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县推广“街乡吹哨 部门报到”做法,深化“双报到、双服务、双包联、双评价”模式,做到常态化落实,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服务群众、解决问题,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一是强化组织动员,促进全员参与。根据相关要求制定《清徐县关于常态化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的通知》,统一制作《清徐县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介绍信》《清徐县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到社区报到介绍信》等,成功推动70余家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2000余名在职党员到26个社区报到领岗,实现应报尽报。同时,积极吸纳入党积极分子与离退休党员加入,拓宽了服务参与广度。此外,实施《清徐县县、乡、村干部包联制度》,构建起“乡街包点干部+村社‘两委’干部”为主体、“在职党员+志愿队伍”为补充的服务群众和应急管理队伍体系。明确各级干部包联职责,确保县、乡、村三级联动无死角,解决群众实际难题。我县30余名县处级领导干部、500余名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全部在社区和支部联系点报到,联系社区调研指导200余场次,慰问包联困难群众100余人,帮助解决冬季取暖、老旧小区改造、困难补助申请等问题300余件。
二是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各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创新共建服务方式。通过建立紧密的包联机制,采取定期走访、深度座谈等形式,精准对接社区与居民的多样化需求。贯中社区在住建局在职党员的协助下成功解决了居民楼墙皮脱落的修缮问题;县委老干部局、县图书馆党组织帮助通湖路社区建设了城市书房,成立了老年读书会等。县委统战部、县司法局党组织与各社区联合开展“民族宗教政策进社区”“送法到基层”活动;县公安局党委假期开展交通安全公益讲座,帮助小朋友们树立安全意识。在职党员包联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生活困难居民户,积极认领志愿服务岗位,每季度至少到社区开展1次志愿服务。今年以来,全县在职党员参与志愿服务2852人次,党员承诺践诺2100人次,研究解决区域内热点难点问题300余个,面对面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100余个,完善了充电车棚、路灯等一批基层设施,许多长期困扰社区和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实施双评价制度,确保工作实效。为确保“四双机制”落地见效,社区党组织和小区党支部通过《清徐县单位党组织到社区报到记录评价表》《清徐县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记录评价表》对结对单位和在职党员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同时为2100余名在职党员建档立卡,跟踪记录服务情况,形成真报到、办实事、解难题的良性互动局面。通过建立并动态更新“双报到”台账,详细记录报到时间、服务岗位、具体内容等,有效激发在职党员参与基层治理的的积极性。自在职党员评价机制实施以来,在职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显着提升,60余家县直单位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5000余人次,推动在职党员作用发挥与社区治理实现“互动双赢”。
Copyright © 2005-2024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