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绵绵,凉气袭人,足不出户,全民抗疫。
新冠病毒兜兜转转,换了副面孔,又向清徐袭来,在兵戎相见时,奋战在抗疫岗位的清徐人书写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清晨,阴雨霏霏,在中隐小区弯弯的小径上,居民们按工作人员的指引间隔2米依次排队准备做核酸,天下着雨,紧一阵,慢一阵,核酸队伍井然有序,伞连着伞,架起了一道七色彩虹,病毒阴森森的面孔并没有吓退清徐人,而是更显得沉着,冷静,不惊慌,更无埋怨。
远处传来喇叭声“没有做核酸的赶紧下来做核酸!”,寻声望去,两名大白拎着喇叭,撑着伞,迈着沉稳的步伐,转着圈吆喝居民赶快下楼做核酸,渐渐地离我更近了,透过溅着雨滴的面罩,可以看出她们年龄并不大,泛发着青春活力,面对疫情的突如其来,身临寒凉的秋雨天气,全身心投入在她们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她们目光坚定而安然,步调一致,顺着小径向前行,尽职尽责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此时,她们远去的背影让我想到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红军长征队伍历经千难险阻最终取得胜利,正是这种积极、乐观、大无畏的气概与精神激励着每一名红军永不言弃,夺取了最后的胜利。
在连续三年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在每一个大白身上,不正体现了红军精神吗?他们永不言弃,一直坚持到底,即使在最困难的境界里,依然坚定自己的意志,不动摇。难道他们是钢铁之躯?在阴雨天,稳如泰山,安座于核酸台前,仔细认真,耐心细致地给每个居民做核酸。不,是他们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克服种种困难,在完成自己的使命,他们如红军队伍里勇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的战士,用自己的生命呵护着更多同胞的生命!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的战争中,有决策者们以快制快的果断处置,有无数个平凡岗位人们的默默付出,无论是谁都各自坚守着自己的岗位,领导者深夜果断施策,工作人员入村服务大众,摸排人员信息,仔细流调,认真统计上报数据,为取得抗疫最后的胜利,奉献着自己的光与热。他们积极,乐观,无畏,不怕牺牲,勇于奉献,这正是红军精神的体现!其实红军精神早已流淌在每一个清徐“抗疫”英雄的血液里,书写在了清徐“抗疫”史册里。
“抗疫”之路虽然艰辛,但我们具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精神,有从容不迫,应对自如,无往不胜的风貌,我们虽然身陷疫情囹圄,但我们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不畏艰险,清徐人民定会在各级党与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与病毒的搏弈中,取得最后的胜利。
秋雨,依然在下,相信明天,阳光会驱散这又厚又沉的浓云,清徐人民定会迎来战胜疫情的曙光!
Copyright © 2005-2025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