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上午,在东湖街道办湖东二街社区李美娟以及县残联何爱萍和近期常来进行日间照料的两名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市县残联的几个同志,走进了我的家门。
一声“你好,快过中秋节了,我们过来看看你”的话传来,他们拎着米面油和一盒双合成的月饼走了进来。
我立马站起身来,走到过厅,我向他们施以友好的微笑,说着“谢谢”把他们带进了西屋。
当我面带微笑,一声“谢谢”说出口时,其中一个慰问者说着“心态挺好的”,使得众人纷纷点头。
闻听此言的我爽朗地笑了,毫不拘束地与他们调侃着:“我都成这样了,再没有一个好心态,那就剩死了。我死了的话,我的女儿推给谁呢?”
提到了我的女儿,李美娟向众人介绍道,晓媛的女儿非常优秀,去年太原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毕业,考上了福建农林大学家居设计专业的研究生,九月十日刚走。
他们的到来使得我们这个清贫的残疾人家庭蓬荜生辉。西屋的沙发上,他们与我一起坐下来,对我关怀备至,嘘寒问暖,和我促膝谈心,唠起了家常。他们问我对日间照料工作人员的服务是否满意,有什么意见和要求尽管提出来,好促使他们改进。
当听到李美娟说我对写作很感兴趣,经常向《清徐报导》投稿,已经有两篇被《清徐报导》采用时,一位工作人员钦佩地说道:“怪不得培养教育出了硕士研究生的女儿呢!”他们感到惊喜后鼓励我继续写作,把正当的爱好进行到底。
爱萍向众多的慰问者介绍道,晓媛女儿是靠着葵花基金会和宋庆龄基金会的资助,以及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还有国家助学贷款完成了四年大学学业的。爱萍说,当年晓媛公公身患骨癌,瘫痪在床,没人照顾,是晓媛夫妇把老人接到家里,精心照顾,直至老人去世。
我说,父养子小,子养父老,既然嫁给张学斌,就是老人的儿媳妇,陪丈夫为他的父亲养老送终,也是儿媳妇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都是过去的事,不说了。
此刻他们又一次为我和张学斌孝老爱亲的举动由衷地鼓励。并说,生活中有什么困难,尽管找社区、残联和民政部门求助。或者通过日间照料服务的工作人员反映。
相聚的幸福时光总是稍纵即逝,他们起身告辞时,一把握住了我的手,鼓励我,坚强乐观地生活,坚持写作,多多投稿,有什么困难向社区、残联反映。
听着他们的殷殷嘱托和殷切希望,我心中暖流涌动,我何德何能,生活在一个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和有爱心的国度和社会里,他们的爱心和援手为我支撑起了向幸福出发之航船上的风帆,我一定不辜负他们的爱心和期望,坚强乐观地生活,自强自立,在人生的坎途中继续披荆斩棘,做生活的强者。
Copyright © 2005-2025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