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闹”海惊天地 山西“闹”字传晋魂

时间:2025-02-24 09:07:23   作者:牛丽荣   来源:清徐融媒  
内容摘要:今年春节上映的《哪吒重生之魔童闹海》,哪吒脚踏烈烈风火轮,周身被三昧真火环绕,手中混天绫肆意翻卷,所到之处,海浪被搅得如万马奔腾。这一闹,是他对命运既定枷锁的奋力挣脱,是不认命的少年意气在翻涌;这一闹,是中国人打破常规、勇往直前的精神彰显;这一闹,一闹惊天地,闹出了中国影史首部超......
  今年春节上映的《哪吒重生之魔童闹海》,哪吒脚踏烈烈风火轮,周身被三昧真火环绕,手中混天绫肆意翻卷,所到之处,海浪被搅得如万马奔腾。这一“闹”,是他对命运既定枷锁的奋力挣脱,是不认命的少年意气在翻涌;这一“闹”,是中国人打破常规、勇往直前的精神彰显;这一“闹”,一“闹”惊天地,闹出了中国影史首部超百亿的佳绩。这一闹,一“闹”震寰宇,让中国动画电影成功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开启了新纪元。
  无独有偶,在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山西,方言里的“闹”字同样精彩非凡。山西,这片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土地,孕育出的方言犹如一部部鲜活的民间史诗,记录着三晋大地的岁月变迁与风土人情。在山西方言里,“闹”字宛如一颗耀眼的明珠,频繁闪烁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以丰富的语义、独特的语法,串联起山西人的生活百态,映照出山西独特的文化内涵。
  语义万花筒:“闹”字的多样表意
  在山西人的日常生活里,“闹”字是描述做事的万能“小帮手”。从每日三餐的准备,一句“闹饭来”,便能让人联想到主妇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切菜、烹炒间满是对家人的关怀;到田间地头的农事操作,或是工厂车间的辛勤劳作,“闹活计”简单三字,道尽了劳动者的质朴与坚韧,展现出山西人脚踏实地、勤劳实干的生活态度。
  当山西人想要表达获取某物,或是追求某个目标时,“闹”字便派上用场。“闹个好物件”,体现了对心仪物品的渴望与追求;“闹份好工作”,则是怀揣梦想、努力奋斗的直白表达。在集市上,人们询问“你今儿个闹上新鲜菜了没”,这里的“闹”就是购买、获取之意,精准捕捉生活中最平凡又真实的需求与行动。
  遇上令人困惑的事情,山西人会说“闹机迷”,渴望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个水落石出。“这件事太复杂,我咋也闹不机迷”,那种被难题困扰的无奈感跃然纸上。而“闹清楚”则更加直接有力,如“你必须把这个问题闹清楚,不然没法往下进行”,凸显出对真相和明晰事理的执着追求。
  “闹”字还具有致使的语义,生动描述行为导致的结果。“别把娃娃闹哭了”,提醒人们避免做出让孩子哭泣的行为;“他不小心把杯子闹破了”,简洁明了地交代了杯子被打破的原因,尽显山西方言的简洁与生动。
  闲暇时光,孩子们呼喊“走,出去闹走”,洋溢着对玩耍的满心期待与纯真快乐。在传统节日或庙会,“闹红火”
  “闹元宵”,不仅是参与、观赏文娱热闹活动,更是沉浸在欢乐、放松的氛围中,感受着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是山西人社交与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不同语境下,“闹”字可用于强调语气、宣泄情感。与朋友开玩笑时,“闹他”带着轻松诙谐的意味。“一定闹成了”则表示将事情做到极致,凸显出做事的决心与力度。“你闹甚了?”“你闹甚了!?”情绪递进,和“你瞅啥?”“瞅你咋地?”有异曲同工之意。
  语法小奥秘:“闹”字的独特用法
  “闹”字堪称搭配界的“高手”,与名词搭配,如“闹了套房”“闹点钱”“闹洞房”“闹点吃的”“闹闹头发”,明确行为的对象;与动词搭配,像“闹清楚”“闹完了”“闹明白”,补充说明行为的结果或状态;与形容词搭配,如“闹煞人”“闹热闹”“闹欢喜”,强化行为的程度或效果,极大地丰富了山西方言的表达方式。
  “闹”字后常带补语,用来补充行为的结果、程度或趋向。“闹坏了”表示事情搞砸,结果不佳;“闹得不赖”则是对成果的称赞,干得漂亮;“闹起来”象征着行动开始并持续进行;“闹下去”表达坚持行动,不轻易放弃的决心。
  在祈使句中,“闹”字频繁出现,传递出丰富的语气。“快闹饭去!”是干脆利落的命令;“你帮我闹一下这个东西,行不?”是礼貌的请求;“咱们一起闹,肯定能行!”则是充满激情的鼓励,激发人们共同奋进。
  文化传播潮:“闹”字的出圈之旅
  其实,“闹”字的魅力可不止在山西方言里,在古诗词和民歌里、广告和口号中、它同样是熠熠生辉的“明星”,散发着独特光芒。
  古诗词里的“闹”趣。在古诗词的悠悠长河中,“闹”字宛如一颗璀璨明珠,一经出现,便能让整首诗鲜活灵动起来。宋祁笔下“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国维赞其“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一个“闹”字,将春天红杏绽放、生机盎然的画面生动呈现。太原诗人元好问对“闹”字颇为偏爱,“且教桃李闹春风”,桃李于春风中肆意盛放,与清幽海棠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尽在其中。他的“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更是将元宵佳节儿童在灯火下欢闹嬉戏的场景刻画得栩栩如生。祖籍也是太原的白居易一句“贵主冠浮动,亲王辔闹装唐”,让画面瞬间充满动态,好似能瞧见他们的怒马鲜衣。陆游的“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孩子们冬日上学时在邻里间嬉笑打闹,为宁静的乡村生活增添了活泼气息。
  民歌里的“闹”生活。晋陕民歌中,“闹”字贯穿始终,吟唱着百姓的生活百态。《正月里来闹元宵》里“正月里来闹元宵,金匾绣开了”,一个“闹”字,将元宵节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氛围全然展现。《想亲亲想在心眼眼上》唱道“想亲亲想得我心发闹,呀呼嗨,泪蛋蛋止不住地往下掉”,“闹”字把思念时的烦躁、纠结与痛苦抒发得淋漓尽致。《闹五更》从一更到五更,借“闹”字展现出不同时段人们的生活,有闹花灯的欢乐,有唠家常的温馨,充满生活烟火气。
  口号里的“闹”精神。在CBA山西队的赛场上,“闹他”这一口号喊出了山西球迷的热血与激情,直爽与豪迈。从字面看,“闹”在山西方言中有“弄、干”之意,“闹他”就是果断去做、去行动。在球场,它是球迷为球队加油助威的有力呐喊,饱含着希望球队积极拼搏、勇于对抗、战胜对手的热切期盼,彰显出不服输、敢打敢拼的精神与气势。我们山西人引以为傲的汾酒甚至就此推出了一款产品叫做“闹他”小酒。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山西球迷的热忱和汾酒集团对球队的坚定支持,体现出山西人豪爽、直率、坚韧的性格特点,是山西地域文化中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积极进取精神风貌的生动体现。
  广告词里的“闹”活力。“闹”字的活力也被巧妙融入广告词中,为产品宣传增添别样魅力。“美食狂欢,就来闹一闹!每一口都是满足,每一刻都是欢乐”,瞬间勾起人们对美食的向往;“告别平淡,闹趣山水间”,激发人们探索自然的热情;“好物集结,嗨购闹不停”,营造出热烈的购物氛围;“周末无聊?欢唱闹时光,释放压力,唱出青春活力”,为闲暇时光增添欢乐。
  你看,一个小小的“闹”字,在不同的语言场景里,都有着独特的魅力,连接着过去和现在,记录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它既意蕴丰富,又具独特的语法特点,还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山西地域文化的闪亮招牌。诚然,山西方言种类繁多,不同地区的方言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闹”字的具体含义可能因地区而异。此外,方言词汇的解释往往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深入研究“闹”字,能让我们更全面、深入地领略山西方言的独特魅力,感受山西人的生活智慧与地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保护和传承山西方言文化,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增强地域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Copyright © 2005-2024  清徐融媒   清徐县融媒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举报电话:5722696  网上举报邮箱:qxrbs@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4120200008

醋都网

   便民服务热线: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医疗急救 120 自来水公司 5722518 煤气服务站 5724534 供电公司 5206000 

社情民意通道 5711111  低保举报电话 5725596  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电话 5732289  本报新闻热线 5722696  

  晋ICP备2020013838号-2