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东于架火迎鼓非遗绽放

时间:2025-02-14 16:00:29   作者:武亚男 刘宇   来源:清徐融媒  
内容摘要:本报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东于镇的架火与迎鼓活动再次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观赏,共同欢庆这一传统佳节。东于架火,又名黑火山,是一项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史料记载,该活动最早起源于初唐时期,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架火的制作工艺精湛......
  本报讯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东于镇的架火与迎鼓活动再次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观赏,共同欢庆这一传统佳节。
  东于架火,又名“黑火山”,是一项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史料记载,该活动最早起源于初唐时期,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架火的制作工艺精湛,主要采用民间剪纸法制作庙堂门面,如堂殿、正檐、兽脊、旗灯和彩带等,整体构架则以高2.2市尺、长2.8市尺、宽1.4市尺的火桌层层高叠成塔状。平年12桌为一架,闰年则增至13桌。架火立起后,正面摆上供桌,妇女们将自家蒸好的馒头等供品摆放其上,点燃高香,虔诚跪拜,祈求来年的平安与幸福。
  与架火相伴而生的迎鼓活动,则是围绕架火燃放而派生出来的一种民间舞蹈表演形式。迎鼓队伍由灯笼队、抬鼓队和锣鼓队组成,经过几百年民间艺人的不断实践和改进,规模逐渐扩大,技术日益精湛。目前,迎鼓表演队伍已发展至1000余人,架鼓100多面,灯笼200多盏,参与者年龄跨度极大,从70多岁的老者到十几岁的儿童,男女老少皆可参与。
  迎鼓表演共由《击鼓迎春》《灯火辉煌》《盛世腾飞》三大乐章组成,欢庆的锣鼓声敲出了东于人民对过去一年的喜庆与欢乐,更敲出了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架火与迎鼓两种艺术形式相辅相成,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东于镇元宵佳节的独特风景。

  据悉,东于镇将继续加大对架火和迎鼓等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力度,通过举办更多的文化活动,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同时,东于镇也诚挚欢迎广大游客前来观赏,近距离感受这项非遗传承的独特魅力。在元宵佳节之际,让我们共同祝愿东于镇的架火与迎鼓活动越办越好,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元宵节:东于架火迎鼓非遗绽放 图1


标签:市尺  佳节  传承  元宵  制作工  

  Copyright © 2005-2024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醋都网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