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公益性岗位事关百姓福祉,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民生冷暖,一头连着共同富裕、社会发展。
集义乡代李青村王卯福是村里的易返贫致贫监测户,前些年因病贫困导致“精神贫困”,情绪低落,悲观消极,自身脱贫动力不足。今年,村里为他推送保洁员公益岗位,燃起了他对生活的新希望。如今,王卯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随之提升家庭收入,家庭生活明显改善。
孟封镇韩武村冯云辉也是村里的易返贫致贫监测户,身患疾病还是二级肢体残疾人,平时各项检查、医药费用压得喘不过气来。根据他的身体状况,本着按需设岗、以岗聘任的原则,村里为其推送文书公益岗位,上岗后,他的心态得到转变,经济有了新来源,生活有了新奔头,自身价值也得以体现。
解群众之困,增民生福祉。这项政策既严格落实国家城乡公益岗位开发的有关政策,结合本地实际需求,设置对应岗位,让易返贫致贫人员就地就近就业,工作顾家两不误。对各岗位人员分别明确工作职责,切实做到“岗位设置需设尽设,安置人员能纳则纳”,坚持做到公益岗位有岗、有人、有事。在为群众增收的同时,公益岗一定程度上补齐人手不足、公共服务欠缺等短板,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
下一步,县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将进一步加大对乡村公益性岗位的支持力度,增强工作紧迫性,规范人员上岗程序,把好入口关和使用关,让真正有需要的困难群众上岗就业,让更多的人通过努力工作拥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Copyright © 2005-2024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