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第一渣男

时间:2023-06-28 08:52:05   作者:王增斌   来源:清徐融媒  
内容摘要:谁是中国渣男第一人?据北宋人考证,中国渣男第一人就是唐代与白居易齐名的诗人元穗。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宋人认为,《莺莺传》讲的就是元稹他自己的事情,《莺莺传》就是诗人元稹的自叙状,《莺莺传》中的张生就是元稹本尊。元稹,与白居易齐名的诗人...

谁是中国渣男第一人?据北宋人考证,中国渣男第一人就是唐代与白居易齐名的诗人元穗。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宋人认为,《莺莺传》讲的就是元稹他自己的事情,《莺莺传》就是诗人元稹的自叙状,《莺莺传》中的张生就是元稹本尊。

元稹,与白居易齐名的诗人,批判现实,反映民生疾苦新乐府诗歌的倡导者之一,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应反映现实针砭时政的倡导者。《旧唐书·元稹传》:“稹聪警绝人,年少有才名,与太原白居易友善,工为诗,善状咏风态物色,当时言诗者称‘元、白’焉……”

关于元稹与张生的关联,北宋人王銍《传奇辨证》,主要举出以下六条理由来证明:

(一)王銍的朋友庄季裕之友杨阜,曾收有元稹为其姨母郑氏所作的《墓誌》一篇,其中写到其姨母的一段与元稹有关的经历,言其姨母“既丧夫遭军乱,微之为保护其家备至”,这一点与《莺莺传》中的记载吻合。王銍认为,这个《墓誌》,他虽未亲见,但细细体味元稹的序,及考于他书,则与庄季裕所说的相合。“盖昔人事有悖于义者,多托之于鬼神梦寐,或假之他人,或云见他书,后世犹可考也。微之心不自聊,既出之翰墨,姑易其姓氏耳。不然,为人叙事,安能委曲详尽如此?”

(二)《莺莺传》中张生的年龄与作者元稹的年龄相合。因白居易为元稹作的《墓志》,称元稹大和六年卒,年五十三,其生年应为大历十四年己未(779),至《莺莺传》故事开头的贞元十六年庚辰(即公元800年,文中写张生保护崔氏一家,崔母命莺莺出拜,言及莺莺年龄:“贞元庚辰,生年十七矣”),正好二十二岁(王原注“《传奇》言生二十二岁,未近女色”)。又韩愈为元稹之妻韦氏作的墓志《微之妻韦丛墓誌文》中说元稹“作婿韦氏时,微之始以选为校书郎”,这正是“《传奇》所谓后岁余,生亦有所娶也”(王原注“贞元十八年,微之始中书判拔萃授校书郎,二十四岁矣”)。

(三)元稹曾作《陆氏姊誌》,言其外祖父是睦州刺史郑济。白居易《微之母郑夫人誌》也说:元稹之母为郑济之女。而唐《崔氏谱》说:“永宁尉鹏,亦娶郑济女。”“则莺莺者,乃崔鹏之女,于微之为中表,正《传奇》所谓郑氏为异派之从母者也。”(按《莺莺传》说:“崔氏妇,郑女也。张出于郑,绪其亲,乃异派之从母。”又莺莺母崔氏对张生称:“姨之孤嫠未亡,提携幼稚……”又莺莺致张生书词:“鄙昔中表相因,或同宴处。婢仆见诱,遂至私诚”)。

(四)元稹曾写有《古艳诗》百余篇。《春词》二首,其间皆隐“莺”字;又有《莺莺诗》、《离思诗》、《杂忆诗》,与《莺莺传》所写,十分一致。《古决绝词》、《梦游春词》两首,前叙所遇,后言舍之以义。又叙娶韦氏之年,与《莺莺传》中记载无多大差异(王銍原注:“《梦游春词》:‘当年二纪初,佳节三星度。韦门正全盛,出入多欢裕。’二纪初,谓二十四岁也”)其诗中多言双文,意谓二莺字,为双文也—“意《古艳诗》,多微之专因莺莺而作无疑”)。

(五)元稹有《百韵诗寄乐天》,其中“山岫当阶翠,墙花指面枝。莺声爱娇小,燕翼玩逶迤”下自注:“昔予赋诗云:为见墙头拂面花。时惟乐天知此事”。又云“幼年与蒲中诗人杨巨源友善,日课诗”(王《传奇辨证》原注:“《传奇》言生发其诗于所知,予亦闻其说。生所善杨巨源为赋《崔娘诗》一绝。”按《莺莺传》原文:“张生发其书于所知,由是时人多闻之。所善杨巨源好属词,因为赋《崔娘诗》一绝云:‘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销初。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河南元稹,亦续生《会真诗》三十韵。诗曰……稹特与张厚,因徵其词。张曰:‘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

(六)《莺莺传》中男主人公为什么以张姓出之,因张姓与元姓“受命姓氏本同所自出”——张姓出黄帝之后,元姓亦然,后为拓跋氏,后魏有国,改号元氏。

唐人元稹借这个传奇小说所表达的主题是:美色诱惑下的男性堕落与“补过”。

他要为自己勾引崔莺莺破处女之身找一个合适的借口……他能找到吗?当然找不到。但找不到,也必须找——无中必须生出“有”来!那怎么办呢?只能再以“美貌”来说话:我勾引崔莺莺,错不在我,错在她:因为她太美了,不仅仅是我元某人,任何男子,在崔氏这样的美色面前都会情不自禁地堕落,都会被她的美色所诱惑,都会犯错误!男子的堕落是由于女子美的诱惑,女子美是男子堕落的客观原因,也是最主要直接的原因,因为女子太美了,使每个见到她的人不但要想入非非,而且要情不自禁地采取非礼之行——这个是任何意志坚强的人都无法控制的。

任何男子在美色面前,都要情不自禁地堕落,那么,被美色诱惑犯了错误,怎么办呢?难道就这样一直错下去吗?……

犯错误不可避免,但错误必须改正!怎么改正?

很简单,使用“忍情”术啊!赶快离开使你堕落的尤物,毫不犹豫地抛弃她,这不就改正错误了吗?所以张生的行为非但没有受到人们的任何责备,反而得到了当时人的称赞:“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


  Copyright © 2005-2025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醋都网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