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小七孔散记

时间:2023-08-04 17:14:23   作者:韩玉林   来源:清徐融媒  
内容摘要:没有去贵州之前,我对贵州的印象是很陌生的。所有的印象仅仅是儿时,在父辈们的黄果树香烟盒上看到的,当然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来到这个地方。1996年10月中旬,我到广西桂林等地旅游,曾拐到贵州,游览过天星桥、龙宫、黄果树大瀑布几个景点。事隔27年后的2...

没有去贵州之前,我对贵州的印象是很陌生的。所有的印象仅仅是儿时,在父辈们的黄果树香烟盒上看到的,当然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来到这个地方。1996年10月中旬,我到广西桂林等地旅游,曾拐到贵州,游览过天星桥、龙宫、黄果树大瀑布几个景点。事隔27年后的2023年4月18日,我与老伴张玉发经红马国旅报团,参加贵州双飞6日游。到达贵阳的第二天早上7点,我们一行30人乘中巴车,驶向280公里外的荔波县。一路上,小伙子禾导游给大家介绍贵州与荔波的概况、风土人情等。

小七孔景区位于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桂交界的荔波县西南部,距县城28公里。因景区北部有一座建于道光十五年(1836年)的小七孔古桥,由此得名。景区面积46.4平方公里,在宽仅1公里,长12公里的狭长幽谷里,集洞、林、湖、瀑、石、水多种景观于一体。玲珑秀丽,美轮美奂,令游客目不暇接,耳目常新。是喀斯特地貌中无与伦比的奇观,人称“超级盆景”,是国家5A级风景区,世界自然遗产。

经过4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于中午11点半,我们终于到达景区东门的瑶山小七孔饭店。10人一桌,简单吃过午饭后,禾导带大家乘景区电瓶车。他说小七孔景区多数景点,都是沿着响水河的走向,西高东低。我们从高向低行走,节省体力,对老年人来讲,这是最佳的游览路线。故一行人乘车来到西门,沿着盘沿在山脚的木质栈道,穿行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之间,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卧龙潭。卧龙潭悠蓝深邃,水平如镜,据说有暗河从崖底涌出,潭面不见踪影,潭边怪石奇树林立,古木森森。一泓碧水被半圆形的水坝阻拦,与下游河床形成较高的落差。碧水漫过水坝,形成涓涓流动的水漫瀑布,瀑水如丝,一泻而下。跌入谷底的瀑水,咆哮着翻滚,犹如卧龙冲天。

继续前行,眼前豁然开朗,响水河左侧出现了一大片湿地。湿地中草丛片片,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欢快的游动,广袤的湿地与远处的喀斯特峰,形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翠谷瀑布群峰苍翠,以植被郁郁葱葱而得名,悬于群山之腰,似玉带垂于山间。瀑高60米,呈喇叭状散开,落下时水花飞溅成一道道珠帘,云雾缭绕,随山势而下的瀑水犹如白龙归家,缓缓地流入响水河。河岸边正对着瀑布有块巨石,上面刻着“翠谷瀑布”4个蓝色大字,特别醒目,与四周的青山绿水很和谐。游人纷纷在此拍照留念,将大自然的美景与自己的身影合二为一。

走过木板铺就的栈道,进入河谷,清澈的河水从植根于河床的丛林中穿涌而过。由于河水常年冲刷,河床中的石头已经被激流磨光了棱角,变得“圆滑”,但树根却死死扎根在河床的石缝,任凭激流冲击,却纹丝不动。千百年来,它们深深扎根于顽石细缝中,不惧湍水急流的冲刷,茁壮成长。形成水在石上流,树在石缝生,石上盘根错节,枝间古藤缠绕的奇妙景观,真是名副其实的“水上森林”!游人在石上走,水在脚边流,流水飞瀑响声不绝于耳。这里的每一棵生命之树,都是在岩石与流水中,显示出生生不息、绵绵不绝的精神风采!

最让人难忘的是断桥瀑布,从路边十几米高的悬崖上喷薄而出,水流如柱,沿着一横跨马路的悬挑巨石,倾泻在十几米之外的响水河道中。瀑水落地溅起水雾云烟,产生巨大的轰鸣,大有“飞瀑跌水舞雪练”之势,场面非常壮观。游人从路上走过,任凭上空的瀑水奔涌而落,飘散在四周的水珠水雾飞溅一身,让人特别凉爽。我心中生疑,这难道是人工所为?禾导回答,水是天然的,石也如此,只是人工稍作引导加固而已。沿着路边的指示牌来到拉雅瀑布,“拉雅”是布依语“美丽姑娘”的意思。瀑布宽10米,落差30米,由左侧山坡绿荫中腾空喷泻而出,横向坠落,瀑势如山倒,吼声似响雷,飞流狂泻,如串起的珠帘柔软透明,顺势跌落路边。凌空水珠水雾飘飘洒洒,纷纷扬扬,人在瀑下路上走过,瞬间打湿了脸颊和衣服,凉爽扑面,顿觉身轻气爽,酣畅淋漓!

涵碧潭上游长1.6公里的狭窄山谷里,沿高高低低的河床,错落着68级瀑布和跌水。专家们考证,如此众多而密集的瀑布和跌水,实属全国罕见。我们沿着河谷公路蜿蜒前行,伴梯级瀑布而下,一路上但见高山流水,绿树茂盛。层层叠叠的瀑布,淙淙哗哗倾泻而下,形态各异,千姿百态,竞领风骚,争奇斗妍。大自然让我们感受到:闻泉鸣听瀑布响,看鸟飞穿丛林中的动态水景,更觉得眼前诗意盎然,美不胜收。

小七孔桥是一座小巧玲珑的石桥,桥长25米,桥面宽2米,拱高4米,这座建于187年前的古桥,昔日为沟通荔波至广西的重要桥梁,现在桥的对面也属于广西境内。古桥由麻石条砌成,桥身爬满藤蔓和蕨类,古色古香的桥下是绿得令人心醉的涵碧潭。两岸古木参天,巨大的虬枝沿桥伸臂,宛如巨伞撑在桥上。这座漂亮的古石桥,也是当地传说中的“忠贞之桥”,曾经有一对情侣相恋于此。但迫于外界的压力,他们不能朝夕相依。为了爱情,两人决定逃离此地,可当逃到七孔桥,汹涌的河水阻挡了去路。正当准备跳河殉情时,被他们真爱所感动的七名仙女,幻化出了七孔桥帮助,使他们如愿远去,执手偕老。七孔桥恍如一排圆月,整齐地排列于响水河上,游人穿越在桥上。一些游客穿着当地人出租的苗族服饰,摆出各种姿势在桥上和桥两边留影,我们也在此拍照几张。

铜鼓桥位于小七孔景区东大门处,横跨樟江河。始建于1993年,2001年遭遇特大洪水将原桥冲毁,当年复建。铜鼓桥长126米,净跨60米,宽2.4米,高25米,桥身两端采用瑶山铜鼓造型,故称此桥为“铜鼓桥”。据说,瑶族将铜鼓视为神赐之物,镇寨之宝,是权力的象征。在桥头设立的图腾柱,象征着瑶族的尊严,对祖先与神灵的崇敬,征服自然的信心和力量。柱身上的浮雕图案展示了瑶族传统、独特、古老的民族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

不知不觉步出景区大门。至此,这次轻松而又梦幻般的荔波小七孔之行,在这人间仙境的画卷中接近尾声,虽意犹未尽,奈何时光匆匆,行程匆匆。归程车上,回想起刚刚游览的深潭、瀑布、古桥,造型奇特的喀斯特峰丛,广袤的原始森林……它们巧妙地构成了一幅幅充满原始野趣、古朴纯真的山水画卷,不由的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我们造就了如此美妙绝伦的生态环境,由此想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典绝句!

 

荔波小七孔散记 图1

 


上一篇:桃花梦
下一篇:鹅城、鹅池及其他

  Copyright © 2005-2024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醋都网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