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军风带到每一个地方

时间:2023-07-31 09:08:50   作者:张月英   来源:清徐融媒  
内容摘要:当兵时许下誓言许天亮,一位来自河南、正值而立之年的大男孩。初见面,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他的身上,自带有一束光。这是一束什么样的光?一束让人提神醒脑、心明眼亮的光,一束使人无视困难,温和地照亮周身的光!这感觉,活...

把军风带到每一个地方 图1

 

当兵时许下誓言

许天亮,一位来自河南、正值而立之年的大男孩。

初见面,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他的身上,自带有一束光。这是一束什么样的光?一束让人提神醒脑、心明眼亮的光,一束使人无视困难,温和地照亮周身的光!这感觉,活脱脱将他的气质同他的名字,动画地从意象到具象:天亮时分,金鸡报晓,太阳初升到足以让所有的希望升起,空气清爽到足以让人大快朵颐地吞吐,朝气蓬勃、从容笃定的他,足以许一个大到很大的愿望,然后用足够长的时间,去一步步靠近。

30年前,一个天亮时分,属鸡的他出生了,父母用极简与极爱的智慧,为他这位独生子,取了这个名字。

“和他的名字一样,在他的身上,总让人感觉自带光芒”。同行的海燕,说出了我的感受。

在跟随许天亮通往他的办公室时,从一楼的各类家居样板间展厅,到二楼的办公大厅,我俩都被山西豫龙建筑集团总部盆景遍布、绿植满屋的环境所深深吸引,同时对眼前这位国字脸、小寸头、身高一米八的豫龙集团第二代负责人充满好奇。

“好多人这样鼓励我,我感觉,之所以大家有这种印象,一定是由于我当过兵的缘故”。听我们这样夸他,年轻的天亮一边打着邀请的手势带我们参观,一边爽朗地笑着说。那一脸的灿烂与一身的自信,令他身上的那道光更加明快。

我猜想,在部队,他定然是一位人见人爱的兵娃子。果然,巧遇前来探望他的一位战友,证实了我的直觉:在甘肃张掖当兵时,天亮就非常“吃香”,从刚入伍当狙击手、炊事员、文书、到最后当一名军车驾驶员,他眼里有活儿,心里有点子,凡事只要经他的手,桩桩件件都能做得让战友夸、领导赞。听到战友翻他的老底,天亮坦率地说:要说我做得好,其实是咱部队把我教育得好。

天亮家三代从军,长辈们对他管理严格,从小要求他坐有坐相站有站样。习惯了长辈们的“军事化”管理,再加上军队的洗礼,得益于军人自律好习惯的天亮,由此而冒出一个念头,如能让自己身边的环境,都和部队一样,我们的国和家该多么地有神气,多么地有战斗力!

“把军风带到每一个地方!”在他离开部队的最后一个晚上,当他与战友们“干杯”时,天亮脱口而出的这样一句誓言,掷地有声地得到战友们的齐声响应。这句话,也成为天亮与其同一个连队战友们的“独家口号”。

把军风带到职场

七年前,天亮还是河南省一位体制内的公职人员。

2016年,退伍后的他回到家乡,在河南省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上班了。职场第一站,他暗暗告诫自己,当过兵的人,上班后一定要有个军人该有的样子。

什么是军人该有的样子?上班第一天早晨,他提前一小时来到单位,先将办公室、楼道都认认真真打扫干净,再将办公桌擦得一尘不染,在同事们到来之前,特地为大家沏好一杯清香的早茶。

那一天,当大家惊喜地发现了这些细微的变化时,所有的人都对单位新来的这位小哥投去好感的目光。之后的每一天,他始终以这样的节奏和流程,愉快地完成着他给自己制定的“班前一小时预备作业”。还给自己这种行为命名叫——职场新人“班前礼”!

性格开朗的小许,同事们的感觉是,让工作氛围都轻快了许多。他爱学习、反应快,感染力强,很快便进入工作状态。与他一起工作,不仅效率高,甚至能把叔叔阿姨们的性格,都带得更年轻起来。

“天亮了,小许这名字起得真好!从他上班开始,咱们单位不仅地板亮了、办公桌亮了,窗玻璃亮了,我们的心情都比以前亮堂了许多”。由于法院工作性质的缘故,大家严肃惯了,天亮的到来,让大家多了一种别样的感受,他们称这种改变叫天亮的“阳光办案”。

职场第二站,一年后,因表现突出,天亮被派驻到离单位76公里的黄河滩区贫困村,担任该村驻村第一书记,负责扶贫工作,这一干又是三年。

展军风服务乡村

驻村下乡的三年中,他入乡随俗,与村民打成一片。

每天开车进村,路上遇到村民,他都要先停住车,摇下车窗玻璃来打个招呼。工作中,他积极为村民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设身处地让自己融入到三农工作中。

村里一位李奶奶家境贫困,儿子儿媳在外面打工,家里只有一个10岁的孙子和奶奶留守农村。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迷上玩手机还经常逃学,急的李奶奶每天和小孙孙怄气。得知情况的天亮,从孩子兴趣爱好着手,自己掏腰包给孩子买了一辆童车,陪着孩子一起“逃学”,与他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随后,天亮发现,孩子之所以玩手机是因为想爸妈见不着,玩手机便成为一种寄托;孩子逃学,是由于学业中遇到难题搞不懂,他想逃避。随后,天亮每天帮孩子补习功课。连续一个月后,孩子的成绩明显提高,并屡屡受到老师的表扬。尝到学习的甜头后,自信心有了,孩子变得阳光开朗起来。

村民地里的农作物丰收了卖不出去,天亮就帮他们从网上对接找销路,等有了相对稳定的客户后,天亮又一一手把手教给大家如何从线上营销做买卖……

三年的扶贫工作,让村民们对他的印象有了鲜明的转变,从起初把他当作一个“毛娃娃”的怀疑与不信任,到后来大家一有困难就去找他支个招,天亮这位兵娃子,成了村民心里“有能耐”的小干部。

让军风引领企业

四年前,天亮经高中同桌介绍认识了她现在的爱人。而他与爱人的这份情缘,也让天亮这位河南小伙,与清徐结下了不解之缘。

天亮的岳父范景彬,河南濮阳市人,山西豫龙建筑集团总经理。40年前,16岁的他背着全部家当——一个装有各种瓶瓶罐罐油漆家具的帆布包,只身从河南来到山西。他走街串巷,给别人翻新旧家具,先后辗转于阳曲,清徐、吕梁等地。1993年开始,在清徐承包鸿莲沙发家具厂、兴中木器厂油漆描金柜制作。

2001年承揽美锦煤气化中心化验室,因结算需求,他来到金玉珠宝旁边那个刻章的小窗口,刻下了公司的第一枚印章——豫龙装璜公司。“用感恩的心做人,用专业的心做事”,这是范景彬对员工常说的一句话。企业成立20多年来,集团已发展成为本区域最大的建筑装饰企业,并和美锦集团、亚鑫集团、梗阳集团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

开公司办企业,是一桩十分辛苦的事儿。随着业务量的增长,集团人手更加紧缺,岳父范景彬迫切需要一个得力的帮手和他共同承担。几番权衡后,三年前,不忍心看着岳父那么操劳的天亮,一咬牙辞掉自己体制内的工作,成为豫龙集团第二代负责人。

在岳父的一手栽培下,天亮谨遵父辈“用感恩的心做人,用专业的心做事”的谆谆教导,进一步在管理方面提档升级。每天早晨班前会上,他带领员工学业务、强素质、正理念。在他的“利他”思维凝聚下,大家形成一个共识:只有让平台值钱,才能让个体更值钱。工作中,他与员工是互相成全的好搭档;生活中,他把大家当成情同手足的好兄弟。对员工,他的观点是,集团就是大家的娘家,让跟着自己干的人挣钱多、过得好,那便是“娘家人”的体面与骄傲。伴随豫龙集团的发展,他与员工共同提升,一起成长!

从天亮办公室小坐后,我与海燕来到豫龙集团总部办公区。一群年轻亮丽的设计师,全神贯注地坐在整齐划一的办公桌前各自忙碌着,一眼望去,让人感觉如国庆阅兵场面中的方阵。他们中,好多是从北京,上海等地聘请来的高级设计师。与办公区连通的,还有一个可以供大家健身的乒乓球室。

他想改造核酸亭

海燕告诉我,身为豫龙集团副总的天亮,在做公益当志愿者方面非常认真,每年的年度工作计划,会把它单项列出来一条,且占据不小的篇幅。每年的年度工作总结,都会对照年初目标严格执行。

“难怪他这个大忙人,能够在疫情期间以及清徐的大型活动中,和普通志愿者一样,每天都准时完成交办的工作任务!”同行的我恍然大悟。

的确,印象中,大多数公司的负责人都会很忙,能够抽出时间做公益的,也大多是在物资与爱心款方面,派个人送去已经是足够重视,像他这样把志愿工作当本职,穿着红马甲提着大喇叭搞宣传,身着防护服社区搞消杀、坐在电脑前录信息……认真服从团队安排守时尽职完成的,还真是不多。

天亮听我们在议论他做公益的事儿,给出我们最好的答案:“人的社会价值要从两方面体现,一是群体的层面,一是个体的层面。从步入社会起,我对自己时间的管理安排,就分为两大块:一方面用于管理企业经营业务,一方面用于服务社会尽点义务。”原来,他对于自己时间管理的“一分为二”,保证了他无论工作多忙,都能够有固定的时间,来履行他的社会责任。

说到公益,谈起对山西的印象,天亮感触颇深。三年前,第一次来太原办事,有家饭店大门上贴的一段文字打动了他:“如果您在太原没有收入,遇到困难,您可以来小店,告诉本店人员,来一份幸运餐,吃完不用付钱直接走就好,不必客气。在以后您有能力的日子里,记得帮助一下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谢谢!”

这个有温度的饭店,让他明白岳父之所以能够选择山西,选择在清徐这片热土上一往情深地深耕40年,一定有足够的理由打动他。

而今的天亮,身为豫龙集团副总,早已把清徐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他深爱着这块土地,一如深爱着自己的家乡河南。

经常奔走于豫晋两地的天亮,疫情结束后突发灵感,想要做一件有点力度的“小公益”,就是将清徐闲置的核酸亭,全部改造成便民服务站。

“如能够如愿完成,既是服务百姓的一个好课题,也是文明清徐的一道风景线,更是精致清徐的一个标配!”

有了这样的想法,天亮立即着手行动。他与单位的小伙伴一道,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初步构思了核酸亭再利用改造方案。现场,天亮为我们以PPT格式通过投影仪进行了演示。方案图文并茂,其功能涉及社区网格员站点、义诊屋、文创小铺、报刊亭、爱心驿站……令我与在场的海燕颇为震撼,身为一名清徐人,我们为这位河南小伙的一份情怀所深深感动。

PPT演示结束,我们不约而同对这位河南小伙为建设清徐所做的努力竖起了大拇指。

“清徐养育了我们,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清徐建设得更美好,还是那句话,只有让平台升值,才能让身在其中的我们每一个个体更加有价值!”天亮由衷地重复着他的想法。

把军风带到每一个地方,许天亮,这位新时代的年轻人,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身体力行常奋进,融入大江是激流!

 

把军风带到每一个地方 图2

 


  Copyright © 2005-2025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醋都网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