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东于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团结带领镇村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勇于攻坚,扎实推进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工作,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着成效。
项目建设与民生改善并进。东于镇秉持“项目为王”理念,重点项目如南水北调灌溉、西北二环连接线、国道307交叉路口改造等顺利完成,提升基础设施,为镇域经济注入新动力。同时,实施村庄与国道同步整治,关停不合规汽修城,升级设施,清理环境,整治镇貌,提升形象。在民生方面,稳步推进卫生室升级、足球场地建设、主干道改造等工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东高白村作为乡村振兴典范,依托资源形成新产业格局,解决就业,建成兴东小区,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与驻地企业合作增加集体收入。东于镇还注重“一老一小”服务,投资建设服务中心,保障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此外,该镇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办理个体工商户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市场持续繁荣。
特色产业培育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积极推动特色乡村农业、传统优势工业、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提级转型、提档升级。农业方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粮食、蔬菜等主导产业规模化、产业化,推广粮果套种技术,加强特色产业培育。工业方面,明确“工业主导”思维,工业园区建设等齐头并进,不断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通过“领导干部包保”制度助力企业发展。文旅方面,整合资源优势,打造民宿旅游点和高品质文旅产品,依托红色资源建设教育基地,文旅产业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强化环保措施,全力打好三大保卫战。东于镇加大扬尘污染治理,巩固“散乱污”企业整治,巡查企业并处罚、取缔违规者,确保路面无扬尘,空气质量显着提升。同时,强化护林防火和秸秆禁烧工作,实现“零火点”目标。围绕“一泓清水入黄河”目标,河长常态化巡河,加强河道巡查力度,制止污染行为,规范雨污分流,河道面貌显着提升。严厉打击恶意偷排漏排行为,出动执法人员全面排查检查重点行业和污染物,提升监管执法效能,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民生工作取得显着成效,人民福祉不断增进。东于镇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核实耕地补贴面积并发放资金,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做好作物种植保险。精准实施救助政策,医疗救助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低保人员动态管理,发放临时救助和高龄补助,保障残疾人基本权益。积极推进就业创业工作,举办现场招聘会,鼓励企业开发岗位,摸排公益性岗位需求,完善就业信息台账,为监测户提供稳岗补助和就业帮扶。大力推动文体事业发展,完成文化惠民工程申报,组织文艺活动、送戏下乡和电影放映,参与节假日文艺展演和阅读比赛,打造多项文化活动品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基层治理扎实有效,治理能力持续增强。东于镇认真做好信访问题办理答复工作,受理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化解纠纷率高,协议履行率高。深入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培养法律明白人,多部门联合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提升群众法律意识和安全感。同时,坚决守牢安全底线,深入开展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基层治理工作,治理能力持续增强,为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5年,东于镇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该镇将进一步深化项目建设,聚焦产业升级,加速现代农业、绿色工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将持续改善民生,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投入,打造宜居宜业新型城镇。此外,该镇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基层治理方面,将强化数字赋能,提升治理效能,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东于镇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开启新征程,奋力谱写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Copyright © 2005-2024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