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马峪乡充分调动青年干部积极性,着力围绕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管育机制三方面进行培养培育,有效激发基层青年干部干事创业活力,为推动马峪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注重理论学习。“线上”依托“学习强国+县级融媒体”,“线下”依托“乡党校+村农民夜校”为主体的教育培训体系,精心设置党的创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基层工作实用知识等课程,结合“建清廉机关 育清廉人才”主题演讲会等形式内容,不断加强理想信念、党性修养、职业操守、道德品行、纪律规矩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夯实到村任职理论根基。
注重实践锻炼。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任务,把到村任职研究生放到关键岗位实操演练、锻炼成长。到村任职研究生全部兼任村党组织书记、村级报账员或网格员等,积极参与“清化收”“三资管理”工作,协助本村做好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信访维稳、群众服务等工作,力争把到村任职研究生培养成基层工作“多面手”。
注重健全机制。配套建立了考勤考核、坐班值班、工作日志、集中调度、谈心谈话、请销假等管理制度。乡党委每季度召开1次工作交流会,倾听青年心声,了解履职情况,收集意见建议,帮助解决生活、工作难题。健全考评机制,根据职务、层次、岗位特点等,深化、细化、量化考核内容和标准,结合“年度述职+帮带导师评价+实地工作查看”的考评方式,对到村任职研究生进行年度考核,建立研究生“一人一档”,精准记录日常管理、培训教育、工作实绩等情况。
Copyright © 2005-2024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