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甜北咸:人间至味是清欢》由高维生著,2020年3月由团结出版社。
无论现在多么烦恼,你要相信,明天会比今天好。
逡巡,看着大海,在堆积如山的瓦砾中流淌汗水,又会发现,原来我们的烦恼如此渺小。
希望人们步履轻快地在世间行走,就好像清晨的阳光,轻点在梅花鹿的额间,丰嫩的松果掉落在松鼠的头顶。
人世间,酸甜苦咸,若山川溪涧。
“在沧桑的枝叶间,折取一朵明媚,簪进岁月的肌里,许它疼痛又甜蜜,许它流去又流回。”
一箪食,一瓢饮,桃花酿,花下眠,曲水流觞,梅子金黄杏子霜。
如果说一粒沙里看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看出一个天堂,那么,一方大自然的食材,便可看出四季的蜿蜒流转。
这方来自大自然的馈赠,被赋予了独特的性情,与它们的相遇,注定是一场妙不可言。而缘起际会,并不会随离别而消散,而是化落于眉宇间,改变了我们的神情。
而《南甜北咸:人间至味是清欢》就像这缘之精灵,让我们的心,与这大自然亲密接触,呼吸它最原始的气息。
春·清新温润·地下雪梨
风儿带着异样的寂静,轻柔地将江河湖海亲吻,太阳带着舒展的微笑,轻柔地将芳草田野拥抱。这美妙时光,露珠也要在自己小小的球体里理解太阳。
如此,春赋予了万物清新温润的性情。
就像“地下雪梨”荸荠嘉果,古称凫茈,肉质洁白,脆嫩多汁。周作人《关于荸荠》有云:
荸荠自然最好是生吃,嫩的皮色黑中带红,漆器中有一种名叫荸荠红的颜色,正比得恰好。这种荸荠吃起来顶好,说它怎么甜并不见得,但自有特殊的质朴新鲜的味道,与浓厚的珍果正是别一路的。
夏·野露芬芳·栀子花开
趁清晨太阳初映,野露挂在叶上,花新鲜芬芳。初摘的栀子花,去掉叶与花蒂,不宜马上入菜,要先浸于水中。
汪曾祺的《夏天》: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
还记否浣纱江边浣纱的西施?
浣纱江黄昏寂静,雾气在水面上流动,驻足于芳草之上,望着江面上一帆白舟流连,“一林春色自啼鸟,两岸夕阳伴钓舟。杨柳堤边空怅望,石岩花畔且迟留。”没有等到西施浣纱来,杨柳徒然在风中拂动。
浣纱江边,一盘通剔的栀子花腊肉,是否能唤起你对前世的记忆,抑或对前尘往事的记忆?也许这盛物之盘,也是有记忆的,它记得温度、味道、情感,也许会记得食材最初的留恋。
秋·浪漫忧伤·红橘煮水
手指染上红橘汁,渗进皮肤的脉络。剥开皮后,一瓣瓣橘子排列有序,不忍心似的掰一瓣,放入口中,回味悠长。
熟睡的橘皮,放入杯中,合着水的温润,渐渐苏醒舒展……
此时的缙云山雾气缠绕,辨不清起伏的山脉。
宛若何其芳的《雨前》:
我怀想着故乡的雷声和雨声。那隆隆的有力的搏击,从山谷返响到山谷,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里震动,惊醒,而怒茁出来。细草样柔的雨声又以温存之手抚摩它,使它簇生油绿的枝叶而开出红色的花。这些怀想如乡愁一样萦绕得使我忧郁了。
冬·多面时新·蚕老枇杷黄
一片雪花,含有无数个结晶,一粒结晶,又有很多很多的面,每个面都反射着光,所以雪才那样洁白。
“枇杷独核者佳,株叶皆可爱,色如黄金,味绝美。”
“击碎珊瑚小作珠,铸成金弹蜜相扶。”
《北墅抱瓮录》中认为枇杷的个性“贯霜雪而愈茂,秋萌冬花,春实夏熟,备四时之气”。它于秋天或初冬开花,果子在春天至初夏成熟,人们称其为 “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
梅子熟栀子香,枇杷亭亭如盖……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
“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
Copyright © 2005-2024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