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于镇马家坡村将激发党员队伍活力作为落实党建工作有力举措,通过分类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高质量追赶发展提供“红色动能”。
坚持设岗定责 “匹配式”管理无职党员
坚持人岗相宜原则,通过党员个人申请、民主推选、党员大会讨论的步骤程序,按照个人经历、爱好特长、工种技能等为10名无职党员分别设定政策理论宣传岗、党务村务监督岗、意见建议收集岗、护林防火巡查岗等岗位。设岗党员与党支部签订《设岗定责责任书》,并公开承诺、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党支部每季度对上岗党员履职情况进行汇总。
坚持创新机制 “跟踪式”管理流动党员
坚持教育、管理、监督、服务相结合,创新管理方式,建立流动党员数据台账,实行动态管理。成立流动党员“流出必报批、流入必报到、日常必报告、返回必报备”的“四必”管理原则,对流动党员开展行前提醒谈话,督促在外期间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接受党组织的监督管理。建立“一对一”联系帮带机制,指定支委委员与流动党员结成“对子”,通过打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每月至少联系1次,了解流动党员的工作、生活、学习等情况,每季度在支委会上汇报1次流动党员在外流动情况,不断提升流动党员管理质效。
坚持服务保障 “关爱式”管理老党员
建立党员结对服务模式,结合老弱党员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状况,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帮助理论学习,进行谈心谈话,听取意见建议,解决问题诉求。进一步发挥老党员联系群众广、号召力强、威信高的优势,鼓励其参与矛盾纠纷调解、政策宣传等村级事务,帮助监督管理村级事务规范运行。结合春节、“七一”等重大节日开展老党员走访慰问活动及“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摸排颁发活动,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让老党员老有所依、老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