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宝元只告别父母兄姊弟妹,跟一起干活几年的醋坊伙计们道别,谢绝了东家送行的骄车,离了杨房营,直奔徐沟。
古代的徐沟镇也有县衙,有时也是一县的管辖地,那个年代世局动荡,战事时起,公差们办事也没个固定,时而清源,时而徐沟,这两地都具备县衙。
宝元只来过几次徐沟城,特别是这几年泰顺号置了骡马行,宝元只常跟随赶车师傅们出外活动活动,开开眼界。他觉得在不耽误自己营生的基础上,还是多见见世面的好。
杨房营距徐沟城三十多里,宝元只年轻体健,吃早饭时已看见南城城墙。再近前,见城门下有四五个伙计打扮的人披着红条布,手拿爆竹,像在等候什么。宝元只也没在意自顾进城,直奔广源醋坊,因为都是同行业,广源醋坊的大体地址他还是知道的。
临近广源醋坊,只见大群人在醋坊门前看热闹。只听人们议论说广源号今天来了二东家,为了迎接二东家,大东家给醋坊伙计们放假一天,聚齐城内亲朋好友,专门等候二东家,给二东家接风洗尘。并且几天前就摘下广源号牌匾,改换宝源号,据说是取新来二东家宝元只名讳中宝字,和李昌源之源字组合而成。
过去只听说李昌源为人豪爽,结友无数,却不知没有见面,就对自己如此看重,宝元只有些吃惊,也有些心热,他没搭理众人,自顾走进醋坊。醋坊院子里摆满桌椅,人来人往,只等摆席坐客。
宝元只径直走进醅房,今天只有几个值班的翻醅伙计,宝元只放下行李,脱掉上衣,翻起醋醅来,几个翻醅伙计只道是来帮忙的,也没多问。
日近午时,城门口接人的伙计气喘吁吁回来报告,二东家还没到,李昌源年近四十,身材精干,打扮得体,面容从容严肃,令人望而生畏,他看看天上日头,只对身旁跟随伙计说了一句“回醋坊”。
找了几间醅房,就找见正光着上身翻醅的宝元只,李昌源看着宝元只纯熟的动作,心潮翻动,“兄弟吃饭”,他道。宝元只抬起头,擦了把脸上的汗,他一眼就认出李昌源,“是,大哥”。
这就是俩知己生平第一次见面,却平静的如同相识多年的朋友或兄弟。
接下来有掌柜向醋坊院中的来贺喜的亲朋好友及醋坊伙计们宣布,二东家已接到,大东家正和他商量发展宝源号之事,今日拜会二东家之礼仪从简,请大家入席就坐,吃饱吃好!来祝贺道喜的东家们商贾们非常诧异,议论纷纷,“这二东家到底何许人也,这般神龙见首不见尾”。一眨眼,院中已是锣鼓齐鸣,鞭炮声响彻云霄,“宝源号”醋坊开业了。
和外面的热闹场面相比,厢房里两位东家的情形却显得冷清许多,一桌大餐谁都吃得很少,也没有什么激情感慨之言。宝元只从怀中掏出一张纸单,说这是泡制药醋所需的中草药药方,他要李昌源马上派伙计照方抓药。并问李东家是否备好了醋葫芦?李昌源说上万个葫芦已套里做塞,就等灌醋。
这就是效率,成功总是跟预先准备分不开的。
“杨房泰顺号是我的旧东家,他们醋源所到之处请大哥任何时候都不要沾手”。宝元只跟李东家道。
“这是人之常情”,李昌源道:“无需兄弟再说”。
“还有,我们醋坊有个规矩,新手伙计必须做三年翻醅手,小弟初来,还是尊照规矩办事”。
“这个……”李昌源略一思索,“好,不过请兄弟兼带大醋师之职,大哥实在打理不过来呀”!
“也行,就这么干”。宝元只不好再说。
从此,宝元只在徐沟宝源醋坊安顿就职,孟端派红巾军时不时的拉一次军中用醋,宝源号一炮打红,成了徐沟城响当当的字号。
李昌源从小家境殷实,在儒商文化的熏陶下长大,自是知书达理,礼仪置厂。宝元只从这个新东家身上学到很多处事处世的东西。李昌源藏书很多,四书五经,孔孟诸子,什么佛家经,道家论,无一没有。宝元只在这里学到佛家的忍,道家的虚,儒家的谦,思想更丰富,眼界更宽广。
两位东家经常秉烛夜话,直至鸡鸣。这期间他们研究处理了许多事情,如资金不足,他们盖了不少粮仓,把邻近村县粮行客户家的闲粮散粮都佘回来储仓,等他们用时加利息奉还。宝源号还置了十辆大车,上装1800斤的装醋大娄,把陈醋源源不断佘给各个卖醋点,这些醋质好量足,如发生发霉起白苍现象,管退管换,年底结帐。结帐时有银给银,无银时粮食折价照收不误。
宝源号送醋的马车随着红巾军征战的大旗走遍大江南北,黄河内外。只要人们一看见拉着大醋娄的马车,连小孩都知道是宝源号送醋的马车。
宝源号殷实的家底,诚实守信的做法,加上有红巾军做后盾,很快有许多粮食拉来存仓,暂且解决了粮源紧张的处境。
然而,朱元璋的队伍已发展到几十万,里面山西跟北方食醋的士兵众多,如何供应这支庞大的队伍,是二位东家头疼的大事。最后他俩跟孟端商量,由孟端出面,把军队暂且不动的军粮存到醋坊粮仓来,又一次缓解了粮源不足的难题,这也是晋商融资军中的前例。
宝源号在徐沟城开了家“便民醋行”,专门以成本价打醋给邻近百姓吃,醋行里摆着件宝物“醋蛤蟆”。这是件泥精烧制的泥蛤蟆,巴掌大小,摆在柜头上,看着无甚奇异之处。却是件醋坊百年留下来的神器,醋行里只要摆上它,偌大的房间里不见一只苍蝇,人们无不称奇。
“宝源醋坊”有只会吃苍蝇的泥蛤蟆,这件事醋行多数人知道。孟端也曾把醋蛤蟆把玩在手,啧啧称奇。
可就有新来的小伙计不知道醋蛤蟆的神气,事情还偏偏就赶上这不知情的小伙计。一天,醋行来了对夫妇模样的南方商贾,带了随从。他们进醋行说山西老醯儿的醋好,要打几十斤回老家送人,那夫人却看中柜台上的泥蛤蟆,说摆着好,非要丈夫买了回家玩。丈夫没法,跟小伙计讲价,小伙计寻思,这也不是甚值钱玩意,卖个好价钱说不定掌柜高兴了还赏钱呢!当下以十两纹银成交。
“醋蛤蟆”从此流落他乡,宝源号上下痛惜不已。
很快,战事紧张,明军击败陈友凉,要跟张士诚开仗了,前线用醋又成了大问题。
“醋葫芦”成了前线军队中传神的东西,将士们都以腰间挂有醋葫芦为荣,图吉利。挂醋葫芦由山西人,北方人,向南方将士扩散,引起了统帅朱元璋的注意。
终于,明太祖命令藩守太原的三子晋王朱棡下访宝源醋坊,督办军中用醋之事。晋王马上亲临宝源号,视察了解情况。当年就知会徐沟县令,下拔徐沟南门外到古都尧城粮田千倾为皇田,划归宝源号,精种优质高粱,以解决醋源紧缺问题。并亲书宝源老醋坊牌匾,封宝源号为明朝皇家醋坊。
宝源号声名大振,伙计上千,掌柜老板无数,红遍全国,炙手可热。
朱元璋大军活捉张士诚,扫荡沙漠,击败元军。宝源号追随明军大旗,走遍中原域外,葫芦醋为明军打天下起到了不小的贡献。
朱元璋改金陵为应天府,封孟端为应天府尹,(掌管京城令的官)从此,应天府上下官员俱食宝源号老醋。一时应天府以吃宝源醋为思源忆本,为时髦。宝源号成了名副其实的皇家醋坊。
洪武四年,朱元璋大兴狱吏,滥杀功臣,孟端受牵连,被革职察办,发配云南边境。
战事停息,醋葫芦也没有了市场,京城应天府因孟端原因也停了宝源醋食用。宝源醋销量锐减。
这年冬天,大东家李昌源多年的痨病发作,终于病役。
李东家少时商事烦忙,父亲早逝,成家老迟,去时孩子尚小,只有个痴呆兄弟。李母看着偌大家业无人继承,忧心重重,深怕宝元只独吞了家产。又怕孟端之事近一步牵连醋坊。经常找本族元老和李昌源生平好友们商议对策,最终决定关闭宝源号,另谋行业。
宝元只跟大伙商议妥当,处置完关停醋坊事务,自己坚持只分取宝源号三辆大娄马车和宝源老醋坊牌匾,赶了马车,只身返回杨房。
他的深明大义,举徐沟商贾们竖指,这几年认识的商贾朋友原醋坊掌柜伙计们直把他送出徐沟城十来里,撒泪而别。
杨房营村,来鼠鼠年事已高,近一二年已不能再管泰顺号事务。这几年泰顺号东家倒霉事连发,因醋中兑水,原来贩醋的商行多另择他家。三个儿子不务正业,嫖赌行骗,两个被关进牢狱。东家卖掉骡马行,替儿子偿还赌债,打点狱吏。新来的大醋师手艺不精,淋醋低不说,生霉起苍,坏醋不断,收不衍出。
宝元只本想择地盖几间醋坊,发展宝源号,见旧东家状况日下,他跟东家拍定,由自己掌管泰顺号,每年出比东家开醋坊纯利润多一倍的银两,租用醋坊一切,把字号改为“宝源号”。
泰顺号旧东家当下应承,找证人,立字具通过。
宝元只敏锐地觉得,战事一停,世态好转,百业复苏,百姓安居,醋坊很快会好起来。
他收编伙计,修整醋坊,屯积粮源,“宝源老醋坊”在杨房营开业。
宝元只积极经营宝源号,他调整人员,安排旧知交,联系商行醋贩,用三辆大娄马车,日夜不停,往外佘醋,年底结算银两,或是拉取粮食,他用诚信重新迎得大众对杨房醋的信任和合作的信心,宝源号在杨房首战告捷。
同时宝元只还积极联系坐藩太原的晋王朱剛,请晋王为远在云南的孟端说情开脱,也为宝源号重振铺桥修路。
朱剛携杨房老陈醋首入应天府。京城元老皇亲国戚们吃惯了山西醋,这些日子早嘴里发馋,吃饭不香,再加上杨房营武家维神井之水酿制老醋较徐沟醋又分外醇香,朱剛说情成功,孟端无罪开脱,宝源老醋再上明朝宫庭。宝元只不折不挠的敬业精神受到嘉奖,明太祖朱元璋御敕皇家铁旗杆一对,以示皇恩。
钦差大人策马,晋王朱剛亲陪,锦衣卫护送,沿路府县官吏相迎随行,一干人马浩浩荡荡开进杨房营,在武家维举行了勅旗仪式。随行官员们视察神树、神井,品尝神井之水,宝源之醋,尽兴而归。
杨房宝源号在全国声名雀起,很快,在邻县在府城京城建了醋行,精明强干,品格高端的伙计被提拔掌柜老板。醋坊伙计,醋行跑堂增加到五六百。
这天,有位官员乘骏马,尾随从,精神奕奕直奔宝源醋坊,宝元只迎出接待,那官员正是云南解刑归来的孟端,兄弟俩这次见面,各是年长了几岁,孟端胡须间已夹白,顾盼间神情更具威严。
兄弟俩进屋落坐,孟端讲他刚调太原,做左卫军一职,特来看看表弟,对表弟所行所事称赞一番后,他从怀中取出一件包裹,宝元只打开却是在徐沟醋行遗失的醋坊宝物“醋蛤蟆”,宝元只喜出望外。
谈起经过,却是南方商贾知悉醋蛤蟆神奇,早垂涎三尺,定计蒙过小伙计,骗走了醋蛤蟆。幸得孟端南行路上撞遇,连哄带吓,原价赎了回来。
从此,醋蛤蟆重回宝源老醋坊。宝源号有皇家后盾,有神树做荫,神井做源,神物保佑,更加发达起来。
宝元只生性豁达,处事开明,一直活到九十来岁(做醋之人多长寿,这在醋行里是共识)他去世的时候把子女叫到身旁。语重心长告诫他们,宝源号发展几十年,非一人之功苦,是醋坊大伙的功劳。宝源醋坊虽资力浑厚,然妥善经营,走正途,则邻里沾光,经营不善,则百姓受害。所以宝源号在一日,百姓邻里之福也。后人一定要小心经营,切勿轻心。
他的后辈们谨记上训,一直小心经营着宝源号,清中期,宝源醋坊又跟南方商贾合作,在京城北京开了洪湘会馆,为京城父老百姓食用山西醋大开方便之门。
后来又有后辈们在武家维醋坊旁刮碱熬盐,宝源号又下设了盐坊。
清末,社会进步的浪潮终于使晋商们退出称雄数百年的商贾舞台,宝源号当然没能幸免。
“宝源老醋坊”在杨房营武家维经营几百年,烧煤的灰渣堆积如山,邻近百姓都管这里叫“盐坊圪塔”。
解放后邻近乡镇修缮公路,取武家维灰渣铺路,一直拉了十五年之久。
以上是水塔(宝源老醋坊)传说和由来。八十年代以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3年,杨房醋厂在武家维宝源号原址建厂,武润威任厂长;1986年,清徐县政府将全县各乡镇醋厂排名,杨房醋厂排名第二,简称“清徐二醋厂”;1996年,改称“山西省清徐老陈醋有限公司”,武润威任董事长兼总经理;1998年,组建成立“山西陈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更名为“山西水塔老陈醋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水塔集团在董事长武润威领导下,投资500余万元,在武家维宝源号原址上重建这五百年老字号。
辗转几个世纪,宝源老醋坊终于重放光芒,相信在武润威董事长的英明领导下,醋厂领导,职工上下一心,宝源号必将续写往日辉煌!
Copyright © 2005-2024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