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

时间:2021-11-03 06:06:32   作者:李小娟   来源:清徐融媒  
内容摘要:孟封遭了水灾,百年不遇。孟封,我的家乡,是一个位于太原市清徐县南部的平原小镇。听过孟封两个字的人,印象里一般还多一个字:饼。孟封饼在方圆百里小有名气,跟三晋名饼太谷饼是亲亲的姊妹饼。因为这圆圆的小甜饼,孟...

希望 图1

孟封遭了水灾,百年不遇。

孟封,我的家乡,是一个位于太原市清徐县南部的平原小镇。听过“孟封”两个字的人,印象里一般还多一个字:饼。孟封饼在方圆百里小有名气,跟三晋名饼太谷饼是亲亲的姊妹饼。因为这圆圆的小甜饼,孟封这两个神秘组合的字便氤氲了一缕来自深街古巷,红泥炉子焙出的清香。

饼,最多是山西的饼,算不得全国的饼。孟封,等同于无名。它跟很多不出名的地方一样,不穷亦不富。像学校里的中等生,仿佛都长着相同的脸,很难引起人的注意。它是不受表扬也不被批评的,是安安稳稳,岁月静好的。

一个淹没在中国千千万万村镇里的孟封,历史上从不曾有过什么大的灾害,这一方土地,一向是善良温驯甚至是谦卑的。平展展的庄稼地,种什么都不会太让人失望。小麦,高粱,玉米,红薯,黄豆,棉花……想要什么都能种,只是多数年景偏旱,作物收成一般。若是引水灌溉或建成温室大棚,这土地便能给人奉上金银。

一直以来,这里的百姓安居乐业,生生不息。近些年,乘着政策的东风,地方企业渐成规模,人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孟封,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奋发自强,稳步前行。

若不是这场水灾,我还不曾考虑过为孟封写几行字。2021年国庆那几天,天空成了一口开了洞的大铁锅,那些窟窿眼正对着清徐,对着孟封,对着山西其他多地。大雨一口气下了四天四夜,孟封南边的乌马河决堤了,洪水一泄而下,吞没了孟封的六七个村子。我的印象里,乌马河平日就是一条旱河,终究是雨下得太多,我们始料不及。

我住在距孟封二十公里之外的清徐县城,下雨的那几天和抗洪的这些天,我一直都是站在干岸上的。我盯着手机,我跪在佛前祈祷。在朋友圈,在微信群里,我看到庄稼地里洪水汪洋,高粱勉强伸着半个脑袋,玉米东倒西歪溃不成军;街巷里,水深齐胸,皮划艇穿梭来去;我看到武警官兵、消防部队连夜转移受灾乡民,看到省市县领导人长时间冒雨在一线指挥救援;看到老百姓不论男女老少集体筑坝,站成了一道人墙;我还看到体育馆的临时安置点里坐着、躺着那么多的乡亲父老,他们手上捧着暖暖的姜汤……

这些从前在电视上见过的场景复刻一般粘贴到了我的家乡,灾难裹挟的凄凉战栗被身后强大的依靠和如潮的关爱包围,多少颗心在这冰火同炉中涅槃重生,淬炼成钢。

可惜这时代信息速朽,无论怎样的惊心动魄,怎样的壮怀激烈,怎样的温馨感动都太快被淹没在了信息的洪流里。这块土地的伤口还在,我们还在跟它一起疼痛。大自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山川起落,人在其中或为蝼蚁,这场面太过宏大,这灾难太过深重。我感到词穷,我佩服那小小手机所记录的万千真实,它们比任何言辞都更触目惊心,更有力量。而我手里的这支笔,此刻,唯想赞叹,唯想歌唱,唯想哭泣……

连日来,仍然时阴时雨,寒潮不断。这天傍晚,难得看到一片晴空,云端霞光万丈,旖旎非常。我在美锦大街看到了披着郑州救援条幅的汽车。感谢他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后修复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各方捐助接踵而至。据报道,只我们本县企业捐助资金超过了2100万元。大爱无疆,众志成城,何惧洪水猛兽。

我在朋友圈还看到一位本地摄影家的一组相片,题为《希望》,暮色中一张张线条坚硬的面庞,一个个阔步昂首的剪影,还有那一堵密不透风的人墙……那是一种象征,也将是历史对孟封,对清徐的恰当诠释。

那么,我这篇小文,也便随它叫《希望》。


  Copyright © 2005-2025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醋都网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