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海君:用责任与爱心诠释担当

时间:2024-08-12 10:16:44   作者:杨文旭   来源:清徐融媒  
内容摘要:牛海君,男,汉族,清徐县东于镇人。生于1982年5月,大学本科。毕业后选择返乡发展,就职于山西三强炭黑有限公司,先后担任公司总经理、公司董事长,清徐县工商联副主席、太原市工商联执委、中国炭黑协会副理长;清徐县第十二届、第十三届政协委员,清徐县第十四届、十五...

牛海君,男,汉族,清徐县东于镇人。生于1982年5月,大学本科。毕业后选择返乡发展,就职于山西三强炭黑有限公司,先后担任公司总经理、公司董事长,清徐县工商联副主席、太原市工商联执委、中国炭黑协会副理长;清徐县第十二届、第十三届政协委员,清徐县第十四届、十五届、第十六届、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太原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获得清徐县“优秀转型跨越青年先锋”、太原市优秀民营企业家、清徐县诚实守信模范等荣誉称号。2021年荣获“太原好人——助人为乐类”。

牛海君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熏陶,做人淳朴、厚道,做事勤勤恳恳,乐为他人“孺子牛”,倍受敬重。

奋勇争先  勇于担当谋发展

初到公司任职时,全公司仅有132名员工,且员工工作环境差、收入水平低、就业岗位少。为了改善这一现状,他大刀阔斧搞改革,调整体制结构,注重产品研发、扩大企业规模,优化产业链,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安排劳动力1000余人,并将三强打造成装备一流、技术一流、效益一流、环保一流的现代化民营企业,目前公司拥有10条炭黑生产线,年产能达48万吨,单厂产能全球领先,配套69MW炭黑尾气发电装置,年发电量4.97亿千瓦时,60万吨焦油精制装置、年产12万吨萘法苯酐生产装置,年产2万吨粗酚精制生产装置,年产4500吨精蒽、2000吨咔唑以及9万吨特种沥青生产装置单套规模均为全球领先。煤基新材料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延链、补链、强链,2024年1月公司被评为山西省重点产业链“链核”企业;2024年5月被评为太原市第一批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

深耕主业  开拓创新重环保

牛海君谨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三强的发展过程中,注重自主创新,在传统炭黑生产的基础上,大胆革新,形成了独特的节能减排闭路循环经济产业链。全面落实双碳战略,持续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秉承“发展循环经济、深化节能降耗、促进低碳生产、打造绿色工厂”的环保理念,加大投资力度对环保设备、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对环境进行深度治理,通过治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各项指标都达到了超低排放,被国家生态环境部评为A级企业,实现了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共进。

热心公益  崇德向善奉献爱

作为良心企业家,牛海君带领着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心系家乡的发展。他先后投资1600余万元,坚持二十多年给中高白村民发放节日福利,改善人民生活环境。2019年疫情爆发以来,牛海君向武汉捐款50万元,向东于镇中高白村卡点、清徐南高速路口卡点、武家坡村卡点等六个战斗在疫情防控和护林防火一线的工作人员捐赠爱心物资等,共计20余万元,同时公司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带头坚守防疫一线,参与中高白村核酸检测点、小区值守点等相关保障工作;2021年在防汛救灾中,捐款100万元用于防汛抢险救灾。坚持七年助学捐赠、资助重病患者、定期慰问退休老党员、困难职工,以实际行动展现出民营企业担当。

亲清育廉  拒绝腐蚀筑底线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牛海君牢记清廉是企业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更是企业行稳致远的生命力。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党支部将清廉民企建设作为助推企业健康发展的“压舱石”,围绕党建引廉、制度固廉营造廉洁从业良好氛围,为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企业长期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融入企业运行管理的不同领域、各个方面,纳入到企业建设的全流程、各阶段。公司牢牢把握“服务和保障”这个要务,坚持“融入中心抓党建、清廉创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督导检查,把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促进了企业的全面稳步发展。

二十多年来,牛海君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展现出一位企业家的为民情怀,他脚踏的是自己的事业,心怀的是群众的冷暖。他用激情和汗水,书写了事业的传奇;他用责任与爱心,诠释了企业家的担当!                                     


标签:清徐县  发展  企业  炭黑  太原市  

  Copyright © 2005-2024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醋都网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