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小说的历史演变与发展分期

时间:2023-03-08 09:02:02   作者:王增斌   来源:清徐融媒  
内容摘要:中国古典小说,源远流长,即使从班固《汉书·艺文志》立专目标榜小说家算起,亦经历了近两千年的发展。如不拘泥于小说的一般概念,借其名而循其实,从其最早的源头论起,其历史会最长。因为事物的发展,往往不是先有其名后有其实,而是在客观世界中先存在某种事物,才...

中国古典小说,源远流长,即使从班固《 汉书·艺文志》立专目标榜小说家算起,亦经历了近两千年的发展。如不拘泥于“小说”的一般概念,借其名而循其实,从其最早的源头论起,其历史会最长。因为“事物的发展,往往不是先有其名后有其实,而是在客观世界中先存在某种事物,才产生与其相应的概念”。又所谓“中国古典小说” ,实应从文言与白话两个系统上加以区分。因为不但两者使用的语体形式有别(文言与白话),且作者及读者对象、艺术风格、审美趣味、主客体意识等,都有所不同。“大体上说,可以把唐代作为两个系统的交叉分野。唐人传奇是文言小说成熟的标志。宋人洪迈把它抬高到和唐诗并为‘一代之奇’。正在唐朝人兴致勃勃地创作传奇小说的同时,民间的口头创作——说话、变文、俗讲也悄悄地渗入到各个阶层的生活里。在这些合力的作用下,宋代出现了话本”(沈玉成(《中国古典小说鉴赏辞典·序言》,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 年8 月版)。

文言小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先秦至西汉初,为前小说或准小说时期。

“所谓‘前小说’,是指这一时期某些具有小说因素或基本上可以作为小说来读的作品,但是作为一种文体,又还不足以称为小说。它们的作者根本无意创作小说,实际上‘小说’的概念尚未确立;或音说什么叫‘小说’,认识上并不一致,甚至是模糊不清的”(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 ,齐警书社1994 年9 月版):这一时期的小说因素,程度不同地存在于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诸子散文、历史著作中。

西汉武帝至南北朝时期,是文言小说的雏形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随着汉王朝文治武功的发展,史官文化对士阶层的影响,大批野史杂传问世,小说的概念在这种无意有意创作中逐步明晰起来。到东汉班固、桓潭、张衡时代,终于形成一种中国独特的小说观。班固诸人所论之小说,与今之小说虽有一定区别,但在本质方面是有所沟通的。小说由汉而历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志人、志怪两大类小说的兴盛,古典文言小说终头角峥嵘地成为文坛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隋唐五代,是文言小说由成熟到鼎盛的黄金时期。

这个时期最主要的标志就是唐人传奇的出现。传奇体小说的形成,主要得力于唐人对小说、历史创作的重视和以写作历史的态度、方法写小说。他们触史传、志怪、志人之长为一体,重藻绘,多夸饰,文采斐然,意想独特,波澜起伏,情节生动。“著文章之美,传要妙之情”,成为与唐诗比美的极一代之奇的文学形式。除传奇小说外,唐五代也出现了众多的笔记体小说,志怪、博物、佚事、琐闻,包罗万象,题材颇广。

由宋到元,是文言小说极盛而转衰时期。

宋代结束五代分裂创据,气象规模远不及汉唐。宋代作家,大多朝中显宦或社会名流,多专注于诗文的革新,或以词抒发个人隐微心情,对传奇小说问津较少。又宋代科举重在策论,崇理性而黜情感,传奇小说与功名利禄隔了一层,其文体甚至会遭到士林的嘲笑。宋代传奇远不及唐人原因殆在于此。与传奇不同的是,宋人笔记,数量相当可观。其大抵“出士大夫手,非公余纂录,即林下闲谭,所述皆生平父兄师友相互谈话,或亲历见闻,疑误求征。故一语一笑,想见先辈风流”。

明清时期,是文言小说再次振兴而走向新的高峰发展时期。

明代初年的文字狱,造成了皇室剧坛说忠劝孝、神仙道化戏曲的流行,文学创作相对冷寂。唯有瞿佑仿效唐人传奇,著《 剪灯新话》 ;李昌棋、赵弼踵其后,分别著写《剪灯馀话》《 效颦集》 。成化年间,邱浚著写自叙传性质的《 钟情丽集》 。万历年,邵景詹效瞿佑著《觅灯因话》 ;另有宋懋澄《 九龠集》、王同轨《耳谈》 等。以上诸家,共同形成了明代文言小说的复苏之势。到了清代,出现了以传奇法而写志怪的蒲松龄的《 聊斋志异》 ,标志着文言小说由长时期的相对沉寂走向新的高峰。与之相颉颃的则是纪昀的《 阅微草堂笔记》,作者以”如是我闻”式六朝笔记“杂志”形式,以平实笔墨记述事件本末,形成与《 聊斋志异》不同的风格。清代文言小说受蒲、纪两家影响,其余绪一直延续到近代。

与文言小说相对应的白话小说,伴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兴起而产生,是商品经济的必然副产品。如果说文言小说尚主要是文人士大夫书斋中的自遣玩物和主观表情达意的工具.而白话小说开始时则主要是服务于资本社会的一种商业性文艺。古典白话小说,至唐代变文俗讲词文萌其芽,亦经历了五人发展阶段。

唐宋时期,是白话小说的初步形成时期。

这个时期的话本小说主要是一种面向市民的演出性伎艺——说话的副产品:说话既属演出性伎艺,首重的是视觉和听觉艺术,话本的阅读功能尚不注重。正因为首重伎艺,不重阅读,所以话本散失严重,存世作品不多。

元至明初,白话小说的莫基期。

此时的小说,已由说话之附庸开始向独立的文人案头之作发展。成就尤为突出者,当属讲史、说铁骑两类话本。在此基础上,由于富有才华文人的参与,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两大类小说的代表《三国志通俗演又》《水浒传》问世,标志着中国通俗白话体长篇小说已走完了自己发展的初级阶段,正扎实地向着反映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迈进。它们的巨大成功,启发历代文人学者,运用小说这一淤式,去描写庞大的社会现实、表现更加深刻的主题、塑造更加完类动人的形象,为小说的进一步繁荣发展不断地探索、创新。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是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

这个时期,首先是《西游记》 的广泛流传。这部为唐宋元以来的变文说经话本作了总结,肇开长篇章回体神魔小说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题材,更多负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多重积淀。“特缘混同之教,流行来久,故其著作,乃亦释迦与老君同流,真性与元神杂出,使三教之徒,皆得随宜附会而已”(鲁迅语)。“悟之者在儒即可成圣,在释即可成佛,在道即可成仙”(清刘一明语)。

稍后于《西游记》之《金瓶梅》,以第一部文人独创的以家庭日常生活为题材的现实主义长篇杰作,脱出了以往长篇小说中以超现实手法,专事描幕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神佛妖魔等非常之人、非常之事的案臼,标志着中国长篇小说主体发展历程的真正开始。在《 金瓶梅》 的余润下,中国婚恋性爱家庭伦理式小说,此后形成了三大类别:一类是主线发展之世情小说,其特点是在男女情爱婚恋伦常的描写中勾连社会串汇市井以至时复融铸假托历史,以广阔的笔触表现时代芸芸众生的生活。另两类是《 金瓶梅》 的旁线发展,即专以男女性事活动为表现中心的艳情小说和以“净化”的形式表现男女爱恋的才情小说(亦称才子佳人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的历史演变与发展分期 图1

《金瓶梅》 后之明末清初,是我国古典白话小说发展的第四个时期。

其主要表现是《三言》《 二拍》及李渔《 无声戏》《 十二楼》等诸短篇小说的出现,以及世情、艳情、才情三大类群体小说的勃兴。这个时期虽未出现可称领骚于一代之皇皇巨著,但小说样式更趋多样。各类小说之代表作,如世情类之《 醒世姻缘传》 《 续金瓶梅》 ,艳情类之《肉蒲团》《 杏花天》,才情类之《好逮传》《金云翘传》等,均以独特风格,为世所称,形成“春兰秋菊,各级一时之盛”的局面。

清代康熙乾隆雍正之际,是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发展的第五个时期。

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大量鸿篇巨作的出现。诸如“熔经铸史”,成一代奇书的洋洋150万字的夏敬渠的《野史曝言》 ,表达作者道教神仙寄傲思想的李百川之《绿野仙踪》,为儒家伦理张目之李绿园之《歧路灯》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标志中国古典小说发展最高成就之《红楼梦》 ,以灿如烂锦式复合网状结构,再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由“烈火烹油”的极盛发展到“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全面衰败过程;其登峰造极的艺术成就被奉为古典白话小说的典范。《儒林外史》以其犀利的笔触,直揭封建时代选官之制科举考试的弊端,抨责世风的浇薄。《红楼梦》与《儒林外史》两书,开我国近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先河。此后,中国古典小说进入一个新的嬗变期。

乾、嘉之际的《镜花缘》《蜃楼志》 后,近代小说以其鲜明的反封建主题,开始了自己新的历程。

中国古典小说的历史演变与发展分期 图2

 


  Copyright © 2005-2025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醋都网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