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自信牢牢记,一份勤奋多努力,一份坚持汗水滴,一份淡定心中立,一份细心提成绩,下面为大家分享了高考注意事项,一起来看看吧!
一、吃饱睡足
过去考前指导时我每每讲出此话,就会有很多学生窃笑不止——显然他们认为考试跟吃饭关系不大。如果我们说,考试既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你相信吗?你看桥牌比赛、棋类比赛是否被划入体育项目?为什么这些四肢基本不动的项目被列入体育项目呢?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人脑平均重量仅为体重的2%,却接受从心脏流出血液总量的1/3左右;脑的耗氧量占全身耗氧总量的20%;脑部所需葡萄糖量,占葡萄糖总量的17%;脑部所需的氧和葡萄糖全靠流经大脑的血液携带。为什么有时候人会饿得“头昏眼花”?就是这个道理。人在饿了的情况下,很容易在“不知不觉”间做出错误的决定。所以说,考试不是一般的脑力劳动,而是短时间内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所以吃饱、喝足非常关键。
睡眠对于考试的影响看似不需要多说,但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强调的。好的睡眠不是说能够拥有就能够拥有的,人体有个生物钟,生物钟的调节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必须早做准备。
高考的节奏是规定好的,都是上午9:00-11:30,下午15:00-17:00。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
第一,一般至少应在考前一个月就开始逐步调节自己的生物钟,力争使大脑在这俩时间段内最为活跃。如何做到呢?晚上早早休息,一般应该在22:30前上床,早上则在6:30-7:00起床。
第二,要想好高考当天的中午要不要睡觉的问题。如果你平日有午睡习惯的话,那是最好不过的。你在考完上午的一场后,大脑本身已经疲劳,在简单进食午餐后,则会很快进入睡眠状态。如果你平日从不午睡,则要想一想,考试当天你将如何度过这11:30-15:00的3.5小时,还能够保证下午15:00-17:00连续两个小时高强度脑力劳动是高效的。
我们的建议是,最晚从考前一个月起,努力培养自己的午休习惯。午休时间不可过长,有20-30分钟即可。
11:30考试结束——12:00到家——12:10用午餐——12:45左右上床休息——13:15-13:30起床、喝水、补点点心、巧克力等糖类营养物质 ——14:00到达考场准备下午的考试。
第三,大脑的健康是高考成功的首要条件。如果说之前为了赶进度,我们还敢于偶尔熬熬夜的话,为保证高考期间大脑的运行高效,则应该在考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努力调节自己的大脑,使之进入健康运行状态——每天要保证8:00小时的有效睡眠——可以是晚上7.5 h+中午0.5小时。
二、考前1小时开始“大脑预热”
看到体育比赛前运动员都是提前2-3小时到场做准备活动了吗?跟我们这里说的大脑预热道理是一样的。一般的,我们要提前1小时左右赶到考场,适当进行学习、阅读等,以充分调动脑细胞的活力。
三、考点、考场动作流程
最好头一天“探路”——提前到考点、看考场、找寻厕所、医务室、存包处等应急场所。
考试当天到达考场后,入场前应该先去卫生间一趟,这样可以保证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考试期间不再外出上厕所。
按规定的时间入场,考场广播可以听也可以不听,因为那时你早已经知道他会说些什么。可以趴在桌子上闭目养神一会儿。
发草稿纸后,要按照规定写考号、姓名等,不必拖,写上即可;然后发答题纸,按照规定要贴条形码,只要根据要求贴好即可。答题纸上一般很难泄露试题信息,但可以适当浏览一下,和平日用的答题纸有何不同?各大题留的框大、小?
发卷后,有一小段时间是只准看题,不允许动笔答题的。这个期间你有俩选择:一是浏览题目总体情况,大概知道哪些题目是比较熟悉的,哪些是比较生僻的(其实没有实际意义,在考场上,应该把每一道题目当做生题处理);二是集中注意力解决前2-3道小题。但是你要记住,允许答题后千万不要着急去涂卡,会发生“视觉错乱”的 ——明明看好的是选B,结果就错涂为C的情况,在以往考试中常常出现。
据一些同学的经验,利用考前看题时间,认真读读作文题是非常重要的,因在后期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大脑会自觉不自觉地提前进行作文的构思。到你真正写作文时,可能思路已经有了,只需要动手写即可。真正的水到渠成。
距离考试结束15分钟,一般监考老师会提示。这时务必检查答题卡是否已经涂写。按照规定,考试结束的最后铃声落下,考生必须停笔整理试卷。这时千万不要“坚持”,会被记录的,一旦被记录在案,至少扣一定比例(至少30%)的分数,得不偿失。
四、考场应急策略
对于遵纪守法的考生而言,监考员其实是服务员。所以考场上面对任何临时突发状况,自己心中无鬼不必有任何惊慌,遇到任何困难都一定要求助。
跟前面所述“遇到难题暂时放一放”的道理一样,万一考试过程中确实需要外出上厕所,可考虑事先读完一道题再行动,上厕所的过程中没准就完成了对该题的理解或构思。
高考规则平日就严格遵守,养成正确的考场习惯与状态,则考场上遇到临时变故的机会大大减小。比如不带入手机、纸张、计算器,不使用涂改液、覆盖纸,只用透明袋子带入规定的文具种类,再比如按规定的时间开始答题、结束答题。
现在考试规则越来越人性化了,忘记带准考证、丢失准考证都允许临时进场考试了,所以也不必惊慌。
总之,合理、合法的一切困难皆可解决。
五、考前、考后对策
1.考前坚持做题,不手生
考前一天的下午必须做做数学题目,因为第二天下午要考数学;同样道理,第一天晚上应该做点理科题目,因为第二天上午要考理科综合。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保持“手热”。
2.如何应对失眠
首先不宜临时调整作息节奏。有的同学考前一天过早上床,结果翻来覆去睡不着,甚至导致整晚失眠。平日里晚上做题,6月7号晚上也要做题为好,而不要过多地跟家人谈论高考如何如何、将来的大学生活如何如何。不赞成使用药物帮助入睡。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例:头天晚上睡不着,服用药物,结果第二天上午考语文时药效发作,考场上呼呼睡去,叫都叫不醒。
最佳的策略就是提前一个月起调整作息规律,保证考试的两天完全按照规律入睡。
由于考试算是一件大事,人在面临大事的时候容易兴奋导致失眠,虽然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这种事情少,即使万一发生了,少睡了几个小时,也不要成为心理负担,人的应激反应能力是很强的,特别是青年人,你上午的考试不会影响太大,因为考场上都会很振作,上午考完赶紧补点觉,也许更有利于你下午的发挥呢!
Copyright © 2005-2024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