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胜寺景区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城东北10公里处的霍山南麓,寺区古柏苍翠,泉源清澈,山清水秀。寺院始建于1800多年前的东汉建和元年(147年),初名阿育王塔院,又名俱卢舍寺。唐代大历四年(769年)扩建后,当时的汾阳王郭子仪游历于此处,看到这里青山绿水,风景独特,便奏请代宗皇帝李豫赐额“大历广胜之寺”,意为“广大于天,名胜于世”,后人简称为“广胜寺”。
广胜寺整个建筑群分上寺、下寺、水神庙、霍泉和分水亭5部分。雄峙山顶的为上寺,主要建筑由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有山门、飞虹塔、弥陀殿、大雄宝殿、毗卢殿,左右配殿有地藏殿、送子观音殿、韦驮殿等。下寺坐落在山脚下,主要建筑有山门、前殿、后殿等,随地势高低,依次而建。殿宇高低错落,层选有致,依山面水,是一组富有特色的寺庙建筑群。下寺山门外为三晋名泉——霍泉。水神庙位于下寺西侧,与寺院仅一墙之隔,庙内供奉明应王,殿内四壁绘有元代戏剧壁画。水神庙门外为分水亭。广胜寺历经千余年的兴废重建,现存主要为明代建筑,但形制结构仍保持元代风格。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已是我第二次游览此地了,第一次因组团人多,走马观花。这次与老伴自由行,时间充裕,看得仔细,问得清楚,还拍了不少照片。
天下第一琉璃塔——飞虹塔。刚进入广胜寺景区,老远就看到山顶上宏伟精美的琉璃塔,巍然屹立,高耸入云。飞虹塔位于景区的上寺,是广胜寺最为突出的建筑。始建于明代正德、嘉靖年间(1515——1527年),历时12年建成。它矗立于上寺山门的正面,为楼阁式密宗塔,呈八角形共13层,通高47.31米,全部由砖砌而成。砖砌的塔身装饰着琉璃烧制的屋宇、神龛、角柱、斗拱、栏板、宝瓶、花罩、莲瓣、花卉、龙凤、金刚力士、童子、菩萨、仙人等多种构件,造型生动逼真,色彩鲜艳夺目,二三层尤为精致。仔细观察:龙凤鳞爪,跃跃欲飞;金刚力士盔甲鲜明,威风八面;佛陀菩萨衣袂飘逸,凝重肃穆;和尚憨态可掬,童子活波可爱,动感十足,呼之欲出。整座琉璃塔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壮丽,赤、橙、黄、绿、青、蓝、紫,胜似道道彩虹,闪闪发光,欲飞似动。因为这一奇妙的景色,人们称为“飞虹塔”。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募资营建飞虹宝塔的达连大师,他的法号为“飞虹”,后人为了纪念他建塔的功德,就把这座宝塔命名为“飞虹塔”。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临汾盆地8级地震,此塔安然无恙。飞虹塔是目前国内保存最高大、最完整、年代最久远的八角锥形琉璃塔,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1958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特种邮票《中国四大名塔》,飞虹塔就是其中之一。《中国文物之最》一书称其为“最华丽的琉璃塔”。我们熟知的86版的电视剧《西游记》第18集中《扫塔辩奇冤》,正是在此地拍摄。2018年8月,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成功认证为“世界最高的多彩琉璃塔”,并载入世界纪录大全史册!
稀世孤本——赵城金藏。因刻于金代,保存于旧赵城广胜寺而命名。这部浩瀚的佛教典籍,以7000卷的篇幅,汇集了佛教、哲学、历史、语言、文学、天文、医药、建筑等众多领域。它的字体刚劲,纸质优良,印刷清晰,被佛教界誉为“天壤间的孤本秘籍”。整部经书共6000余万字,多年来一直保存在上寺弥陀殿,一排不起眼的木柜中。1942年春,侵华日军企图抢劫这一稀世珍宝,八路军某部闻讯后,火速派人夜入古寺,在该寺爱国僧人与当地群众的积极配合下,英勇奋战,夺得经卷,辗转运到根据地。这部保存了800多年的经卷,在中国印刷史上和学术研究上,都有极其珍贵的价值,对中国和世界文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目前,这部藏经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存放在北京图书馆,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并称为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
华夏瑰宝——元代壁画。广胜寺景区的元代壁画,主要保存于水神庙的主体建筑明应王殿内。该殿建筑和店内雕塑、壁画均为元代遗物。据考证,绘制时期是在元朝·延佑六年(1319年),到泰定元年(1324年),前后花了5年时间。在这里,无名的绘画大师们,用自己的彩笔,把元代的社会生活、人情风物,生动地描绘下来,竟是那样地真实、动人!整个壁画布于殿内四墙,高5.5米,总长34米,总面积190平方米。有《龙王行雨图》、《祈雨图》、《元杂剧图》、《捶丸图》、《下棋图》、《渔民售鱼图》、《王宫尚宝图》、《王宫尚食图》、《王宫梳妆图》等10余个故事图画。这些700多年前的壁画布局严谨,造型生动,色彩浑厚,极富艺术表现力。壁画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也相当丰富,堪称我国风俗神话题材的壁画杰作。尤其是《元杂剧图》,绘有人物是一个,生、旦、净、末、丑,一应俱全,服装、道具、乐器、舞台等也都刻画的十分精细,是难得一见的元代杂剧史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该图和《捶丸图》,于1998年同时被编入《中国历史》中学教科书。
寺庙一奇——左右扭古柏。在景区上寺的大雄宝殿前,生长着两株苍翠挺拔,有着1300余年历史的唐代左右扭奇柏。这两株树一东一西,树纹一左一右,甚为奇特。纵观山上众多古柏,都是树纹向左扭,但它两却是左右相对扭,趣味横生。由此引来许多专家慕名前来研究,但是至今,仍无专家可以给出古柏右扭,这个谜的合理解释。
霍泉因出自霍山脚下而得名。它发源于晋东南的沁源诸山,向西潜入地下透水层,伏流80余里后,从霍山南脚下喷涌而出。泉水共有出水点108处之多,其中较大泉眼20处。特别是东南角的5个泉眼,呈梅花状喷涌,十分壮观。霍泉的出名,不仅是因为自然景观的秀美,历史上遗留的关于洪洞、赵城两县争水械斗,油锅捞钱等故事,更使霍泉名声远播。解放后,两县合并,对泉水统一调配。至今分水亭、分水铁柱及附近的好汉庙犹存。
广胜寺历史悠久,建筑奇特,文物珍贵。塑像壁画琳琅满目,碑碣题咏浩如烟海,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其中飞虹塔天下第一,《赵城金藏》当属世界孤本,元代戏剧壁画更是中国戏曲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被誉为“广胜三绝”。在这里你不仅能感受到霍山自然风光的秀丽,感受到广胜寺千年文化的熏陶,还能感悟到佛国天界超凡脱俗,身心清净的禅林意境。正如明代诗人王翰所云:“一塔玲珑驾碧空,满山翠柏起秋风;云生宝殿常僧定,咫尺虚弥未许通”。
我们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归途,广胜寺美丽的景色,深藏在我的脑海里!
Copyright © 2005-2025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