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街道春(兴)苑小区党群服务站位于春苑社区七彩春光里小公园东侧小区门口,利用物业办公室建成,服务周边春苑、春兴苑两个过渡型小区。小区现有居民298户、899人,其中,居民党员6名,在职党员 11名,流动党员14名。春(兴)苑小区80%以上住户为原春光村居民,物业服务由春光村派人代管,具有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小区治理问题突出的特点。
推动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全面提升行动以来,春苑社区围绕“一核三化”目标要求和“五个全覆盖”具体要求,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治理突破口,整合资源力量,强化居民自治,探索实施“三微三新”工作法,即“微堡垒开启新模式、微阵地打造新格局、微服务提升新品质”,积极打造“邻里党建”,为更有效能、更有活力、更有温度的基层治理打下坚实基础。
构筑“微堡垒” 开启小区治理“新模式”
建强党组织。春苑社区党总支按照“支部建在小区上、治理融合在网格、阵地建在家门口”的工作思路,以小区为基础单元,量身定制“春(兴)苑小区党支部”。同步建立春(兴)苑小区党群服务站。
为强化小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原有6名居民党员的基础上,集结调动在职党员11人、流动党员14人,进一步改善了小区党组织力量薄弱、组织体系有效覆盖不够的问题。同时,积极探索“红色网格”治理模式,织密“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选派春苑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王刚林担任春兴苑小区党支部书记,从横向和纵深两方面扩大了党的组织覆盖,消除基层党建工作“空白点”,实现“出门见党员、遇事有人找”。
建立红色物业。春苑社区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多向发力”的理念,按照应建必建的原则,成立春(兴)苑小区物管会,同步成立物管会党小组,全面推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形成党建引领下的社区、物管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利用小区党群服务站开展居民议事、事务受理、快速解纷等各项活动,使居民诉求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
搭建“微阵地” 打造小区治理“新格局”
因地制宜建阵地。多年来,春兴苑小区、春苑小区物业一直由春光工贸公司派人代管,履行基础的保洁和保安职责,物业用房也呈闲置状态。小区党支部成立以来,多次召开居民代表会议,通过灵活改建、提升功能等多种方式,打造居民家门口的红色服务阵地—春(兴)苑小区党群服务站,站内具备信息公示、协商议事、便民服务等多种功能,实现阵地规范、功能拓展、服务转型,让“小阵地”活了起来。
利用小区门前七彩春光里小公园得天独厚的优势,小区党支部联合小区物业常态化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如消夏电影放映、邻里趣味运动会、广场舞、唱红歌等,让小区居民走出小家,融入大家,大大增强邻里幸福感。
党群齐心共治理。按照楼栋成立3支党员先锋队;号召党员积极亮明身份,主动担任党员中心户;选择21名热心小区治理的居民任居民中心户。通过花名、职责上墙,激发党员群众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让党员群众做好表率,主动参与小区矛盾排查调解、环境治理、协商议事等工作,一改往日“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促成“共建共治共享”局面。
做优“微服务” 提升小区治理“新品质”
把惠民服务延伸到家门口。为营造睦邻友好、互帮互助的浓厚氛围,春(兴)苑小区党支部围绕“一老一小”等弱势群体,打造“小区帮帮团”志愿服务品牌,聚焦居民关注的热点问题,提供志愿服务。帮帮团成员由小区内维修工、水电师傅、医生、教师、律师等热心业主组成,通过公示联系方式和上门发放“暖心服务卡”,让居民能够在需要帮助时,第一时间就知道找谁、在哪里找。
小区党群服务站内还贴心设置了“心愿墙”和“回音壁”,号召居民通过“认领一个微心愿、确定一个服务目标、参加一次社区活动”,不断拉进邻里距离,打造“邻里一家亲”的品质社区。
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小区党支部积极发动威望高、人脉广、善于调解的热心业主邢林喜、陈永强,在党群服务站内打造“居民说事点”,联合春苑社区“刚林调解室”,大力开展矛盾纠纷调解。截至目前,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7个,用行动践行和丰富新时代“枫桥经验”。
Copyright © 2005-2025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