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是毛泽东主席亲自树立的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西谷公社是全省学大寨的先进典型,所属的西罗白村在当年更是独占鳌头,创造了一种叫掩窝锄地的方法。公社研究决定要在全公社的各村推广,事先举行一场劳动比赛,也作为检验劳动技术水平的一项措施。比赛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一个夏天。
比赛的前一天,由公社通讯员通知各村,选派3-5人进行参赛,每人只带锄头即可,其他随身物品自行安排。地点在西谷村南的一块高粱地,比赛项目是锄地定苗。具体要求是苗要定的距离均匀适中,无马拨蒂(苗根没锄净),地要锄深锄透(避免兔儿窝),杂草要锄干净。第二天上午,由各村主要干部带队参加比赛。
次日,参赛的人们早早地吃过早饭,带着锄头和必要的随身用品,骑着自行车,迎着东方的太阳,陆续来到了比赛场地。这时,由公社党委书记郭丁旺带领的一班人,包括分管农业生产的主任和下乡工作队员,早已在这里等候。
场地上艳阳高照,已初露炎热锋芒,红旗招展随微风飘荡,喇叭声不断,观阵的人群熙熙攘攘,接踵而至。
比赛前,各村对参赛人员做了战前动员,接着在各自领导的带领下,以村排列各就各位,主持人向大家说明了比赛要求和规则,评选办法,参赛人员低头看时傻了眼,这块高梁地是轻微盐碱地,本来簇拥的高梁苗才一拃高,被杂草包围的分不清垅眼垅背,说是锄苗,倒不如说是锄草,简直是草里寻苗(盛长的草有甜苣、苦苣、酸溜溜、红筋筋、灰苕、锁眼草),再看烈日当空,真要见人的好看了。
我也真佩服那时的人们,手拿各自的锄头,挥戈上阵,投入了紧张的比赛,只见四五十个参赛者在地头一字排开,指挥员一声令下,个个前腿弓后腿蹬,甩开膀子一路前行,还不时地弯腰拔草,不多时参赛人员逐渐拉开距离。
西罗白村与柳湾村相邻,队员们也自然地排在了一起。西罗白的队员有张白旦、铁林、根昌、铁鞊,个个都是劳动能手:柳湾村由生产主任王民选带队,是从基层一步步走过来的,这次比赛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这天他手拿柏木棒公鸡腿锄头,在众多参赛者中,挥戈自如,公社一班人在后面检查,没有发现一个不合格的。喇叭里嘹亮的歌声与比赛的情况轮番广播。
时间一分一秒地走过,队员们一个劲地挺进,观众们随时为前面的喝彩,为后面的鼓劲加油。
王民选以敏捷的动作冲在了最前面,一会儿“隔(揭丿房盖顶”,一会儿“鸡儿摑嘴”,一会儿“饿虎掏心”,一会儿“西耳扇风”,掩窝深锄的技艺达到了极致。细看他的身姿,中等身段,不胖不瘦,十分帅气,比赛锄地犹如戏剧里的徐策跑城,很快就锄到了终点。他站起来摘下草帽直了直腰,摸了把汗,手搭凉棚,把目光向地里,只听见嚓嚓的锄地声,原来这200米长的地块,队员们从地头到终点,都顾不得直一下腰,擦一把汗,喝一口水,一口气锄了上来。当参赛的队员们源源不断地锄到终点时,才进行了稍微的休息。再看他们衣裳都湿透了,还不时地谈笑着。
参赛者们稍作休息后,在场的人们都迫不急待地等待着最终的结果。通过综合考评,柳湾村王民选在本次劳动比赛中勇夺冠军,同其他获奖者站在了领奖台。人们在喜庆的氛围中走在回家的路上,谈论着今天的比赛,柳湾村的人们更是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Copyright © 2005-2025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