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社区成立于2010年10月,处于县城中心,辖区面积0.5平方公里,属于城乡混合型社区,社区现居住总户数1429户,常住人口3524人,流动人口200余人。今年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以来,迎新社区积极将党建引领和社区治理相融合,结合实际情况,开创社区治理新模式,实行五建五助工作法。
创建新型党建平台,助力服务手段优化。迎新社区始终以“四个抓手”牢固党建引领。以驱动周边环境提升为抓手,免费开放活动阵地,打破地域藩篱,服务周边16个小区以及137户商家;以党员教育为抓手,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支部党员干部的必修课,积极开展线上学、集中学,用“互联网+党建”学习方式强化学习教育;以党日活动为抓手,与驻地单位党支部共同组织各类主题活动,如“党员先锋岗”亮身份、学雷锋志愿活动、义务巡查、化解邻里纠纷等活动;以党员示范为抓手,社区实行在职党员报到制度,要求党员在所居住社区带头遵守居民公约,自觉维护公共秩序,促进邻里和谐,共建美好家园。
搭建互联互动桥梁,助力区域融合发展。迎新社区属于城乡结合,一大部分居民为原迎宪村村民,治理难度较大,社区积极对接迎宪股份经济合作社,由合作社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发挥工贸公司人熟、地熟、基础信息熟的优势和作用,密切党群关系,化解各类矛盾,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构建小区红色物业,助力党建引领升级。迎新社区辖区内共有16个小区,其中13个均无物业管理,小区治理工作面临巨大压力,社区按照“居民有需求、党员有意愿、作用能发挥”,组建小区红色物业,从社区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以及热心公益事业的群众代表中培养骨干力量。红色物业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纽带,在召开居民议事会、征求居民意见建议、建立社情民意台账等方面形成了“共议共商共建”的居民自治格局。
实践“三长”联动机制,助力治理效能提升。选聘网格长、楼院长、街巷长,发挥“三长”主人翁作用,在疫情防控中,协助做好政策宣传,排查稳控外来疫区人员,主动担当居家隔离人员的“跑腿员”“采购员”“代办员”,实现由政府单兵作战转变为社会全民抗疫。在隐患排查中,“三长”协助对安全隐患、稳控人员进行逐级上报、分级处理,共同守护社区家园。进一步提升平安建设工作水平。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用“三长”去做身边群众工作的方式深受欢迎,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营造和谐稳定的邻里关系。
融建服务转型升级,助力精准服务到位。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工作以来,迎新社区将原有的3个网格精细划分为35个密网格,划分党员责任片区,由骨干党员担任网格员,其他党员和非党员工作人员担任网格辅助员,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层进推行”的基层治理体系。建立邻里微信群,由网格长负责强化群内秩序管理和维护,及时准确发布社区政务、活动等相关信息,解答居民疑问,疏导负面情绪,畅通诉求渠道;整合驻区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居民群众服务资源和需求建立清单,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积极开展入企服务,与双湖城工地对接100余次,帮助双湖城施工方解决困难,助力经济发展。健全驻区单位、党员、在职干部、困难人群、志愿者“五本信息台账”,为社区服务提供“数据源”和“活情况”。针对群众的各种需求设计服务项目,满足人民群众不同需求。通过勤走访、唠家常、帮人忙,实现党的声音传播到家、突发情况温暖到家、家庭纠纷调解到家、生活困难慰问到家、“四个服务到家”,拉近与群众距离,增强群众对社区党组织的信任感和依赖感。
迎新社区以党建引领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走出了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迎新路子”。下一步,该社区将继续聚焦“五建五助”工作,以社区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与桥梁作用,组织在职党员常态化参与社区治理,实现队伍结构合理化、服务群众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探索思考更加务实管用举措,织密“一张网”,形成共建共赢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Copyright © 2005-2025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