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漫谈

时间:2023-06-26 08:50:13   作者:张翻明   来源:清徐融媒  
内容摘要:端午节来临之际,贯中社区井星虹书记对我说,节日期间,社区要举行包粽子活动,要我写点什么,端午节的话题随之在我脑海频频浮现。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有纪念伍子胥说,纪念孝女曹娥说,纪念屈原说,纪念介子推以及起于三代夏至节说……伍子胥...

端午节漫谈 图1

 

端午节来临之际,贯中社区井星虹书记对我说,节日期间,社区要举行包粽子活动,要我写点什么,端午节的话题随之在我脑海频频浮现。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有纪念伍子胥说,纪念孝女曹娥说,纪念屈原说,纪念介子推以及起于三代夏至节说……

伍子胥(公元前559——公元前484年),楚国(今湖北监利)人,军事家,谋略家。春秋后期,因父伍奢直言冒犯楚平王被杀,他被迫逃到吴国,投靠公子光门下任大夫,策划刺杀吴王僚。因刺杀吴王僚之子有功,官至吴太宰。公元前512年又提出吴军分三部分攻楚的建议,击败了楚主力军。公元前496年吴王病亡,他又劝吴王夫差不要攻打齐国,吴王夫差没有采纳,因夫差取得艾陵之战的胜利,与他渐渐疏远,他知道这样下去,越必灭吴。后来,太宰乘机诬蔑他心怀怨恨有二心。夫差听信谗言,公元前484年,夫差赐剑令其自尽,死后投入江中。九年以后,吴国因越国偷袭灭亡。

伍子胥是古代水战兵法的开创者,对苏州的水利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主持开挖了世界上第一条人工运河,对当地百姓的生计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据说伍子胥含冤沉江后化为“涛神”,江水汹涌激荡,那正是伍子胥不平之魂的象征。

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便将该江改名为胥江。如今,伍氏后人会在端午节聚集,在苏州(曾是吴国首都)参与公祭活动,并建立了伍相寺表达了对伍子胥不朽功勋的崇敬,抒发了对伍子胥忠而见谤,信而见疑的不平和惋惜。

在端午节纪念的历史人物中,还有一位孝女——曹娥。传说她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几天不见尸体。仅14岁的她昼夜沿江嚎啕大哭,过了十七天后于五月初五也投江,日后抱出父尸,被传为神话。又传到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据此,端午节也为纪念曹娥。

在纪念活动中,流传最广的一个说法是为了纪念投江自尽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在秦军攻破楚国都城之后,选择写下绝笔《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自尽。百姓听闻此事,纷纷来到江边划船打捞屈原,却一无所获。后来人们就将屈原投江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包粽子,划轮船,将粽子投入江中,同时在大街小巷挂龙灯以示纪念。

我们这一带人们有句常说的俗语,“癞蛤蟆躲端午”是说每逢端午节来临之际,蛤蟆就逃得无踪影了。原来在端午节,人们把墨锭塞进癞蛤蟆嘴里,将它挂在墙壁阴凉处,晾干后就成了中药。用来治疗虫蚊叮咬引起的各种皮肤病。到后来,把此话又引申为人怕事,躲避不见。

端午节为年后的重五节日。五谐音污。此时气温升高,各种毒蛇猛虫纷纷出没,致人受毒。在纪念的活动中,多少年来南北方纪念活动形式各异,成为各地风俗。在我们这里,端午节家家户户门窗上插艾草,左右门板上贴黑牛老虎或黑牛金公鸡,并配有牛踩毒虫,金鸡啄毒蛇,环锥刺毒虾,剪刀剪蝎子的图案;还有人用五色线戴在家人的脖子上,手腕上,脚腕上,还有用艾草和中药,做成香包,挂在脖子上,这些都是为了辟邪去污,使身心纯洁身强体健,幸福生活。


上一篇:读《素书》
下一篇:承德外八庙之三

  Copyright © 2005-2025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醋都网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