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葡乡产业旺醋都换新颜

时间:2024-12-27 10:03:02   作者:何海亮胡春霞雷艺彤   来源:清徐融媒  
内容摘要:清徐,省城太原的果园子菜篮子。近年来,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实施十大工程(十区引领示范、百村环境整治、千巷特色打造、万院和美提升、城乡融合发展、特优农业提质、农文旅贯通、百企强村富民、乡风文明培育、乡村治理效......
  清徐,省城太原的“果园子”“菜篮子”。
  近年来,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实施“十大工程”(十区引领示范、百村环境整治、千巷特色打造、万院和美提升、城乡融合发展、特优农业提质、农文旅贯通、百企强村富民、乡风文明培育、乡村治理效能提升),高质量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乡村面貌换新颜,一个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如同一幅幅美丽画卷在醋都葡乡大地徐徐展开。
  人居环境优美 公共服务提升
  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走进清源镇小北村,一股清新自然之气扑面而来。街道干净整洁,马路宽广平直、房屋横成排纵成行,整齐划一、美不胜收。街心公园草木犹绿,三五人群或散步或健身,乐在其中……
  “自清徐县启动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提升行动项目,小北村进行雨污分流、供水工程、强(弱)电入地、道路工程、建筑立面改造、亮化工程、绿化工程等建设,人居环境为之一新。”小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张永书说。
  清徐的乡村之美,村村有韵味、风景各不同。东于镇东高白村商业大街门店林立,居民区一栋栋住宅小区拔地而起,高标准的五星幼儿园和日间照料中心成为村中心地标建筑……每到一处无不彰显东高白村的富裕之美。
  “我们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公交、快递、公共充电设施等公共服务配套齐全。尤其学用‘千万工程’打造的‘一老一小’服务中心(高标准星级幼儿园和日间照料中心),为适龄儿童提供优质教育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社区食堂、消闲娱乐、文化交流等服务,‘一老一小’服务中心成为近年来最大的民心工程,得到村民的交口称赞。”东高白村村委委员张鹏飞说。
  小北村、东高白村是清徐县大力实施“千万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缩影。
  近年来,清徐县大力实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提升行动项目,推进36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三水一电两化”(即雨水工程、污水工程、供水工程、弱电工程、街巷硬化、路灯亮化)工程;扎实开展“五清一改”专项行动,健全“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实现“全覆盖、全转运、全焚烧、零填埋”;采取“建设污水处理站+联通污水管网+建立污水收集池”三种方式分类处理生活污水,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农村公共服务提升行动,积极探索开展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引入省实验小学、五一路小学等名校,结对共建、合作办学,提升教育水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县、乡、村三级医疗资源实现共享;提档升级各类健身场地设施,基本形成“15分钟健身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建成县、乡、村三级文化站点180个,全部免费开放;氢能公交专线和城际互通公交开通运营,城乡公交实现全县域免费乘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产业遍布城乡 就业灵活方便
  百姓拥有更多幸福感
  “我家3个日光温室大棚,主要种植优质黄瓜、西红柿。在西红柿、黄瓜上市采摘时节,还得雇人,一天100元还雇不上,因为园区大需要劳动力多。”徐沟镇西怀远村蔬菜种植园区村民王建红在棚里一边为西红柿秧吊线,一边向记者讲村民的就业情况。
  西怀远村是清徐有名的蔬菜村,是财政部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村,该村采用综改资金集体入股、政府补贴资金归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建造了362个大棚,实现了户均一个棚,家家有活干的目标。在西怀远的示范带动下,徐沟片区高效设施蔬菜温室大棚,目前已近5000亩,成为省城太原名副其实的“菜篮子”。
  王答乡北录树村多元发展,为村民和周围村庄的人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北录树村产业众多,有132个大棚,配备2000平方米储存冷库,还引进了山西华晋机动车检测站、山西华晋骨科医院、晋阳技工学校;利用村内闲置工业用地建设专业厂房、建成物流仓库2.2万平方米……一二三产的发展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还实现了村民家门口就业梦想。
  工业产业发达的东高白村更是让人羡慕,村里先后创办40余家民营企业,覆盖煤焦化工、金属镁业、炭黑电缆、白酒醋业、设施农业等行业,极大地提高村民就业率,走出了一条“以工补农、以工促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路径。
  近年来,清徐县坚持“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瞄准“工业带动、农业联动、商业推动”,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目前全县粮食种植面积达25.8万亩,年产粮0.82亿公斤,建成高标准农田25.14万亩,农业机械化率达到85.52%,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推进“蔬菜e镇”建设,形成河西精细菜和河东特优菜两大产区,设施蔬菜达到7.63万亩,带动46个智慧农业、连片温室特优村。“中国葡乡”产业优势明显,葡萄品种180余种、年产8万吨以上,带动21个“葡果村”专业化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国家级4个、省级13个、市级34个。食醋相关企业有81家。拥有全省最大的小杂粮加工基地,清德铺红薯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农副产品占省城市场份额70%以上……
  一二三产遍布城乡,清徐广大农民在家门口既能赚钱,又能照看家,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深化乡村改革 提升治理效能
  村民拥有更多安全感
  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乡村治理和振兴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创新实践。清徐县全力推进宅基地改革试点县,充分激活农村发展动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实现农民安居乐业。
  雄伟壮观的门牌楼、红顶白墙居民区、生动形象文化墙、宽阔平坦柏油路、精致仿古商业一条街……12月4日,记者走进北录树村居民小区,1500余人的大社区,安定团结、和睦相处、秩序井然。
  “北录树村安定团结局面,得益于以清徐县农村宅基地改革。”北录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王建刚一语道破。北录树村通过宅基地有偿退出和盘活利用形式,1500名村民置换到生活方便的居民住宅小区,经济多元发展,推行免费医疗、教育补助、集体经济分红等福利措施,实施党建引领物业,数字化乡村建设,提升了治理效能,才有了今天的社会秩序井然大好局面。
  北录树村是太原市唯一一个自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持走集体经营、共同富裕的村庄。这里曾是全国有名的暖气片产地之一,是通过集体经济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先进典型。如今,北录树村积极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的发展方式,依托本村优越的地理位置,融合特色农产品采摘和文化体验项目,建设露营基地和垂钓场所,打造集健康疗养、生态旅游、文化休闲、体育运动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康养小镇。让北录树村持续发展,接续辉煌。
  为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近年来清徐县学习运用“网格化”“积分制”“帮代办”“一支队伍管执法”等先进经验,构建“五位一体”网格队伍(即“435名网格员+44名县级部门指导员+193名乡级帮扶队员+1000名村级自治团人员+11名信息管理员”),推行清单化、积分制管理。引进数字乡村平台,同步谋划构建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探索美丽乡村的治理之路。
  清徐县探索“执法队伍”刚性约束和“文明新风”柔性治理相结合治理理念。清徐县把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抓手,大力实施乡村文明建设,建成1个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个乡镇(街道)所,170个村(社区)站,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城乡统筹、全域覆盖的精神文明实践阵地;推行“积分制”管理模式,常态化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让乡村文明之风吹拂醋都葡乡大街小巷,潜移默化滋润乡亲,成风化俗助力乡村振兴。

  清徐县深化乡村改革,创新基层治理,培育文明新风,刚柔并济、标本兼治,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融通基层百姓心灵,构建起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安全阀、防火墙。




清徐:葡乡产业旺醋都换新颜 图1

  

标签:清徐县  乡村  树村  清徐  治理  

  Copyright © 2005-2024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醋都网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