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杨房:风土人情传说之送瘟船

时间:2021-11-16 18:07:18   作者:杨雨雷   来源:清徐融媒  
内容摘要:如果说拜祭三官爷爷这个风俗活动比较正规,因为三官爷爷的置办开支大,一般由村里出资或者财主乡绅出资置办,属于那种大众红火项目,国内来说有此类传统活动的地方也不少,那么,接下来所讲的这个民俗红火,就相对来说比较野路子一些,因为这个红火项目投资小,有类似传统...

古村杨房:风土人情传说之送瘟船 图1

如果说拜祭三官爷爷这个风俗活动比较正规,因为三官爷爷的置办开支大,一般由村里出资或者财主乡绅出资置办,属于那种大众红火项目,国内来说有此类传统活动的地方也不少,那么,接下来所讲的这个民俗红火,就相对来说比较“野路子”一些,因为这个红火项目投资小,有类似传统活动项目的村乡好像也很广,各地村民们也更加喜闻乐见,民间举办更加随性,这就是我们下面说到的杨房营村“正月十五送瘟船”的民间传统风俗。

瘟神一说来自于隋朝。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记载,隋文帝时天空出现五位力士,穿五色袍,各执不同法器,当时太史公张居仁说五位力士为五位瘟神,分别为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仕贵,总管中瘟史文业,是传说中能散播瘟疫的恶神,带来瘟疫。《素问》记载:“五疫之至,皆相染易”。

所谓“送瘟船”就是民间百姓把心目中的瘟神,不洁不净的污秽惹人厌烦的东西,或有形的或无形的送走了,使得家里心里干净了。这个过程活动就叫“送瘟船”。

讲这个红火项目咱们截一个时间段来说吧,因为这个活动在杨房营说不清传承多久了。咱前面说了,这是个属于那种“野路子”的红火,甚少记载。笔者觉得太难考证了,心情也蛮压抑,翻史书多了,眼睛困,咱不妨大胆来个“以野说野”!

咱们先截一个时间段,就假定大清某某年吧,再给它拟定个主人公,“呵呵”就叫杨房“长腿狗六儿”,那个年代叫狗六儿的太多了,出村不带上村名,邻村里不知道谁是谁,在本村不带上“长腿”,村民们都不知道你指谁。

笔者决定这个叙述换个方式,咱以讲故事的形式,我来说,你来听,好不好!

醒木一响,主人公出场。

狗六儿五十多岁了,长相一般,很平凡,平凡的甚至略带猥琐,个子也不高,显瘦,是那种扔人堆里就捡不出来的那种。可是却是自带人缘的那种“喜人缘”,方圆几十里没有不认识杨房营“长腿六”的。

几乎所有“光棍”都爱邋遢,“长腿六”光棍,也爱邋遢,头不梳脸不洗,一条耷拉辫子盘在肩头,恐怕半年没有洗过了,头发稀松发黄还夹白。同样发黄还夹白的,还有一对耷落眉毛还有一小片狗尾胡,肩头下垂,两腿打弯,一身的沧桑告诉你,这人活得不是很得意。忌于这位是我们本节的主人公,还是不要用“狼狈”这个词了。

狗六儿家族在杨房营根基还行,前面兄弟们生活过得也算过得去。狗六儿曾经结过三次婚,这位长腿仁兄在哪儿人缘都好,唯独在老婆大人这里缘份寡,这倒不是因为懒,或者爱赌,爱嫖,甚至偷、盗这些坏毛病统统没有,原因是“长腿六”太爱红火,爱得不顾家的那种,哪里红火哪里去,没有红火场合找不到狗六儿的,于是婆姨们骂他道:“几辈子没有见过红火的货,看看谁能和你过?”于是一连走了仨。

婆姨们能离了狗六儿,杨房营离不了“长腿六”。每年大年一过,刚刚破五,狗六儿就忙乎开了,他把本村的“信忠”、“丑猪儿”、“二木虎”叫上,几个老搭档开始在本村邻村“化缘”。

所谓“化缘”就是挨门挨户见门就进那种筹钱,也可以形容是一种变相的讨钱。就是以闹红火的名义,向邻村本村的财主村民们筹钱款,不过多少年下来,伙计几个也没有一个日子过得满意的,或者这筹来的钱还真的都用到红火上了,或者用这种方式真的弄不到多少钱。

老搭档了,不用长腿六细吩咐,信忠带着唢呐来了,他父亲在东罗村时家戏班做了半辈子的账房先生,后来眼花看不清了,又在戏班吹了唢呐,他心细,爱琢磨,属于无师自通那种,后半辈子靠吹唢呐养活家人,夫妻单传,最后把手艺教给儿子信忠。信忠没出息,人老实的比没满月的猪娃儿还老实,除了跟伙计们出来搞吹打,私下里还是狗六儿的账房先生,带保管钱款。

“丑猪儿”据邻居们私下里说,他娘未婚先孕,七个月丑猪儿就迫不及待跑出来,结果把脑子落老娘肚子里了,跑出来甚思想现在还甚思想,十个人见了有十一个说傻子的,可是后来听狗六儿说是装的,丑猪儿经常偷了铜钱塞嘴巴里,所以不爱讲话。他抱着个大鼓和铜锣也来了,这家伙只要长腿六一叫,什么时间叫什么时间到。

多半晌午了“二木虎”还没有来,长腿六迈开大长腿,跑着去找他,最后在赌场找到了他。二木虎七窍堵了六窍,这留下的一窍就爱赌钱,小打小闹,死缠烂磨,好在从来没有赌赢过,要不狗六儿就缺一个搭档了。这家伙脾气不好,两句话兑不住就上手,一来充当狗六儿的保镖,二来闹了红火有不掏钱的,狗六儿就抬出他来吓唬人,其实不用怕惹下事,狗六儿知道,这人没脑没胆,人硬他就软,十来年了,举起的拳头就没落人家身上过。

于是四人搭档班沿村沿门吹吹打打开始筹钱,信忠的唢呐吹得比乐台上戏班子里的乐师还好,有时候经常有懂音乐的鸟儿跟着飞,成上午的不离开,可能也有为此夫妻打架离了婚的。丑猪儿左手提锣,右手执锣槌,铜锣敲得震人耳膜。他背上还背着大鼓,二木虎雨点般的鼓槌打得响雷般震耳欲聋,令人脑仁疼,多半主家不堪忍受,草草打赏些小钱了事。

长腿六个子小,但步子大,他跑前跑后,指挥搭档们把音乐搞好,搞好,再搞好,不要走调!尽管他们的音乐从来就不曾在调过。他一会跟主人家讨价还价,说物价上涨,打赏小了什么也搞不好!一会儿还得撵走一旁哄丑猪儿说话的小孩们,“不见他嘴里偷了钱吗?他不敢张嘴,一张嘴钱就掉”。还得暗示二木虎,什么时候该发威了,什么时候要强忍着。时不时还得扯下信忠的衣角,要不信忠吹到忘情处,观众未断肠,他先断了肠,这天已不早,这褡裢里钱还少啊。

这个音乐小分队走到哪里,哪里的人就知道,杨房营“送瘟船”筹赏钱的来了,那个小个子细长腿的“狗六儿”引着吹打的来了,大家准备好几枚铜钱,好打发这帮难缠鬼。

赶正月十二、三,伙计四人已经跑了七个村,钱款筹多筹少就到这一步了。接下来搭档们又进行下一步,扎瘟船,于是又有新成员加入进来,有三木虎、四木虎,大家一听这对兄弟的名字就是嫡系,还有丑猪儿的一母两父兄弟“子规”,这小家伙十一岁,生得虎头虎脑,聪明伶俐,专门负责跑腿买东西,于是呢——于是筹到的款短了不少,至于筹到的钱有多少,四个人中三个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信忠知道,但他更知道,丑猪儿的母亲是个疯子,后佬儿一条腿。

我们故事的几个主人公虽然脑筋适度,但是感情丰富,他们用自己的丑装潢着世界的美,他们用自己的有限能力创造出社会的无限精彩,所以我今天的故事愿意更多地去说说他们,无才未必就制作不出精彩,用心做了,笨拙也是精彩,只要你努力了,只要你尽心了,你的行为就是精彩的。

扎瘟船的过程是用高粱杆通过捆绑做成船型的骨架,然后用黄色裱纸糊出船身,做好后的瘟船长八尺多,宽四尺多,船体有阁楼庭宇,船仓很大,用来盛村民们送走的污秽东西。完了还要请村里字写得好的先生写幅对联贴上,整个瘟船就算做好了。

正月十四黄昏时瘟船摆在杨房营十字大街北面街上,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五就可以接送全村村民送走的污秽垢物,狗六儿和伙计们商量今年瘟船行走的路线,大家经过讨论,去年瘟船送到村西,结果粮食没有增产,一定是秽气没有去尽,南边也不是甚好,最后大家一致通过,送往村东。

正月十五大早起来,长腿六叮嘱伙计们饭吃得硬些,因为今年路程远些,再者全村路线长,大小路径基本通过,可能回来要晚些。另外又叫了两个人帮忙抬船,大家到时候准时到十字街起身。

相约的时间很快到了,伙计们不一会都到齐,狗六儿自己负责带队,信忠一如既往地吹起了唢呐,丑猪儿敲着锣,二木虎打起了鼓,三木虎、四木虎和新来的两个伙计负责抬船,小家伙子规负责给随行的村民们发香。

锣鼓唢呐一响,附近的村民就跑出来了,手里拿着大包小包,里面有病人喝过的药渣,不起火的灶灰,墙倒了的烂土、垃圾,吃剩的饭菜,总之一切每个人觉得不好的东西,大家都要在今天送走,换个气象大新的来年。有的人送出脏东西,就随着送瘟船的队伍前行,子规就给他一株点燃的香,大家按着安排好的路线行走。狗六儿在随行村民中挑选几个忠厚老实的男人,给他们一把铜水壶,里面盛着五谷泡过的水,还有一些纸钱纸花,每逢街头巷口,撒少许纸花纸钱并点燃,然后用五谷水浇一圈,意思为打点一下各处的五道爷,在此路过,多有打扰,请“五道爷”通融通融。当然了,长腿六对任用村民都应允了好处,村民们也欣然接受差事。

送瘟船的队伍越来越大,还有外村人也加入进来,狗六儿来者不拒,子规通通发了香,大家一路前行。队伍的最前面是三人吹打班,信忠的唢呐吹出了正月以来最高水准,如天音般的悦耳动听,其实有些跟着送瘟船的人就是为了听听信忠吹唢呐,信忠没有让他们失望,他们觉得很高兴,而更高兴的可能是信忠,他的眼睛里有泪花在涌动,这是他多半辈子老实不会讲话而用另外一种方式向大家的倾述;丑猪儿和二木虎不要命了地敲锣打鼓,这是一年中难得的显露自己的时候,他们的耳朵早已听不见声音,只是机械地做着重复的动作,如果每天让他们做今天般的主角,他俩宁愿累死也无怨无悔。是人都有感动,只是有的人来得容易,有的人来得不易。这些普通平凡甚至有点傻的人,感动来得很容易,因为世界给他们感动的机会太少太少。

黄昏时瘟船送到指定的地点,狗六儿一把火,熊熊烈火瞬间把瘟船烧得噼啪啪啪作响,楼阁塌下来,从各家送出来的脏东西也随风随火燃尽,人们都长出了口气,每人心中的污垢晦气散尽,仿佛明天的日头就是一个重生的日头,明天的生活定是一个崭新的生活!也许,心情好万事都好,大家都有了顺利的预祝,怎么可能今年不顺利呢!

说到这里咱们的故事该结束了,“长腿六”和他的伙计们——“唢呐手”信忠,敲锣手“丑猪儿”,打鼓手“二木虎”,还有三木虎、四木虎,小孩“子规”还有另外两名抬船者,他们也该歇歇了,一天的精彩,他们用的是一年的等待,他们用平生的平凡,创造那一时的奇迹,也许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力量,令我们感动的力量。

我还在回味这故事的原意,怎么好像走调了的感觉,怎么送瘟船就送出了感动?忽然想起来,是多了这群平凡的人,这些生活中极其简单的人,也许我们很久没有什么感动了,走出家门,走进村里,那些丑丑的淳朴的人,那些平凡到无法再平凡的事,不正是容易感动大家的人和事吗?反正我是被感动到了!

临尾附上一首伟大领袖毛主席诗词:

《送瘟神》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标签:猪儿  唢呐  红火  他们  村民  

  Copyright © 2005-2024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醋都网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