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端坐在42英寸壁挂彩色电视机前,倾心收听收看时事新闻,欣赏各种文艺、体育等节目时,便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祖国国力的强盛,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为我们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而感到无比的幸福与骄傲。我家各种电器设备的更新换代也为我们的生活,绘制出一幅美丽壮观的画卷。
1966年,我从外地调动回我的家乡清徐县工作。每天下班之后,便能回到母亲身边。每逢天色闪亮之时,挂在窗户顶端的一只小喇叭盒里,便传出了母亲期盼的声音:“清徐县有线广播站,现在开始广播……”母亲首先关注的是天气预报。她生怕气候变化,影响我外出上班,晚上安全回家。她尤为关注文艺节目,钟爱山西梆子剧目。当时,她最为喜欢的是著名晋剧演员王爱爱演唱的《龙江颂》。重要唱段她都能跟着一字一句地唱出来。不巧的是那只喇叭质量低劣又显陈旧,效果不佳。特别是遇到刮风下雨,喇叭发出丝丝的声音,干扰正常的节目播放,就让母亲大失所望。为此,我去县城五交化商店购买了一只稍大的喇叭,做了更新。又购买了一套制作半导体收音机所需的材料。利用星期天的时间,为母亲安装起一只半导体收音机。母亲高兴地将它放在枕边,随时都能随心所欲地收听时事新闻与文艺节目,上了一个新台阶。
1978年12月,党的三中全会召开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迈上了快车道。收听收看的电子设备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时间进入八十年代之后,市场上便出现了录音机、录像机、收录机。我便经常拿起收录机,将我喜欢的,诸如二胡演奏家刘天华的二胡独奏曲《良宵》,录制下来。之后抄录在纸上,对照着每一个音符进行学习,真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有位同志的孩子在海南参军,受我之托,为我购买回一只录像机。方便了我能将喜爱的文艺、体育节目录制成像带。随时可以反复观看。当时我正参加县体育场的“太极拳培训班”,我便将老师的“太极拳录像带”翻录下来。方便了我一招一式地观看,很快掌握了“简化太极拳”的要领,学会了这一套健身的拳术,真是一个划时代的变化。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我们的小县城里,电视机已经进入了市场。好多单位都购买了十二英寸和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每逢下班之后,各单位的同志们,便聚集在办公室、会议室,尽情享受既能听到又能看到的各种文艺节目。有的摆放在院子里,摆放在小街小巷,那里便聚集了热爱文艺节目的群众。真是一幅划时代的美丽画面。当时正播放香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每当晚上播放时间,人们便不约而同地观看这千载难逢的电视节目。真可以说是“万人空巷”。电视剧的人物与插曲,也随之在街巷传送,一段时间出现了观看《射雕英雄传》的热潮。不久,市场上出现了彩色电视机。当时有日本生产的日立牌彩色电视机、松下牌彩色电视机、国产的长虹牌彩色电视机,都受到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喜爱。我也有幸购买了一台十四英寸、日本生产的松下牌彩色电视机,一直使用到新世纪。
时间到了新世纪,市场上的彩色电视机尺寸越来越大。而且普及到千家万户。我家便也悬挂起一只42英寸的大彩电。每逢晚上19点,我们全家人齐聚在电视机前,收看新闻联播,国家大事。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英明举措,一一记录在我们的心中。之后,有影响的体育赛事与热播的文艺节目,都吸引着我们倾心观看。那些为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繁荣,辛勤付出的体育健儿,牢牢地铭记在全家人的心里。每当中国夺冠,五星红旗高高飘扬,雄壮的国歌响亮地奏起,一种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那些赞颂国家进步,事业发展的电视剧与电影,同样激励着我们奋进。
我和老伴已经进入耄耋之年。回顾我们平凡的一生,深深地感到我们伟大的祖国,由一穷二白发展进步到世界强国之列,真是感恩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与历届领袖。每逢想到如今的幸福生活,倍感作为一位中国人的自豪与幸福,倍感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荣幸。
Copyright © 2005-2024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