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答题策略与心态

时间:2023-06-07 09:04:03   作者:本通   来源:清徐融媒  
内容摘要:1.考试不是百米冲刺,不必抢跑高考监考时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开考铃声一响,几乎所有考生都像百米起跑线上的选手一样,抓起笔来飞速答题。殊不知,这期间出现了多少不应该的失误。对于命题人来说,一般的第一小题都是提供给考生热身的,属...

1.考试不是百米冲刺,不必“抢跑”

高考监考时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开考铃声一响,几乎所有考生都像百米起跑线上的选手一样,抓起笔来飞速答题。殊不知,这期间出现了多少不应该的失误。对于命题人来说,一般的第一小题都是提供给考生“热身”的,属于“送分题”,但统计结果却是第一小题的错误率远远高于预期。

2.要有“我正在做这道题”,而不是去想“我曾经做过类似的题目”

熟悉的题目当心有变化,小心掉进命题人特意为你挖的坑里。不熟的题目也不必惊慌,因为这才是真正的考题。如果考试只考大家见过的题目,那还叫高考吗?还能够体现出你的真实能力水平吗?

3.选择、选择,有比较才有选择

常见一些比较“聪明”的孩子,对于四个选项的选择题,看完了A就决定了,不再认真阅读B、C、D选项,结果因为看A时不够仔细,导致误选。

现在的考试选择题大都考查概念辨析,往往都在细微之处设置疑问,尤其是理科综合的选择题,分值太高,不敢轻易确定。

一科的几道选择题中,一般会有一道比较难的,因此选择题不能平均用力,不能设定用时标准。当然,经过训练,一般有一个大致的用时范围。

4.答题纸空格有限,慎重下笔

目前的高考采用网上阅卷,通过对答题纸扫描、分割的办法,把你答的各道题目在网上分发给不同的阅卷人审阅。所以,把第一题的内容写到第二题的位置,再用箭头指回来的办法是没用的。同样道理,由于使用水笔直接作答,万一写错只能划掉重写,要知道,答题纸预留的空格是有限的,所以不可随意乱写。(平日除画图外就不要用铅笔、橡皮,不用涂改液、覆盖纸。高考时把涂改液、覆盖纸带入考场算作弊)

写得准而精,靠的是思考全面。大题一定是在读第二遍时才下手写,务必读完全题(包括各小问)才动脑、动手。

问答题要简练、不说废话。高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没有阅卷人乐意看“长篇大论”。采点给分是高考阅卷的基本要领,因此必须在思考缜密的前提下,进行“集约化”表达,可以采用数字编号如(1)(2)(3)、①②③等把答案要点列出。学科语言(比如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往往是最精炼的,往往也是阅卷给分的“点”,要尽可能使用学科语言。

废话都是由于考试时紧张写上去的,有的人不会控制自己的节奏,不懂得先通过大脑组织语言再去书写,害怕自己闲下来,于是对着试卷乱写一气。像化学中物质检验题的描述,规范的表达就是描述应该出现的现象和结论,不宜再加写“若不是这样……”、“否则……”,画蛇添足。

5.慢做会、求全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舍弃全不会

不会的题目一定要暂时跳过……什么叫“不会”?心平气和地读了两遍,硬是没有任何思路的题目,应该就算暂时不会的题目。

跨过难题,等待可能来临的“豁然开朗”。这是有科学道理的。一是你的大脑已经纳入了该题的信息,虽然你在做别的题目,但是人脑太高级、太复杂了!它竟然比电脑还要厉害一些,它会自动进行分时工作!说不定什么时候它把你本来“不会”的题目想了出来。这就是你“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时候。另外,你要知道,每个学科的命题人数有限,因此他们的思路也有限,有些关乎学科核心本质的内容往往在不同题目中都有体现,只是表达的形式与策略有所不同而已,所以同一份试卷中发生“异题迁移”现象——后一道题对前一道题的启发作用是极有可能的。

考试的最理想结果是发挥出了自己的正常水准,但很多人在考场上都不是这么想,而是常常不自觉地受“追求满分”的心理支配。须知,即使国内最好的院校,高考录取线也不是750分,不过680、690而已。高考是允许有不会的题、甚至允许发生一定程度的失误的。即使最终还是有题目未解出,也没有关系。

 

高考答题策略与心态 图1

当然,大的难题中往往也包含比较容易的小题,即“给分点”。因此我们说,题目没有做完很正常,但如果没有读完,则是傻子才做的事。应该拿的分一分都不能漏掉。

6.前后照应、左右关联

对待大题,有如下要领:

一是务必先读完整道大题(包括其各个问题,而非只是看了题干)再开始思考,千万不要中间停下来思考。因为有些非常重要的信息其实隐藏在后面的问题里而不一定都包含在题干中。

目前很多学科试题采用“图、表 + 文字”的方式呈现信息,读题过程中注意前后照应、左右关联。比如,同一图中出现的A,肯定是指同一物质(对象)。

二是读第二遍时才下手书写,不必抢着写。你会的东西,不会马上忘记的。从容不迫才是考试时最佳的心态。

三是遇到困难时记得回头再读原题。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一次阅读只能记住有限的信息,当一道题里有很多新东西时,你会不自觉地对其中的一些“熟视无睹”、“自然屏蔽”,解答题目的过程中没有这些信息则不可能顺畅。遇到困难时再回顾题干,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7.按自己的节奏答卷,不受周围环境影响

有些人属于“场依赖型”,心情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考试过程中,无意间看见周围有人似乎速度比自己快,听到人家翻卷子的声音心里就慌张起来,这实在是不必要的——如果他比你的水平高,你慌也不能赶上人家;如果他不比你强,则可能是他前面的题目不会做,正要去后面找容易做的题目。

现在监考老师一般不会走到考生跟前去看你的答题情况了,但是也不能保证有些老师绝对不会过来看看题目难易(你考语文,他正好教语文),他看就是了,你做你的题,没有必要想多了。

如果遇到同场考生的骚扰,比如有的事先跟你“打招呼”请求“关照”,立即一口拒绝,不可犹豫,那是违法、犯罪的事,咱不能干、也不敢干;如果考场上受到直接骚扰,则应该立即报告监考老师,不必顾虑太多,不会发生什么后续麻烦的。

8.检查要有重点

高考,对于很多学科来说,往往是答完卷就到点了。也不排除有的同学会剩余一点点时间,可以用于检查试卷。

注意!一个人检查出自己错误的概率是极小极小的。如果说做一道题用3分钟,却要只用2分钟来检查,检查出错误几乎是不可能的,倒是有可能把原本正确的答案改错了。

所以,只能有重点地检查。哪些是重点呢?

首先应该检查选择题是否一一对应地涂了,也就是是否存在涂串行的问题;其次,是你做题过程中标记过的,拿不准的题目,这时候如果时间充足可以检查一下;再次是要检查一遍你的第1题,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虽然命题人把第一小题定义为“热身题”、送分题,但考试往往有较大的出错率,这里面可能存在不为所知的心理学原理;第四,检查填空题的数字后有没有漏掉单位等,特别是用字母表示数的题目。

务必要理解前面所说道理,切忌临时乱改答案!做题时用了3分钟,最后却只看了一眼就改动答案,过去的学生犯这样的错误太多啦!

最后强调一下,检查只是在有余力的条件下进行的,平日里应该练就一遍成功的本领。绝对不要为检查而检查,“快答、快写,留出检查的时间”的错误策略,相信大家不会采用的。

9.草稿纸使用策略

这是平日考试中最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之一,有的同学习惯于在试卷上随手打草稿,须知,高考的答题卡是不允许随意乱写乱画的,那叫“做记号”,试卷作废不说,可能还会引起更严重的后果(虽然允许在试题卷上演草,但那上面空间有限)。所以平日里我们就要养成使用草稿纸的好习惯。

高考考场上所发草稿纸是有限的,每人最多一张,不是想要就有的,要节约使用。最好的策略是先把草稿纸对折、再对折,这样就分为四个区域,正反面就有8个区域,使用过程中不是随意乱写,而是一个一个区域挨着用,一方面可以保证够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方便我们后期检查试卷时查找原来的草稿。


  Copyright © 2005-2025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醋都网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