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通往绿源生态农庄的路正在整修,连片的大棚之间、道路两旁的杂草被整理成团等待清运,现场显得有些杂乱,但又令人心有期待。“我给乡里建议,希望能铺成彩色的,整体氛围更好。”坐在绿树成荫的亭子下,农庄负责人丁拖保语带憧憬。
绿源生态农庄位于马峪乡,这里是清徐葡萄的道地源头。“只有马峪乡旁边山上种的葡萄才能叫清徐葡萄,你尝一尝就知道,味道就是不一样”,种了几十年葡萄,丁拖保对“葡乡”的所在既有执著又有深察。这个观点,得到了旁边来调研的乡镇干部的认同,“是的,马峪乡的玫瑰香才有玫瑰的余味,别的产地同品种葡萄只有甜味。”
与其他以采摘为主的农庄也不同,绿源生态农庄颇有点“民科”的气质。农庄有间不大的产品展示厅,三面墙上挂满展板,全是葡萄品种的介绍,什么欧陆种、亚洲种、本地种,让人目不暇接。其中一个版块,是清徐本地的葡萄品种介绍,黑鸡心、龙眼、零蛋、瓶儿、夏白、秋白、破黄等等——名字虽然稀奇,但在某一个时期都曾独领风骚。农庄入口处,用葡萄和观赏品种的南瓜、丝瓜等藤蔓植物,架起一处四面贯通的绿色连廊,这里栽植着各种传统品种的葡萄,如同活体植物博物馆。
有着这些种植经验,再加上多年从事水果销售的见闻,丁拖保对大面积推广葡萄种植的规划,颇有几分不同意见。“清徐最该干的,是成立葡萄种植研究所,从育苗阶段就要控制品质、调控市场,”老丁情绪激动地说道,“我曾经到云南参加阳光玫瑰青提的订货会,人家有公司,最低都是万斤起卖,统一种植、统一宣传、统一销售,价值能最大化。”马峪乡在山脚下,土地零散,不太容易形成大规模大片区的种植。绿源生态农庄是其中规模较大的一个,也仅有300亩左右。这让老丁有些心焦,扩大不了规模,又没有新品种研发能力,别说葡萄种植,就是采摘也遇到了困境。“前些年,人均消费都在66元以上,客人来了不光是采摘,还要装几箱送亲友。最近的人均消费18元,一斤葡萄不论品种,采摘价15元,也就是说,一人就采摘一两串。”
说是这么说,老丁多年的水果销售不是白干的。大棚间,不时能见到工人从棚里拿着各样的葡萄出来,在路边装进写有“日前”两字的箱子。这是老丁与商场、超市对接的品牌,每年的销量还不错。另外,团购也是大单,中秋节前是高峰时段,“一般到10月1日前就采光了”,销售人员介绍说。
拜别丁拖保,农庄前已经停满了各色轿车,来采摘的人络绎不绝。“我们从短视频平台看到这里有采摘,专程带孩子从太原过来玩玩”,游人说。旅游是种植农业的新支撑。
不过,老丁的话依然在耳边回响,“马峪的山、马峪的水,能种出最好的葡萄,我有人无、人有我优,才能走好特色种植的路子。”诚哉此言!
Copyright © 2005-2024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