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集义乡把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作为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政治任务,坚持减负和赋能同向发力,切实为村级组织减负、松绑、赋能。
在“赋能”上持续用力,让基层“兵强马壮”
强化组织建设。注重人才管理和培养,整合包村干部、村“两委”和到村任职研究生“三支队伍”,形成“包村干部入村指导+村书记具体负责+研究生协助支持”的工作格局,实现“三支队伍一支指挥棒”。
抓好头雁培育。通过“线上+线下”“集中+自学”“宣讲+培训”等多种方式,抓好教育培训工作。并严格落实星级化管理制度,按季度打分排名、按年度增星定级,形成“争星晋级”的良好氛围。
储备后备人才。通过调研摸底、谈心谈话、分析研判等形式,形成“一村一策”,多措并举抓好后备力量储备工作,着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作用突出”的村级后备力量队伍。
在“松绑”上精准发力,让工作“落到点上”
精简会议活动。按照“能并则并、能减则减”的原则,精简工作会议,由“请上来”变为“沉下去”。大力发扬“四下基层”工作法,将干部们“派下去”、将问题“捞上来”、把矛盾“化解掉”。目前,村级干部月均参加会议减少3次,入村次数增加5次。
规范机构牌子。规范悬挂村党组织、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4块标识牌和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块标识,并及时清理了各类阶段性、临时性标识牌,目前辖区内17个村都已整改完毕。
减轻指尖负担。统计上报各站所已有的应用程序、微信工作群,并清理不必要的“僵尸”群组,减轻“指尖上的负担”。
在“畅路”上悉心毕力,让各村“同治共美”
在壮大集体经济上发力。积极探索村企联建发展模式,组建联合党委,发展连片设施农业,同时,建立“产、摘、游”为一体的农商旅基地,推动农商旅融合发展。目前,联建党组织大棚主体已经建设完成。建成后预计可为三个村增收18万元,带动周边4个村100余户农户实现就业增收。
在联系服务群众上发力。推行在职党员报到制度,机关党员49人全部包联到村,通过“入户走访+结对服务”的形式,将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身边。
在软弱涣散整顿上发力。通过“四抓”,即抓班子带队伍、抓产业促发展、抓治理优环境、抓民生解诉求,对存在问题进行全面整改,全力实现从“软弱涣散”到“凝心聚力”的蜕变。
Copyright © 2005-2024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