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数字公益慈善发展论坛在四川成都举办。主办方供图目前,我国的网民规模达到10.92亿,互联网的普及让公益进入全民参与时代,数字公益的发展推动社会公益进入新阶段。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新技术 新应用 共筑公益新场景”“新模式 新机制 共创公益新生态”等议题分享经验、发表观点。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胜兰表示,作为长期深耕教育领域的基金会,将始终带着爱、热忱与对未来的信心,为青少年更好地拥抱数智时代赋能,并在教育实践之中,为教育公益插上数智的翅膀。
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陆琪表示,要倡导“共同公益”和“互联网+”的正能量粉丝文化,正确地引导粉丝情绪动能向上的正能量。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陈晓立说,信息协同和风险大数据的应用,将是未来提高防灾减灾公益行动效率效果的关键。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科普作者张之瀛说:“快速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答案或许就在我们每个人手中的手机里,新模式、新机制下的健康科普将助力中华民族健康长寿。”
本次论坛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司、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承办,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国慈善联合会、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协办。
Copyright © 2005-2024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