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汛期来临,为应对可能连续出现的强降雨天气,切实做好防汛工作,集义乡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保持高度戒备,坚守防汛一线,严阵以待,筑牢防洪防汛“堤坝”,确保全乡安全度汛。
构建“上下一体、协调同步、分工明晰”的防汛备汛体系。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乡村两级防汛备汛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职责分工和协同联动要求,明确各村组、相关站所主要任务;组织召开防汛备汛会商研判会议5次,统一指挥、高效调度、及时整改,全面落实防汛备汛工作职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执行到位。
深化“信息预警、高效转移、精准调度”的信息联动机制。强化预警监测,全面加强气象、洪涝、干旱等监测预警和信息交互机制;建立极端天气信息直通群,明确灾情监测信息员,加大汛期巡查监测频率,实施24小时值班值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传递预警预报信息;严格五级预警措施,开展预警响应,合理包保危险区群众,提前进行避险撤离路线、点位规划。
强化“练兵备战、防汛备勤、物资备齐”的应急救援能力。组建防汛应急队伍20支、100余人,到各灾害点开展应急演练2次;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平台,及时公布天气预报、雨情水情等,发放水旱灾害避险救灾减灾知识和“节约用水用电”等宣传单5000余张,提高群众防汛备汛意识;强化值班备勤,一旦接到预警信息,乡级干部、村干部、各应急队伍立刻响应值班备勤;全面检查清理救生衣、防汛沙袋、对讲机、雨量监测器等防汛物资,做到随取随用,物资充足。
Copyright © 2005-2024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