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1+2+N”培训体系助力干部成长

时间:2024-12-25 09:17:31   作者:郭昱娴   来源:清徐融媒  
内容摘要:今年以来,清徐县干部教育培训知识盛宴轮番上演,这些以1+2+N一体化教育培训体系为核心的创新实践,如同一股股温暖春风,吹遍了县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让基层治理的活力源泉涌动不息,书写着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新篇章。一体化培......

  今年以来,清徐县干部教育培训“知识盛宴”轮番上演,这些以“1+2+N”一体化教育培训体系为核心的创新实践,如同一股股温暖春风,吹遍了县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让基层治理的“活力源泉”涌动不息,书写着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新篇章。
  “一体化”培训全覆盖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没有全党大学习,没有干部大培训,就没有事业大发展。”清徐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整合培训资源,大力推进干部教育培训‘一体化’建设,强化了阵地、师资、课程等要素保障,实现了全员培训、全面覆盖,切实增强了干部教育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1+2+N”中的“1”即县委党校(农村干部孵化学院),“2”即乡街党校、机关学堂,“N”即农民夜校(市民学校)及现场教学点。这些平台相互补充、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清徐县全方位、立体化的培训体系。
  随着“1+2+N”三级教育一体化培训矩阵的初步形成,清徐的培训资源被高效整合,时政大讲堂、送教下乡、线上组班……丰富多彩的培训形式不仅拓宽了学习渠道,而且开阔了学员眼界,实现了对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人才和群众培训全覆盖。
  “菜单式”课程更贴心干部的成长成才,与教育培训密不可分。清徐县全面摸底基层干部的困难和瓶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法、座谈会等形式,定期研判形成需求清单,并据此推出基层干部“赋能大菜单”。在共性必学课程里,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课、主课、必修课,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治理等内容作为培训重点,针对不同群体,推出个性化“课程菜单”。对于乡镇干部,重点开展产业发展、农村改革、乡村治理和农村党建等方面培训;对于街道干部,重点开展社会治理、基层协商、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突能力等方面培训;对于单位“一把手”,开设政治能力提升班,并联合业务主管部门制定培训计划;对于年轻干部,实施“育苗工程”,设立“特色班”,开展“双实践”选育行动,建立“2+1”帮带机制,实行“月轮讲制”,提升履职能力;对于普通群众,注重实操实训,通过案例和现场教学,将法律法规、农业技能技术和健康教育等送到农民家门口,真正打通农村党员、群众教育培训“末梢神经”。
  通过系统又实用的教育培训,让清徐干部的眼界由原有的认知框架变得开阔起来,为清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许多学员在参加完培训后,都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赵晓翠说:“学习内容丰富又具体,全面又精细,严谨又科学,我将把培训所学的理论尽快转化为实践,更好地服务清徐县经济社会发展。”西谷乡村干部王五狗说:“对工作很有帮助,尤其在产业发展、农村改革、乡村治理等方面给了我很大启发。”集义乡大常村种植户常明建作为受益群众的代表,兴高采烈地说:“去年我家的葡萄就是在专家的指导下,不仅没有生虫子的,而且卖了个好价格。今年我还要再学学经验,争取在产量上能有一个更大的提高。”


清徐“1+2+N”培训体系助力干部成长 图1



    “实战式”培训促转化清徐县聚焦党员干部及群众所需,紧扣工作实际,不断探索与创新培训形式,力求提升培训的实战性与操作性,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干部群众的学习需求。
  在培训形式上,清徐县采用多元化教学策略,在“案例教学”“观摩课堂”“指尖课堂”上出劲发力,为党员干部及群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平台。聚焦乡村振兴、农旅融合与基层社会治理等主题,开发杨房村、西怀远村等一批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实践的鲜活案例,化现场素材为生动教材;坚持“走出去”“学先进”,组织基层干部赴晋城市、小店区、迎泽区等先进地区和单位学习考察,通过现场教学和实地调研,学习先进经验和实用技巧,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手段,在山西干部在线学院、远程教育等平台学习基层精品课程,通过“示范+个性+兜底”培训模式,实现全县党员干部人才及群众全覆盖。
  对于到村任职选调生而言,这些培训不仅让他们学习了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还通过实地考察和交流,对如何在本村开展实际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规划。到村任职选调生要婷感慨地说:“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我现在更有信心带领村民们共同走向富裕之路。”
  通过构建“1+2+N”一体化教育培训体系,清徐县实现了对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精准化培训。今年以来,县委党校开班10余次,乡镇(街道)、机关学堂开班26班次,农民夜校(市民学校)、教学点开班1900余班次,全覆盖培训乡镇(街道)干部、村(社区)“两委”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到村任职研究生、到村任职选调生等1400余名基层干部及10000余名群众。






  Copyright © 2005-2024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醋都网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