起来:“一定是刘家大小姐,正好在小的管辖区,小的马上带您去!这段时间玉皇大帝天庭事忙,一直没时间降身这里,上仙尽管放心办事。”出得庙来,五道爷一路絮絮叨叨,他脸上洋溢着能巴结到上司的灿烂笑容。他们在汜水圪垛前的一座宅院前停下,“上仙,您说的刘家大小姐就在此处。”此时夜已深,大街小巷没有半个人影,文昌爷有种做贼般的惶恐,又有种说不出的初恋般激动,他说了声“谢了”已没了身影,一阵风刮进刘家院子。留下五道爷窃笑道:“这位爷,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风流。”

刘大小姐秀云绣楼窗户微开,丫鬟已睡熟,小姐依然灯下看书,哈哈,这是多少男人们梦寐以求的情景!她看着这本教唆“坏”多少女人的《西厢记》,忽然窗户外一阵风进来,书中的情节梦一般就出现在小姐面前。虽然文昌爷四十岁年纪,但他过来时换了一身白长衫,精干利落,风流倜傥,面皮白净,五绺长髯,站在小姐面前,神情一点不逊二十来岁年轻人,这是带着父爱的成熟男人的魅力,没有恋爱体验的刘大小姐怎么抵挡?于是两情相悦,心有灵犀,她们开始谈学问,谈经史……总的说就是谈情说爱。于是少女开始怀春,于是神仙开始犯错。文昌爷白天庙里坐着打盹,晚上孟封忙着约会,魁星爷胳膊已搓出了泥土来,五道爷在街上徘徊,望着院墙兴叹。

“嗨”,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事件就这么一五一十地发生……

没有纲纪,不成社会。没有天条,怎么约束三界的神仙。

玉皇大帝在天庭实在太忙了,忙得他不得不偷跑下界,在玉皇阁悠闲悠闲,睡个懒觉。随身保驾的李大天王也靠墙打个盹。玉皇大帝一觉醒来,就见太上老君带着本地城隍在下面跪拜,说有本地五道小君带杨房村东文昌君在本村与刘家小姐偷情。玉皇大帝一听大怒,命李天王火速把文昌君捉拿归案,查办。太上老君是个和事佬角色,忙上前一步道:“玉帝息怒,近来天下文昌阁鼎盛,阁宇繁多,文昌帝君难以顾理,所以致使下界文昌泥胎泛滥,好在杨房村文昌泥胎也不是一无是处,刚刚有杨房村杨姓人士中举,可以略施惩罚,以儆效尤。”“好”,玉帝展了下腰,“那就责成你去处理此事。”“是!”老君道……

文章回到咱们的故事开始处,近来孟封村刘财主生意兴旺,可女儿秀云之事却让他焦头烂额,好在手下得力,靠的事也办到了。就是大小姐一下足不出户,没有和异性接触的实例,“那?”刘财主语塞。刘夫人接道:“那就怕是惹了什么狐子之类的,这可如何是好?”管家刘伯上前道:“最近两日街上有道士路过,据说很有法术,老爷太太看可否请来瞧瞧?”“那就叫来看看。”反正病急了乱投医,刘财主就这样应允。

文昌爷已有半月不去孟封和刘小姐约会,这几天浑身火烧火燎,什么事也做不得,什么话也听不得,魁星爷已急得搓开了腿,“道兄,听说玉帝这几天降身玉皇阁,你莫要再去,有个三长两短,只怕可惜了你几百年道行。”“我再去一回,孟封有仙友关照,不会出事。”这般时候,文昌爷依然听不进劝说,夜静时分,他还是一阵风地向东去了。世上事就这样,有女犯贱,就有男犯错……文昌爷幽会结束,返回时忽然驾不起云来,他一步步走回杨房,天已明了。

前天,刘财主和夫人请来这位自称颠山道士的道长,他给老夫妇一根银针和一颗线团,让他们说服女儿,有人晚上来时把线穿在针上,把针别在来者身上,一切就妥当了。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颠山道士带着一干人等,顺线摸来,一直找到杨房村村东文昌阁,这根线就穿在文昌爷后背的银针孔中,和女儿暗中相好的家伙终于逮住了。刘财主通过关系,找来杨房村村长,叫了几个本村后生,木匠,砍了椿木楔子,在颠山道士的指导下,用两根椿木楔子楔进文昌爷的脚背,再用五色神线捆牢,一切处理停当,化身颠山道士的太上老君自复命去了,众人散去,杨房村文昌爷的一段风流事件也就成了故事。

据说当年事情发生后刘大小姐喝下颠山道士一记药丸,后来肚子就恢复平静了。后来就嫁到东村里去了,夫君是读书人,据说年纪长小姐许多,生五绺长须,老实厚道,夫妇俩都活了很高寿岁,一生平安幸福。

杨房村文昌阁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拆,文昌帝君也收回这道元神。文昌爷的泥胎随庙宇一起尘归尘,土归土了,尘土落尽,形迹已全无,人们只能在意识里回忆那些曾经发生的一切,只能在流传的故事里品味那些有趣的往事。

因属流传,就怕雷同,请勿对号入座,猴年的票可真上不了亥年的船。


标签:文昌  房村  小姐  文昌阁  五道  

  Copyright © 2005-2024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醋都网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